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耆英會在宣傳單上指出,年滿五十歲以上的中年女性,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會因為骨質疏鬆症而骨折,昨日的講座,討論停經後骨質疏鬆症,以及造成骨折的高風險因素。
吳皓昨日表示,其實男性年過五十後,也會有骨質疏鬆的危險。要察覺自己是否已出現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方法,就是量身高。如果身高減少了一英吋或以上,或者出現過骨折情況,很可能就是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得了骨質疏鬆症。
如果做了運動,改變了飲食內容,也服用了維他命,還是不夠時,就得用處方藥來輔助了。其中一種處方藥是Prolia,一年只需注射兩次,但是這藥也有引起嚴重副作用的可能,應該先諮詢醫師,說明各人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有沒其他病症,使否正在懷孕或授乳等。
吳皓指出,由於飲食習慣不同,亞洲飲食往往缺鈣,亞裔又個頭較小,骨質密度也低,還大約90%成年亞裔有乳糖不耐症,難以從食物中攝取鈣,因而是骨質疏鬆症及骨折的高危險群。為此,他會視情況建議甚至年紀還輕的中國女性,都採取措施,改善骨質疏鬆情況。
圖片說明:
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會長湯鳳鳴(左二起),呂錦芳,中華耆英會行政主任梅伍銀寬(左三),十全健康策略主任陳愛玲(右三),耆英會醫療主任張青梅等人邀請吳皓醫師(右四)講解骨質疏鬆症。(菊子攝)
吳皓醫施拿出脊椎骨模型,輔助說明。(菊子攝)
吳皓解釋骨刺和骨質疏鬆的不同。(菊子攝)
一百五十多名耆英,聽得很投入,會後紛紛提問。(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