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沙龍的第二屆公開講座,日前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吸引數十人出席,討論「中華『邊緣』民眾的國家認同」。留學生、訪問學者,與及已在美定居多年者,關心點顯然差距頗大。
數名居美年期已遠較居住在所來自國家、地區久得多的出席者會後笑說,「國家認同」這大問題,真的不好答。他們已經入了籍,又在美國居住了數十年,「似乎」當然該說自己是美國人。
當天的會議主持人是陸惠風,主講者是劍橋沙龍創辦人之一,目前是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傅爾布萊特學者,具日本國立琉球大學準教授身份的林泉忠。講題是「中華「邊緣」民衆的國家認同:台灣、香港、澳門」。
林泉忠在會中先就「認同」是一種對「某群體的棣屬意識」,有文化、政治性質的類別,以及族群、民族及國家認同的區分,做了一番解釋。
他認為,台灣、香港、澳門這三個地方,在國家認同上的共同特徵是,晚近都興起了本土意識,都被區分為「中國大陸」以外的台灣人、香港人、澳門人,都在認同中國為自己的國家上,出現分裂現象,有人主張台獨、港獨等。
林泉忠闡述了台港澳門眾在國家認同上的變遷,與各自地方上發生的事故有很重大關係。在台灣有228事件,有省籍矛盾,有國民黨遷台後的「祖國化」教育,民主化之後,「本土」政權誕生,藍綠之分等。香港是先於1949年遭遇大批「難民」流徙的衝擊,再於1967年起建構出認同本土的「香港文化」,再於1997後面對「回歸」,及一國兩治的考驗。澳門則是紅色資本家主流化,近廿年也面對大陸人口大量湧入的現實。
林泉忠也報告了他在2007年,通過日本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和臺灣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合作,以十二個問題所做的電話問卷調查,收集了1009份問卷的結果。其中香港有25%g的受訪者認為香港應該獨立,台灣55.4%,澳門18.9%,日本沖繩島20.6%。認為應由公民自決者,卻依序不到4.5%,4.6%,1.3%,0.8%。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祖國」者的比率,台港澳依序為18.6%,89%,97%。
不少出席者源於各自的成長背景,似乎都有預設的「國家認同」看法,雖然也同意228事件,租借九十九年等歷史因素,都是會影響地方人民意識的背景,但並無人觸動、討論,三地人民是否應該有個最終的統一認同。
有意參加劍橋沙龍者,可洽張暮輝tyoboki@hotmail.com。瀏覽「劍橋沙龍」博客,可上網http://jqsl.blog.ifeng.com。
圖片說明:
劍橋沙龍創辦人林泉忠(右起)、主持人陸惠風與出席者在會後合影留念。(菊子攝)
劍橋沙龍創辦人林泉忠講談「中華「邊緣」民衆的國家認同:台灣、香港、澳門」。(菊子攝)
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 推手(Builder)、 支柱(Champion)、 同好(Collaborator)、 夥伴(Companion)、 中介(Connector)、 開心果(Energizer)、 開路者(Mind Opener)、 導師(Navigator)。 chutze@bostonorange.com ******************* All rights of articles and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reserved.
網頁
- 大波士頓時事新聞
- ACDC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 包氏文藝中心 Four Ways to Celebrate the Year of the Snake
-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波士頓台灣電影節
-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華美福利會/華埠社區聯盟/ 華人醫務中心/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華夏文化協會
- AAC TAP CACAB NAAAP AARW AAWPI ASPIRE AWH WANG YMCA QARI
- Plays - Huntington, Boston Lyric, Company One
- 音樂 -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 3/1 周穎、張薇聰
- 商會 - ACE Nextgen, 128 Cute, OCEAN, TCCNE, TCCYNE,波克萊台商會,波士頓華商會,波士頓亞裔房東會
- 創業 - Startup Boston
- 博物館 - Guggenheim
- Greentown Labs newsletter /MIT ClimateTech
- 生物醫藥 - BTBA/SAPANE/CABA
- BIOVision/ Boston MedTech / Mass Life Sciences
- Mass BIO / LaunchBIO
- 麻州州長動態 -
- 波士頓市、昆士市,摩頓市、羅爾市
- 波士頓移民進步辦公室通訊/ Office of Women's Advancement/ Community Preservation Act
- Boston City Councilor's updates
- 馬惠美 - 麻州眾議員
- 大學沙龍 第228期 吳思-中國市場與產權的構造與邏輯 3/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