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埠土地信託會主席李素影(立者)重述該會宗旨。 (周菊子攝) |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波士頓華埠土地信託會
(CCLT) 9
月16
日早上在信義大廈社區室舉行了2023
年開放日,介紹該會目標,刻正努力項目,並同額改選了4
名董事。
李素影、梅清焉、莊穎詩、伍國龍 (Rusell Eng)等4人,在無人競爭下,同額當選為理事,其中前3人為連任,伍國龍為新任。公路村住客聯誼會的共同創辦人黃願明任期屆滿,放棄連任的卸下了董事職責。
 |
波士頓華埠土地信託會董事,右起梅清焉,李素影,莊穎詩 同額當選連任。 (周菊子攝) |
由於天氣預報颶風來襲麻州,儘管這天早上波士頓華埠天陰,有風沒下雨,出席人數卻顯然少了些,包括該會現任董事黃國威、鄭繼良、Eddie
Hickey
、王嘉接在內,僅約20
人到會。
 |
華埠土地信託會主席李素影(左)和主任駱理德(右) |
波士頓華埠土地信託會主席李素影,主任駱理德簡略介紹,強調該會宗旨為”
共同擁有並看管這片土地,為華埠帶來健康的未來”
後,出席者分成三組,討論”
如何共同營造一個富有活力的唐人街社區”
,”
華埠文化歷史足跡”
,以及”
華埠能源文化認知”
。
在駱理德主持的”如何共同營造一個富有活力的唐人街社區”討論中,參與座談者討論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持華埠的可負擔性,該做些什麼來使華埠成為一個更有吸引力的社區,不但適宜人們居住,為移民提供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不必因為地區貴族化而擔心失去家園的地方。
 |
駱理德請出席者設想如何才能使華埠成為更吸引人的社區。 (周菊子攝) |
華埠土地信託會目前採取的措施是籌資購買物業,由信託會持有土地所有權,以大約99
年土地租約等模式,把房屋所有權以可負擔價格出售給民眾,藉以增加華埠居民的穩定性。目前華埠土地信託會已斥資購有3
棟排屋,共11
個單位。
駱理德和鄭繼良等人這天請出席者討論,CCLT買下社區內的物業後,該出售,還是出租,才會有更好的穩定華埠效果。他們也希望更多人來集思廣益,看可以採取哪些做法,措施,把華埠變成一個更有吸引力的生機蓬勃社區。
 |
波士頓華埠土地信託會還在做移民歷史文化足跡項目。 (周菊子攝) |
駱理德指出,這天分成的三組討論,都是該會刻正研議、努力中的議題。李素影指出,土地信託是最近這二、三十年才流行起來的穩定社區概念,整個麻州內的土地信託會數量也有限。該會雖然資淺,在能源、微電網等各方面的努力,卻已得到各界認可,不但駱理德早前曾獲表揚,她也應邀代表該會,預定下個月到加拿大出席一場研討會,討論世界各地華埠各自面對的處境,以及可能的改進方法。 |
改善能源使用的微電網項目,也是華埠土地信託會在努力的工作之一。 (周菊子攝)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