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麻州大學的一份新研究報告,過去廿年來,麻州居民的貧富差距,大幅加大。只有那些收入最高的人,因為科技化、生產力加強,以及全球化等因素而獲益,中產階級的收入卻停滯不前,低收入群的收入更是遽跌15%。
這份報告根據美國人口統計調查局在1979年至2006年間的數據做了分析。它發現,在1980年時期的所謂的「奇蹟年代」,人們的收入全面提高之後,只有年收入在最頂端20%的那些家庭,在收入上有大幅增長。
把通貨膨脹等因素調整進去後,這一類別家庭的中位收入在1989年至2006年間,增加了11%。在那一時期,中產階級家庭的收入,卻基本上持平,那些貧窮家庭則下跌了。
麻大唐納休(Donahue)學院研究經理,也是這份報告共同撰稿人的Rebecca Loveland表示,麻州經濟保持生產力,但只有很小一部份人享受到了這種增長。
因為經濟的深遠改變,外國競爭,自動化等等因素,窮人變得更窮了。例如,麻州的製造業工作機會,從1980年末期以來,就遽減近半,截斷了許多受教育較少,技能較少工人成為中產階級的道路。
這些人留在低技能領域工作中,增加了這一領域的競爭激烈程度,也使得工資無法提升。這對那些留在底層的工人來說,生活壓力因此變得更大。
其中的一個例子是波士頓的住宅市場。在供應量少,高收入人士更使得波士頓成為全國房價最貴的地區之一。一名擔任接待員,一年賺二萬五千元的六十歲多徹斯特居民,每月得付一千五百元,才能租到一個勉可容她及兩名子女居住的公寓。她還因為十八歲的女兒患有自閉症,獲有政府的殘障補助,才幫她收支平衡。
已數年未加薪的她表示,生活是越來越困難了。物價不斷上漲之外,最近她的僱主還更換了健保計劃,她得從自己口袋掏出來的醫療保險費,已從每月六十元增加到三百元。
東北大學勞工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沈安卓(譯音,Andrew Sum)表示,貧富差距的持續加大,對下一代來說,後果恐將十分嚴重。
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 推手(Builder)、 支柱(Champion)、 同好(Collaborator)、 夥伴(Companion)、 中介(Connector)、 開心果(Energizer)、 開路者(Mind Opener)、 導師(Navigator)。 chutze@bostonorange.com ******************* All rights of articles and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reserved.
網頁
- 大波士頓時事新聞
- ACDC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 包氏文藝中心 Four Ways to Celebrate the Year of the Snake
-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波士頓台灣電影節
-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華美福利會/華埠社區聯盟/ 華人醫務中心/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 華夏文化協會
- AAC TAP CACAB NAAAP AARW AAWPI ASPIRE AWH WANG YMCA QARI
- Plays - Huntington, Boston Lyric, Company One
- 音樂 - 中華表演藝術基金會 3/1 周穎、張薇聰
- 商會 - ACE Nextgen, 128 Cute, OCEAN, TCCNE, TCCYNE,波克萊台商會,波士頓華商會,波士頓亞裔房東會
- 創業 - Startup Boston
- 博物館 - Guggenheim
- Greentown Labs newsletter /MIT ClimateTech
- 生物醫藥 - BTBA/SAPANE/CABA
- BIOVision/ Boston MedTech / Mass Life Sciences
- Mass BIO / LaunchBIO
- 麻州州長動態 -
- 波士頓市、昆士市,摩頓市、羅爾市
- 波士頓移民進步辦公室通訊/ Office of Women's Advancement/ Community Preservation Act
- Boston City Councilor's updates
- 馬惠美 - 麻州眾議員
- 大學沙龍 第228期 吳思-中國市場與產權的構造與邏輯 3/1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