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oston Orange綜合編譯) 波士頓市長吳弭 (Michelle Wu) 20日在遊民、抗議者高聲嚷嚷中力稱市府清理「美沙酮英里
(Mass & Cass) 」努力有成果,但要徹底解決問題,需要州政府做為夥伴,支持行動,在波士頓市外建1000個以上的低門檻住宅。
吳弭市長在青少年經常從事體育活動,道路上近來卻常出現針頭的洛士百利Clifford公園表示,波士頓市府需要和夥伴們合作,讓街道是街道,公園是公園,需要照顧、服務的人仍可獲得服務。
吳弭表示,市府團隊從今年一月以來,從各方面著手,不但加強清掃該地段,增派警力巡邏,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還新建了200個低門檻住宅,為400人聯繫了臨時居住處,收撿了20萬個注射器,也看到要求撿拾針筒的311電話數量減少。市府還打算加倍聘用公共衛生個案經理來幫忙,但在市府服務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來自新英格蘭各地,以波士頓市府的有限資源,難以因應不斷增加,來自各地的尋求服務人士。波士頓市需要州政府及相關機構做為夥伴,一起來處理這區域性問題。希望州政府能在波士頓市之外,建1000個低門檻住宅,以真正處理這區域性危機。
「美沙酮英里」在吳弭市長上任後的新官三把火中,所有露天帳篷一掃而空,一度給人該一地段景觀改善印象,但是隨著時移日轉,從5月份起,不但街頭仍然有許多人流盪,還有帳棚陸續回籠。8月底時有人數過,在南安普頓街 (Southampton)的兩段路上,擠了不下160人,大部分人是拎著自己的衣物包,或是超市購物車,擠在大陽台傘,或是篷布下面,明顯可見已酗酒或在吸毒。
波士頓公共衛生局恢復服務主任Devin Larkin說,情況一直很混亂。8月一向是人最多的時候,今年他敢說人數比去年少很多,但是卻更暴力。波士頓市警察局的美洲最案統計數據也顯示,從1月到8月中的暴力犯罪案件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
該地區的參與中心
(Engagement Center),這個人們可在白天進去上洗手間,聯繫使用其他服務的地方,在發生數次暴力事件後,原本可容納120人,現在只准35個人進入,而且門口還安裝了金屬偵測器。
新市場企業協會
(Newmarket Business Association)主任Sue Sullivan上個月也在每月圓桌會議中表示,從七月以來,他們回應了11,353通發生事故電話。
波士頓前鋒報
(Boston Herald)前2天的一篇報導,質疑市政府免費派發包括冰毒吸管和吸毒用止血帶等吸毒用具的做法。該報導稱波士頓市議會公安委員會主席米高法拉提員
(Michael Flaherty) 提交了召開公聽會要求,將把波士頓公共衛生委員會主任Ojikutu找來詢問該局有關這一做法的緣由及概況。他認為該委員會這做法為「美沙酮英里」提供了環境。
波士頓市議員Frank
Bakeru抱怨把圓屋酒店 (Roundhouse Hotel)變成治療中心的做法。波士頓市府的「美沙酮英里」聯絡員De
Rio才向市議會報告,圓屋酒店作為庇護服務所的部分,每年開銷為748萬7千元,作為診所部分的每年開銷為560萬82元。
在吳弭的戶外說明會上,抗議人士隔著警察等地保護層,或站在吳弭市長身後,或站在活動場地外圍,有的舉著「Needles($)
to say Wu doesn’t care (針不用說,吳不關心)」告示牌,有的喊著「Shame
on Wu (吳弭丟臉)」,「Wu trash! Clean
up Mass & Cass (吳垃圾,清理美沙酮英里) 」等的聲量過大,吳弭的說明匯報被迫中止,轉到鄰近的波士頓市公共衛生局辦公室繼續。
波士頓市府人員表示,這些抗議者中,有幾個人他們認得是經常大聲反對吳弭市長新冠病毒政策的反對疫苗抗議人士。
波士頓市房屋長席拉狄倫
(Sheila Dillon)表示,選擇住進低門檻住宅,離開美沙酮英里的人中,有72人已經順利地有了穩定居所。安置進波士頓市府6個收容所的188人中,有150人已經和輔導者協商出居屋計畫,還有112人或者在等公寓,或者已經有錢可以租屋而住了。她認為波士頓市的做法已經證明有效,其他市鎮可以模仿。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