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人訪波 探討東亞科技與社會議題


由於今年社會研究國際學會(Society
for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4S)年會在波士頓召開,有超過1500名專家與會,故《東亞科技與社會國際期刊》於年會期間以「展望東亞科技與社會」為題召開研討會,一方面提昇臺灣在國際學術的影響力,一方面集思廣益,企望能在堅實基礎上繼續發展。
本次研討會由主編郭文華、副主編,同時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的Michael
Fischer教授、任教於世新大學的陳信行編委,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彭保羅(Paul
Jobin)副研究員策劃,並得到蔣經國基金會的贊助。研討會分為四個場次(詳細議程請參見附錄)。前兩場次以污染的法律訴訟為中心,分析東亞各地方興未艾的集體訴訟的公害特性、爭取權益的過程,科技在法庭的角色與STS的取徑,並由即將接任4S會長的Kim
Fortun教授擔任主持與評論。
第三場次創刊主編傅大為教授分析EASTS國際期刊前十年文章的分布與趨勢,提出開發STS新課題的重要性。郭文華以傳統醫藥全球化為例,提醒東亞案例的複雜性,副主編朴喜濟(Hee
Je Bak)則以南韓科技為例,指出STS必須超越「科技造就發展」的論述。另一位副主編塚原東吾雖然不克前來,但評論人Fischer教授巧妙地納入他的論文,展現與STS的可能貢獻。第四場次由前任主編吳嘉苓領軍,帶領大家看到在東亞現代化過程中被忽略的家庭、痲瘋、生殖與種族等議題,鼓勵貼近東亞脈絡的STS研究。它反省科技進步與社會控制,更為邊緣人物發聲。全場討論十分熱烈,欲罷不能,在合照後順利結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