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林展輝表示,今年五月下旬,台灣,美國先後發生群殺事件,許多人大受驚嚇,大家都問這社會是不是病了。該會因此籌辦講座,從加拿大請來心理醫師李昶做分析,並探討可能的防範方法。
李昶指出,會做出這類事的人,多半心理變態,性格衝動,有反社會人格,法律或道德對他們完全不具約束力。而造成這種心理或人格的原因,常是因為他們從兒童成長到青少年期間,親子關係不好,師友關係不佳,或者受過刺激,又沒有抒發情緒管道,以致情感創傷留下心理疤痕,也影響了日後行為。
李昶坦言,這些人平日行動時,不見得有特別徵兆,一般大眾幾乎不可能預做防範,頂多是提高警覺,注意朋友或身邊的人,是否舉止,言行異常。若是見到陌生人行為可疑,最好避開些。
李昶表示,要避免社會中的群殺事件,從長遠來說,是要從小就培養良好親子關係,尤其是在小孩子二歲到六歲,正處於心理,人格逐漸成型階段,更加要凡事正面鼓勵,避免冷漠以待,更不要任意批評,才容易藉著關愛,幫助子女建立正確人生觀,自信心,養成樂觀態度,成長為一個有愛心,善於應對事物,解決問題的人。
當天的出席者,提問踴躍,有許多人感嘆表示,要是自己早廿年就聽到這講座,養育子女時肯定會採取不同態度與做法。部分人士笑說,聞道未晚,可以在教育孫子女時用上正確態度,也算是為未來社會聊盡一分心意。
圖片說明:
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左起),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前任會長陳永茂,現任會長林展輝等人和出席者一起認真聽講。(菊子攝)
心理醫師李昶遠從加拿大趕來開講。(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