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昨日花了將近兩小時,帶萬馬奔騰學員從急診室到重症加護室、癌症治療部、浮船兒童醫院等等,走了一大圈,介紹得非常詳盡。
柏納表示,塔醫的創建可追溯自1796年,是全美歷史悠久排名第三,儘次於費城醫院及麻省總醫院(MGH)的教學與研究並重醫院。目前有451張病床,210張手術床,46張成人重症病床,66張小兒科病床。共有約1500名醫生、5000名員工,是麻州最大的僱主之一。該中心約有10%到15%的員工為亞裔。傳譯部份可提供六種不同語言服務。
由於公理會牧師於1894年創辦的浮船兒童醫院是塔醫的一部份,塔醫的小兒科很完善,不但有獨立的小兒科急診室,也有單獨的兒童癌症中心,內附撞球檯、電動遊戲機等遊樂設備。該中心曾治療過的早產兒,最輕的只有一點五磅,但在醫護設施優良下,存活率高逾90%。
塔醫今年十月還將新落成一個Ronald McDonald 舒適角落,供病患及家屬休息。
今年來波士頓進修的「萬馬奔騰」學員有七人,包括台大政治系國關組張韶安、台大醫學系大三學生許瑞佑、師大應用華語文系丁勤進、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陳立軒、國防部電訊發展室鍾佳怡、台大政治研究所洪苑柔,台大政治系國關組蔡函書。
其中許瑞佑、陳立軒對醫院概況較為瞭解,提的問題最多。參觀結束後,他們表示,塔醫病房顏色、裝潢都看起來很舒適,醫護人員多,環境安靜,不像台灣的台大、長庚等醫院,至少有1000張病床,病患多,醫護人員少,醫院內經常是吵雜非常,病房多半是一片白牆,待久了讓人有憂鬱感。
不過許瑞佑指出,台大醫院的兒童部倒是很前衛、美觀,比塔醫的兒童部還漂亮許多。
昨日同行參觀者中有人提及,美國沒有全民健保,遇到要做核磁共振(MRI)手術時,動輒費用近萬元,即使有保險,自掏腰胞百分之十,也讓人受不了。另一人轉述有早產兒,須留院醫治的經驗,表示拿到醫院帳單時,嚇了一大跳,一晚竟要一萬美金,連住五晚,就是五萬元了。還好買的保險有自付額上限,不然真會吃不消。
由於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是塔醫的董事(Board of
Governor)之一,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得以安排
圖片說明:
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右四)率領萬馬奔騰學員,左起,許瑞佑、鍾佳怡、陳立軒、莊苑柔、張韶安、蔡書涵、丁勤,在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中)引領下,參觀塔醫。(菊子攝)
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介紹塔醫使用的全院連線醫院管理系統。(菊子攝)
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介紹倪利小兒骨髓移植部。(菊子攝)
塔醫浮船醫院的小兒癌症醫治部,還有撞球等遊樂設施。(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