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劉綺虹及副會長蔡志遠表示,該會自2003年成立以來,成長快速,迄今已共籌得逾廿萬元,送過九十名志工到中國的孤兒院服務,舉辦了不下70次的餃子會,為不下七十名青少年找到一名輔導義工,還贊助了不下一打以上的大手術。
該會支持的中國機構還包括大連兒童村、Jiaozuo福利院、羅陽孤兒院等。
籌款會這天,哈佛中國關懷(Harvard China Care)請來獲得普利茲獎的第一位亞裔女記者伍潔芳(Sheryl
WuDunn),美國第一位第一代移民華裔喜劇演員黃西,以及放下醫學本行,拍起短片,鼓勵年青人追夢、做好事的魯益華,和六、七十名出席者分享經驗或表演。
魯益華是2009年畢業的哈佛大學學生。他在會中講述自己暫時放下在學時主修的醫科,拍起短片,鼓勵年青人追夢,做好事的經歷。
這部短片上傳youtube後,十分受歡迎,竟為海地災民籌到一千元。魯益華等人大受鼓勵,很有興趣繼續自學拍片,拍出了好些部短片。2010年十一月時,他們拍的「愛語(Love Language)」短片,藉著一對原本不相識青年男女,互傳紙條,漸生情愫,最後才發現傳紙條原來不是為了調情、逗趣,而是女生耳聾聽不見。這片上傳youtube後,共吸引了兩百萬人觀賞,讓他們發現社交媒體的感染力的確很大,逐漸的興起專心拍片,鼓勵人們做好事的念頭,也開始推出Jubilee計劃,正進行著「十二天善行(12 Days of Kindness)」推廣活動,藉短片鼓勵人們在一年又將復始之際,連做十二天好事,也呼應了基督教的信念。
魯益華透露,他和Eddie及Jason兩兄弟,都正在放棄各自原有的商管顧問、白宮亞太裔事務部,以及醫學等專業工作,想要專心從事拍片,鼓勵人做好事的工作。他們認為那是更忠於他們內心呼喚的工作。雖然他們的父母都擔心,維生會否成問題,但基本上支持,目前的發展情況也還不錯。Jubilee計劃已在加州、紐約、新澤西、麻州、佛羅里達州都有了分支機構,麻州之內,也有四個。他們希望能鼓勵更多人加入做好事的行列。
圖片說明:
哈佛中國關懷今年的主席劉綺虹(左二)、副主席蔡志遠(右一)在尖子班共同創辦人Bob
Maginn繼續贊助下,經營會務活動。贊助額不下一萬五千元。魯益華(左一)應邀講談Jubilee項目。(菊子攝)
Jubilee項目的魯益華(左二)在會中廣受學生歡迎。(菊子攝)
黃西為哈佛中國關懷表演後,和學生們互動。(菊子攝)
伍潔芳是獲得普利茲獎的首名亞裔女記者。(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