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irway to Heaven: From Chinese Streets to Monuments and Skyscrapers)」攝影展,藉十七名華裔攝影家的作品,呈現中國新貌。
貝茲學院表示,訂八月八日舉辦2008北京奧運會的中國,今夏將是世界目光所集之地,該校藝術館的攝影展,則為人們提供一個從和中國官方不同角度來看中國的機會,藉由十七名攝影家的作品,來檢視過去三十年來中國的經濟改革,新一波的個人財富,快速的工業化,已如何的改變了市區環境。
展覽作品還將包括雕塑,錄影,以及靜照。
展覽免費公開,博物館在每週二至六的早上十點至下午五點開放,地址為75 Russell St.,
該館主任,以及這一展覽的共同籌劃人白西瑞(Mark Bessire)表示,看著一個那麼久以來不准有創意的文化,突然間要探索發揮創意,看著藝術家們想要找出他們的角色是什麼,非常的有意思。
同時展出的將有「繁盛的民俗:伊薩肯信託(Deborah N. Isaacson Trust)的紐英崙裝飾紙品及文件盒」。
貝茲博物館是緬因州今年合作推出「緬因民俗藝術徑(Maine Folk Art Trail) 的十一個博物館之一,將從他們的收藏品中,找出民俗藝術來展覽。這一合作項目包括由東下企業(Down
參展藝術家來自各個不同層次,包括艾薇薇(以下全為譯音,Ai Weiwei),雷紅( Hong Lei),馬柳明(Ma Liuming),辛丹文(Xing Danwen),及張大力(Zhang Dali)等。他們共通的地方在探討中國如何由平地重新造起,史蹟鄰舍,傳統的街道生活,都要讓路給如森林般出現的摩天大樓。西方的物質主義植入了共產黨教條,以及古老的社會傳統,而政府也從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審慎的擁抱現代藝術。
在這一展覽中的某些最令人驚異的作品中,楊永良(Yang Yongliang)使用數碼技術來把摩天大樓和工程起重機整合得有無傳統水墨風景畫一般。
白西瑞在2004到2005年間,為展覽尋找作品,接觸的藝術家幾乎達三百名。他說,中國的從沒人知道何謂現代畫,到現在的是世界上最熱的藝術市場,這種環境對歷史學家及博物館辦展人來說,簡直有如夢想成真,也有迷你藝術歷史課。
圖片說明:
文風(譯音,Weng Feng )的2003年作品「在牆上,海口("On the Wall, Haikou 6" )」。(圖由貝茲學院藝術博物館提供)
楊永良(譯音,Yang Yongliang )的2006年噴墨作品「擬似風景("Phantom Landscape I," No. 5,)」。(圖由貝茲學院藝術博物館提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