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銘琪,郭大文獲悉自己原來也是姜太公後裔後,欣然同意加入紐英崙昭倫公所,十六日特地到公所會址上香,祭祖。
賴銘琪致詞時全程用廣東話。他表示,昭倫公所歷史久遠,又一向支持民國,民主,他很高興自己也是這門宗親的一份子。
。
星島日報在今年一月十日的一篇文章引述台灣自由時報的報導,指台灣桃園縣“姜太公信仰文化協會”執行長邱垂境表示,很多人聽過“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卻不知道自己姓氏的始祖也是姜太公,還在海外各地分別有自己的姓氏公所。
這些姓氏包括邱,呂,高,姜,盧,紀,羅,謝,許,郭,賴,連,賀,柯,丁,丘(邱),齊,強,申,尚,封,向,文,左,薄,逢,井,駱,年,浦,古,查,聶,平,鄺,景,柴,麻,芮,竹等等。
台灣北部的第一間“姜太公廟“,也於去年年底至一月間,在桃園八德市破土動工了。
許揚威透露,紐英崙昭倫公所設在泰勒街的會址,目前是租用的,每月得付租金將近兩千元,數目不算少,但昭倫公所宗親的熱心,真是沒話說,會所內貼滿了紅紙條,全是宗親們慷慨捐款的紀錄,包括譚榮熾,譚柏林,甚至姜家,每個人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但讓宗親在華埠有落腳,聚會場所,更增加了宗親向心力。
當天到會的包括昭倫公所康樂譚發海夫婦,阮謝少珍,以及2009年入會的新英格蘭台灣商會會長許炳煌等人。
圖片說明:
後排左起,謝中之,許炳煌,譚柏林,許揚威,賴銘琪,謝如鍵,郭大文,譚發海,姜家,譚榮熾,陳銘俊,阮謝少珍,前排右起,譚余曼雯,譚明珠等昭倫宗親在祭祖後合影。(菊子攝)
開了兩家“威威餐廳”的昭倫公所主席許揚威(右)親自操刀切金豬。副主席譚榮熾幫忙裝盤分發給宗親享用。(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