有「中國管樂四大金鋼」之稱的包鍵、胡建兵、陳濤、及郭雅志等人,日前應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之邀,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登廳 (Jordan Hall),以「玄門步虛」為主題,首度舉辦專場佛道教音樂會,帶聽眾穿越時空,回到明代,領略一如五、六百年前宗教音樂的遠、虛、淡、靜意境。
當晚的場刊還特地刊出恒山道樂與北京智化寺古音樂的介紹。
包鍵透露,他和陳濤曾於1990年代,在北京中國佛教協會安排下,到北京智化寺隨該寺第25代傳人緒增師父等,研習這「京音樂」,並和推動這挽救佛教音樂活動的佛協會長趙樸初,以及班禪等人聚晤,設法保留迄今還只以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宗教音樂。他們在研習時,礙於音律難以標記,只能靠錄音再自行摸索指法的方式進行。
在這場「玄門步虛」音樂會中,包鍵吹管子,陳濤吹笛,胡建兵、郭雅志吹笙,北美中樂團的蔡振起打小雲鑼,夏文杰打大鼓,從河北民間道教音樂的「集賢賓」開始演奏起,陸續奏演了呂祖廟樂曲「返魂香」,山西雁北道教音樂的「種種無名」,以及北京智化寺「畫錦堂套曲」,包括垂絲調、畫錦堂、醉翁子、金五山等。
創辦北美中樂團的胡建兵表示,他們自己在吹奏這些佛道教音樂時,投入到思緒化入樂音時,竟有佛現心中的感覺。
音樂會結束時,他們為感謝聽眾們的熱烈鼓掌,安可了一曲河北民間樂曲「放驢」。
目前包鍵、胡建兵、陳濤都住在紐約,也各自經營有自己的音樂學校、樂器行、樂團,依序為中國鼓音樂學院、法拉盛小提琴店、神州中樂團等等。原本吹嗩吶,當天第一次吹笙,和包鍵是中央音樂學院前後期同學,發明了嗩吶活芯的郭雅志,選擇住在波士頓,目前正在柏克萊音樂學院深造爵士樂。他們有心適機緣,創造合作機會,為保存瀕臨失傳危機的中國佛、道教音樂,盡一分心力。
圖片說明: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中)在音樂會後和北美中樂團的夏文杰(左起)、胡建兵、陳濤、包鍵、郭雅志、蔡振起等人合影。(菊子攝)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在音樂會後,祝願以後常常合作。(菊子攝)
胡建兵(右起)、郭雅志、包鍵、陳濤、夏文杰、蔡振起等人為「玄門步虛」音樂會演出。(菊子攝)
胡建兵(右起)、郭雅志、包鍵、陳濤、夏文杰、蔡振起等人在音樂會結束時各獲一束鮮花。(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