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9月 23, 2025

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會迎新 會長張浩揚、林晏平介紹幹部

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會會長左起,林晏平,張浩揚和顧問陳韋同。(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劍橋市報導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會(MIT ROCSA920日晚在學生活動中心迎新,80餘名同學齊聚一堂,享用從華埠訂購來的中餐,佐以紫菜條等台灣味零食,起司小蛋糕,玩遊戲,抽獎,歡笑聲此起彼落。

七、八十名出席同學和嘉賓合影。(周菊子攝)

            迎新大會由活動組負責人陳丘舫主持,以簡報片向出席同學們報告,MIT今年的學會會幹部有2名會長,3名副會長,依序為核子工程博士生張浩揚,企管碩士生林晏平,媒體實驗室博士生楊浩東,材料科學及工程博士生蘇琮凱,電機工程博士生劉正心,還有財務何達睿,網管莊芷芃,美萱陳孟葳,活動陳丘舫,宋致遠,顧問陳韋同。

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會3名副會長,右起楊浩東,劉正心,蘇琮凱(周菊子攝)

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和學生交流。(周菊子攝)
波士頓經文處教育組組長黃薳玉在致詞時表示,教育組在波士頓已有40年歷史,成立宗旨就是為留學生服務,希望同學們到經文處辦理學歷驗證、護照、役男證明、更換駕照時,都可以到領務櫃檯旁的教育組辦公室坐坐。她強調,教育組就是留學生們在波士頓的家,請同學們在留學期間務必保持各人的身心平衡,遭遇問題,記得先找朋友或者教育組述說,他們都樂於傾聽,和同學們一起面對問題。她也提醒同學們記得104日到波士頓華埠,參加雙十國慶遊行。

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們迎新聚餐。(周菊子攝)
            林晏平笑說,去年她坐在台下,今年來到台上,希望同學們像她一樣,參加同學會,只要多認識一個朋友,陪伴彼此走過留學生涯,互相幫助,都是好事。

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會共會長林晏平。(周菊子攝)

            張浩揚先恭喜新生們從台灣的MITMade in Taiwan),成為了美國的MIT,接著介紹自己在研究核融合,已經是4年級。他覺得同學們在美留學,有點像似量子疊加狀態,一方面想趕快畢業,一方面考慮該回國服務,還是先在美找工作爭取經驗。不過不論未來是如何不確定,這晚卻很確定的是同學們共聚一堂,希望同學會舉辦的一起吃龍蝦等活動,能為同學們驅逐在異鄉求學時可能感受到的孤獨與壓力。

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會共會長張浩揚拍照做紀錄。(周菊子攝)
            麻省理工學院今年有大約25名來自台灣新生。迎新會請當天出席迎新會的新生們說說自己來美留學最期待,最緊張的事情。陳丘舫笑說,這也是給同學們一個動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實現自己最期待的事情。上台新生們在自我介紹時,透露出其中有至少3人就讀企管系,有交換生,分別來自彰化,台北,台中,桃園,有人算是小留學生,在加州唸完了大學,才來到MIT。期待的,包括想要看雪,等放長假,遊歷美國各地,走遍波士頓。

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學生會共會長張浩揚開場致詞。(周菊子攝)
參加迎新活動的同學,先報到。(周菊子攝)
會場。(周菊子攝)
預告未來活動。(周菊子攝)
MIT迎新,好多零食。(周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