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NEACP)上週末在麻省理工學院舉辦第36屆年會,讓將近四百名觀眾在張系國的“烏托邦”,李昌鈺的“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到白先勇的“父親與民國”之間,經歷了一整天的唏噓,爆笑,感嘆等心情起伏。
中華專協這場年會的主題是『從文學追求理想人生:歷史、推理、想像』。三位重量級名人的精彩演繹,讓許多聽眾在散場時流連不去,猛拉住身邊的人談當天見聞,延續心中蕩起的情緒。
如今定居在康州歐哈拉鎮(O'Hara
Township)的張系國透露,他所認識,年紀相近的朋友,已有不下五,六人退休回台定居。不過台灣一媒體記者稱,這麼多人選擇回去養老,對台灣本身來說是一種淪落,有讓台灣變得步調緩慢,失去競爭力的危險。
白先勇指出,50年前他寫的“台北人”,和去年起出版的“民國與父親”一書,有著一脈相承的歷史滄桑。
白先勇透露,他父親早年曾上書蔣介石,以3000字長電報,詳述基於宗教,種族,及石油蘊藏量等三大理由,治理新疆須有的一套特定做法。國民軍當年的“集小勝成大勝,以空間換時間“最高抗日戰略原則,也是他父親擷取拿破崙與蘇聯作戰經驗,首先提出來的。
白先勇在憶述歷史時,還澄清了白崇禧是被人毒死的謠言。他說他父親是1966年十二月去參加一個宴會回家後,第二天突然心臟病發,就過世了。白先勇認為,葬在台灣回教公墓,是父親要求的,也算死得其所。但真實的中國近代歷史,還需要很多人來補白。
白先勇(前左三)和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幹部在會議結束後,到聚福軒聚餐。前左起,名譽主席蔣宗壬,會長游子揚,史美芳。後右起,李小玉,王子仁,董事長張重華,理事趙育川。(
白先勇在會中為讀者簽書。(菊子攝)
張系國。(菊子攝)
會場擺賣的書,有白先勇的,李昌鈺的。(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會長游子揚(右)頒感謝狀給白先勇。(中華專協提供,謝開明攝)
李昌鈺(前右起),張重華,經文處處長洪慧珠,中華專協會長游子揚在會中看幻燈片。(菊子攝)
李昌鈺演講,喜歡現場問答,並即席丟獎品給答對者。(圖由中華專協提供)
左起,王申培,蔣宗壬,李昌鈺,洪慧珠,張系國,張重華,趙育川等專協理事與講者,嘉賓合影。(圖由中華專協提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