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關係正常化的四十週年,四月時,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華府演講,拋出既然日本政府沒動作,東京都決定自己出錢買下釣魚台列嶼,以保護日本國土的話,引起軒然大波,中國及台灣、香港民眾,全都反應激烈。
加藤嘉一指出,從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今年四月在美國華府發表要集資買釣魚台言論後,日本民眾馬上就捐出不下廿億日元。中國各地則爆發反日抗議遊行,拒買日貨呼籲,僅只九月十五日這將被記入歷史的一天,就有28到50個城市的逾六萬民眾上街等等現象來看,釣魚台事件已從歷史的主權之爭,發展成為國民情感問題。雙方人民都已經不再理性,很多對中日歷史有深入瞭解的學者,礙於這種情勢,也幾乎全都保持沉默。
他認為,事情會演變到這個程度,源自於中日雙方的誤讀、誤判。日本以為政府從私人手裏買下釣魚台,無論是國有化或非國有化,都一樣還是實質控制著釣魚台,卻沒想到中國人民對「國有化」反應這麼激烈。中國則是沒理解到日本政府拋出「國有化」一詞,只是因應東京都知事買島聲言而採取的保持兩國關係行動,怕一旦由地方政府的東京都知事把島買下後,情況會亂。
加螣嘉一認為,他不得不承認,既然中日關係正常化協議中有擱置釣魚台爭議,任何一方都不可單方面採取行動的約定,就算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台後,處理釣魚台相關事務不會做任何變動,中國政府仍有理由向日本提出抗議,不然無法向人民交待。
加藤嘉一認為,四十年前,中日雙方為了關係正常化,把釣魚台主權問題暫時擱置不談,有如埋下一顆將來要爆的炸彈,問題遲早會爆發出來。如今爆發的原因,約有三點。一為中日雙方的國家實力,如今空前接近。二為兩國政府的內部統治力下降。三為在目前的公民社會中,人們溝通不暢通,信息不對稱。
其中的國家實力部份,中國的綜合國力近年突飛猛進,早已不若往年般對日本投鼠忌器。政府控制力上,中日雙方政府對民眾、社會的控制力都已大幅下降。日本自從1995年首次以民主方式更換首相後,連年換首相,連整個內閣想意見一致都不容易,遑論政策要有一慣性。中國則是毛鄧時代,僅管獨裁,總是首長說了算。如今人民權利意識高漲,政府忙著維穩,動輒有成千上萬網民在微博上批評,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想要推行任何改革,都不容易。至於溝通不暢通,信息不對稱部份則是,學者專家礙於民眾情緒,沒人敢說話,很多理性聲音被埋沒了。一般民眾既不理解何謂實質擁有,很多上街遊行的人,是失戀、失業或生活壓力大,其實並不真為反日而上街。
在講座中,並沒有人追問釣魚台的主權歷史。根據網路BBC中文網,釣魚台事件持續在中國發酵。該網引述NHK報導,指深圳日資企業較多的工業園區發生數千名員工罷工、示威行動。共同社引用的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消息,指中國各地海關開始加強對日本貨物的檢查力度。
圖片說明:
加藤嘉一在劍橋沙龍中表示,中日雙方需合作解決問題。(菊子攝)
劍橋沙龍發起人之一陸惠風為講座做引言。(菊子攝)
釣魚台問題熱門,有五、六十人出席。(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