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頗具傳奇色彩的藏傳佛教僧人Nicholas Vreeland,在慈濟劍橋外展中心弘揚佛教精神。 (周菊子攝) |
| 慈濟劍橋外展專員喬琥(右)獻哈達,送感謝狀給Nicholas Vreeland。(周菊子攝) |
| 慈濟波士頓負責人長金滿(左三)等人感謝Nicholas Vreeland和麻州麥德福市Kurukula中心 具格西資格的常駐教師Geshe Ngawang Tenley。(周菊子攝) |
| Nicholas Vreeland應邀到慈濟劍橋外展中心交流佛學。(周菊子攝) |
今年(2025)7月,他回到印度北部的達蘭薩拉(Dharamsala),參加第14達賴喇嘛的90歲生日之後,依循藏人行政中央和其他組織把達賴喇嘛 90 歲壽辰年定為「慈悲年」的倡議,鼓勵信眾推廣達賴喇嘛所倡導的普世價值、慈悲心和跨信仰和諧。9月,他也到台灣的台北,秀水,鹿港等地,做藝術,文化,佛教的訪問交流。
自從卸任惹對寺住持後,Nicholas Vreeland的工作重心轉移回紐約西藏中心,但他仍是惹對寺的終身導師和顧問,因此長年來回兩地,同時經常應邀到世界各地演講,教導佛學,辦攝影展,擴大弘法。大波士頓和西藏人,以及藏傳佛教其實頗有淵源。第14世達賴喇嘛本人在1979到2014年間曾6度訪問波士頓,2011年他決定政教分離,辭去所有政治職務後,西藏流亡政府產生了第一位完全民選的首席噶倫(Kalon Tripa,後更名為司政 Sikyong)。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洛桑森格(Lobsang Sangay)在2任10年,依法不得再次連任司政後,回到哈佛大學法學院擔任資深訪問學者。大波士頓地區從1965年之後開始有藏人定居,根據波士頓藏人協會(TAB)數據,大波士頓約有600名西藏人。(更新版)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