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學術白話文」,出席者合影。(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學術白話文」系列,2025
年首場,擴大為八乘八。3
月30
日在哈佛大學馮氏禮堂舉行,內容多元、精彩,60
多人數度爆笑。 |
蔡孟勳組長(右三)頒發感謝狀給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 「學術白話文」系列講者。(周菊子攝) |
這天的8名講者,波士頓經文處科技組長蔡孟勳是「神秘嘉賓」,另外7人及講題分別為,哈佛設計學院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生高采薇談結合都市規劃與建築設計案例;MIT數據系統小組何達睿談藉影像捕捉時間相關特徵,提升大型編碼器性能;MIT媒體實驗室博士生楊浩東談用微型刺激裝置來療帕金森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文物理博士生蕭予揚談以100億美金打造的全世界首座紅外線太空望遠鏡JWST,如何拓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博士生蔡沛蓁分享用人工智慧提升病理診斷的準確性與效率; |
波士頓經文處科技組長蔡孟勳分享「DNA能說什麼故事 (What Story Can DNA Tell)」。(周菊子攝) |
MIT博士後研究員陳麒方分享量子演算法 及熱力學,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博士後研究學者詹偉平以生動有趣方法談氣候與環境議題。
蔡孟勳的「DNA能說什麼故事 (What
Story Can DNA Tell)」,從他當年在陽明大學公衛研究所讀博時,台灣發生的輻射屋這公衛事件說起。研究結果證實,有些房子的鋼筋水泥裏藏有受輻射汙染物,長年住在那些房子裡的人受輻射影響,患癌機會更高。這些人後來打贏國賠官司。
 |
哈佛大學臺灣學生會會長李典璋(左)、共會長陳曦(右)感謝特別嘉賓講者, 波士頓經文處科技組長蔡孟勳。(周菊子攝) |
蔡孟勳還以台灣特有物種帝雉、梅花鹿,外來的火蟻等物種為例,指出人與環境都有DNA
定序,可互相影響,形成DNA
的改變與細胞革命。研究DNA
其實有非常多有趣故事。
當天的出席者中包括曾任哈佛會長的蕭育舜,MIT會長的陳韋同。分享同學中詹偉平的陳述方式最為特殊。他把現場同學依座位分成高山、平原,再藉轉傳海灘球描述影響氣候變遷因素。
 |
哈佛臺灣學生會會長李典璋 (中),副會長陳曦,學術總召曾昱瑄介紹該會幹部。 (周菊子攝) |
哈佛學生會長李典璋在開場前介紹了共會長陳曦,學術總召曾昱瑄等幹部。原本預告,談國民法官制與健保的臺灣咖啡館講座,後因講者人選引發爭論取消。 |
哈佛設計學院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生高采薇談結合都市規劃與建築設計案例 |
 |
MIT博士後研究員陳麒方分享量子演算法 及熱力學。 |
 |
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博士後研究學者詹偉平以生動有趣方法談氣候與環境議題。 |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文物理博士生蕭予揚談以100億美金打造的全世界 首座紅外線太空望遠鏡JWST,如何拓展人類對宇宙的認知。 |
 |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博士生蔡沛蓁分享用人工智慧提升病理診斷的準確性與效率。 |
 |
MIT媒體實驗室博士生楊浩東談用微型刺激裝置來療帕金森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 |
 |
MIT數據系統小組何達睿談藉影像捕捉時間相關特徵,提升大型編碼器性能。 |
 |
林致中(持咪者)現場提問。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