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及麻州都安置有住家的伍迪強調,他的這個展覽,是要讓人感受到「美」又回來了。他之所以和波士頓美術館合作,推出這一展覽,目的之一,是要藉著展覽,吸引人進一步探究藝術殿堂,也更是讓社區一般大眾及青年學子體認到,美可以有古典、現代、繁複、簡單這麼多的不同表達型式。
由於MFA這次所展出伍迪過去三十多年來的收藏品,以十八世紀的英、法等歐洲國家的作品主,MFA歐洲館工作人員特地依照這些收藏品的分類,趁機介紹了從十七世紀的法國到十九世紀初期的英國攝政時期(Regency),講究華麗裝飾藝術的風氣,以及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等等不同的著名藝術風格。
其中有為法國路易十四所製做,原本應放在凡爾賽宮(Versailles)內,設計華麗,以橡木、搪瓷、玳瑁、玻璃、銅、白金等材料鑲嵌的鐘。那是由Boulle早年製做的長型鐘,也是迄今世上僅存的七個之一。還有中國精製,再由法國皇家鑲金而更顯尊貴的瓷花瓶。
據悉,伍迪共收藏有三百多件大小不等的藝術品。MFA從其中挑出了185件,編成這一展覽。伍迪還送了廿件他的收藏品給MFA,其中有六件也陳列在這一展覽中。
這一展覽即日起展至五月十七日,由MFA的歐洲藝術館主席George Shackelford,現代藝術館主任Arthur K. Solomon,以及印刷及繪畫部主任Carl J. Shapiro共同製作。
這一對清朝康熙年間的搪瓷花瓶(1662-1722),是1765年左右在法國鑲金的作品。(菊子攝)
收藏家伍迪(Horace Woody Brock)站在英國喬治四世(George IV)攝政時期的作品之一前。(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