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重奏和鋼琴家陳宏寬經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搓合,日前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丹廳(Jordan Hall)搬演了一場美妙音樂會,把聽眾帶進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等人的音樂世界,沉醉其中。
波士頓音樂情報(The
Boston Music Intelligence)認為,他們的表演,把貝多芬憂鬱的一面展現了出來,甚至詼諧曲及結尾的快板,都帶出了平常和貝多芬並不連在一起的悲傷感。該刊撰稿者指上海四重奏探索出貝多芬此一作品的另一深度,也藉著詮釋選擇,在整場音樂會中的三段作品間,建立起連貫、一致的感覺。
這首曲子是波蘭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受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及維吉尼亞州瑞士曼大學(University of Richmond,
Virginia ) Modlin 藝術中心委託,為慶祝上海四重奏成立25 週年,以及潘德列茨基本人75歲而創作的,首次在波士頓演奏,曲子帶有潘德列茨基還是小孩時,第一次聽他父親拉小提琴拉出的羅馬尼亞旋律。
中場休息後,1998年傷後復出,獲波士頓環球報樂評主筆戴爾(Richard
Dyer)讚嘆為「一位通過上天的考驗而更昇華的鋼琴家」的陳宏寬,加入上海四重奏的表演行列,演奏布拉姆斯的F 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第34號。
波士頓音樂情報讚許陳宏寬和上海四重奏輕易超越了演奏這首曲子的多重挑戰,從開始的行板、小慢板給人甜美感覺,繼而調度節奏,以行進曲風格演繹詼諧快板,到終曲時的靜悄迴旋,引人重新感受之前的旋律,為這場精闢的音樂會劃下美好句點。
波士頓音樂情報在文章中指出,很可惜的,音樂會中有些觀眾堅持在每一樂章之間拍手,讓第一小提琴手李偉剛忍不住轉身「噓」的請觀眾安靜下來。不過,讓人高興的是,音樂家們的演出水準,並未受影響。
大波士頓地區的音樂藝術界華人,有不少人出席了這場盛會,包括小提琴家張萬鈞、長木交響樂團董事長黃美賢、當年的國際藝文苑負責人朱蓉、劍橋沙龍共同創辦人陸惠風等。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表示,該會的下一場音樂會,將在二月十一日(週六)晚八點,在紐英崙音樂學院喬丹廳舉行,由鋼琴家陳薩和小提琴家寧峰合作演出。
圖片說明: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會長譚嘉陵(右二)與音樂家們合影。右起蔣逸文、尼古拉斯·薩瓦拉斯(Nicholas Tzavaras)、陳宏寬、李偉剛、李宏剛。(菊子攝)
小提琴家張萬鈞(左二)、長木交響樂團董事長黃美賢(右一)兩夫婦,也來聽陳宏寬的音樂會,利用中場休息時間,和譚嘉陵等人聚談。(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