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波士頓公共電視台WGBH和世界頻道為慶祝五月份是”亞太裔美人傳統月”,5月11,12日晚放映強調”亞裔美人”對型塑美國也有貢獻的影片。5月4日座談,談及亞裔在美仍如”永遠的外國人”,把亞美歷史或研究學科列入課綱,應有助於改善現狀。
今年的座談,安排在5月4日晚,但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改為網上舉行,在WGBH世界頻道總經理程必璧做開場致詞,放映一段”亞裔美人(Asian
Americans)”後,由邦克丘 (Bunker Hill) 社區學院校長余慕潔主持,”亞裔美人”製片江松長(S. Leo Chiang),資深製片Renee Tajima-Peña,”紙兒子,一個男人的故事(Paper Son, One Man's Story)共同作者Winifred
C. Chin,以及MIT比較媒體研究/寫作副教授Vivek Bald等人與談。
WGBH近10多年來在該機構亞裔顧問委員會推動下,安排的慶祝除了選映與亞裔美人有關的影片之外,還舉辦座談。
![]() |
WGBH 亞美顧問委員會委員李超榮。 |
"亞裔美人”是由華府的WETA,以及亞裔美人媒體中心和獨立電視服務(ITVS),Flash Cut,以及Tajima-Peña製作公司合作,為公視拍攝的影片,長5小時,編年記錄在美國成長最快速族群的亞裔美人,做過甚麼貢獻,面對那些挑戰,檢視那些亞裔美人的經驗,使美國人故事更耀眼,並從移民,多元化,全球連接等背景,探討亞裔美人在美國人身分衍變中扮演的角色
Winifred
C. Chin的那本書,描寫的是她父親的親身經歷,也為許多中英文姓氏不相符的華人,留下一頁真實歷史。
曾以”高先生到華盛頓”一片贏得2012年美國全景紀錄片影展啟發獎,以"A Village Called Versailles)獲艾美獎提名的江松長是台裔美籍導演。他說,”要了解我們今天的處境,就必須知道在歷史中都發生過什麼事”。由於往年關於亞裔美人的影片,多半描繪亞裔美人經歷的艱辛,面對的困難,這新的”亞裔美人”影集,將著眼那些亞裔美人曾經讓美國人也刮目相看,那些亞裔美人的行為,甚至促成了美國的政策修訂,包括黃金德(Wong Kim
Ark)提起訟案,才保障了在美國出生者的公民權,
在回應余慕潔關於拍攝影片過程中,遇到那些令人驚訝的事這問題時,Renee Tajima-Peña表示,她拍攝亞美影片已逾20多年,近年還在學校教亞美研究,但她之前也不知道,原來黃柳霜(Anna
May Wong)才是最早打進美國好萊塢的亞裔,1922年就已經在默片中演出了。
也是在拍這部紀錄片時,他們才知道早在1965年就有亞裔女性竹本松(Pasty
Mink)當選聯邦眾議員。
Winifred
C. Chin指出,由於族裔,膚色,輪廓等天生不一樣,亞裔美人長期面對自己是”永遠的外國人”這現象,美國人覺得亞裔非我族類,不了解,因而心有恐懼,學校教育增加亞美歷史,亞美研究,應是緩解這情況的基本辦法之一。
江松長表示,亞裔美人自己的歷史,故事,自己有責任來敘述、傳承,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要拍”亞裔美人”這系列紀錄片的原因。
該片共有5個段落,將於5月11日晚八點在公視(PBS)放映第一集”破土”,第二集”忠誠的問題”,第三集”好樣的美國人”,第四集”崛起的一代”,第五集”突破”將於5月12日晚放映。查詢5個段落各自詳情,可上網https://www.pbs.org/weta/asian-americans/episode-guide/。預映片: https://www.pbs.org/video/asian-americans-preview/。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