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FA之旅結束後,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董事譚嘉陵 (右一)和參加活動者及合影。 (謝開明攝) |
MFA館長Matthew Teitelbaum (前右二)特地到場,歡迎中華專協到該館參觀。 (周菊子攝) |
![]() |
中華專協會長林致中(右一)和董事譚嘉陵 (左二),以及 史美芳 (左一)送紀念品,感謝MFA中國藝術部主任白鈴安 (Nancy Berlina)(中)和日本藝術部主任Sarah Thompson(又二) 親自導覽。(謝開明攝) |
中華專協這次主要參觀2大展覽,分別是即將轉往西雅圖展覽的「葛飾北齋:靈感與影響,掀起跨文化浪潮 (Hokusai: Inspiration and Influence, Making Waves across
Centuries)」,以及來自翁萬戈捐贈品的「翁氏家藏精品展·第三期:奇石拙趣」。
MFA館長Matthew Teitelbaum (右)詼諧開場,感謝譚嘉陵 (中) 給MFA的長期支持。(周菊子攝) |
![]() |
MFA中國藝術部主任白鈴安 (Nancy Berlina)介紹該館中國藝術精品。 (謝開明攝) |
廣為人知的「神奈川衝浪里」是北齋70多歲時,跨上藝術生涯第二高峰的「富嶽三十六景」之一。「北齋漫畫」,幾筆就勾勒出人物、動物、植物的畫法,則是最早讓他成名的系列。
美國「生活」雜誌把葛飾北齋列入「百位世界千禧名人」,北齋卻一直認為自己缺乏繪畫天賦,曾經說自己在70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
翁萬戈、程寶華夫婦的照片,放在「翁氏家藏精品展·第三期:奇石拙趣」 展廳的翁氏家譜圖中。(周菊子攝) |
2020年辭世,享壽102歲的翁萬戈,是著名收藏家翁同龢的六代孫。2019年時,他再捐183件精品後,讓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的翁家收藏精品累積至超過390件。在這些收藏品中,源自宋朝的賞「奇石」樂趣,是其中的特色之一。
展場中還陳列了愛新覺羅。永瑆所題,刻在奇石上的「凡物以怪為病,唯石椅怪唯美」,Rosenblum家族送給MFA,以「一拳奇石任人評,并結風流翰墨盟」為畫跋的「奇石因緣」,佛手石,以及Marshall
H. Gould
基金購得的高奇佩「指繪花卉圖冊」等,藉以襯托奇石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的。MFA館長Matthew Teitelbaum (右)感謝譚嘉陵長期支持MFA。(周菊子攝)
中華專協董事譚嘉陵指出,這次到MFA參觀,尤其難得的是,還看到了MFA最珍貴收藏品之一,為避免光損,每10年才在有限時間內展出1次,由宋徽宗親筆繪製的「五色鸚鵡圖」。
「神奈川衝浪里」是葛飾北齋最出名的作品。(周菊子攝) |
(僑務電子報: https://ocacnews.net/article/34514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