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機構日前在巴布森(Babson)學院舉行的第5屆XSITE創新會議,由該機構副總編黃昌國(Greg
Huang)主持。
該會議,請到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暨Akamai執行長 Tom Leighton,講談波士頓科技公司的成長。年紀還不滿30的張瑋宗和Xamarin的創辦人Miguel De Icaza對談軟體新面貌。張紱田和旗艦創投的David
Berry、HeyWire的Meredith、Treu
Lens的Roy Rodenstein分享他們的系列創業經驗。
張瑋宗和Miguel De Icaza近年的專注方向,都在容許人們在使用科技時,藉由一些按個鍵,就爆出某種聲音,或某種卡通畫面,字句等軟體程式設計,得到情緒上的滿足,促使人們更願意使用某一種軟體。
張瑋宗表示,做為公司共同創辦人的好處之一,是可以自己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他們的Crashlytics被推特(Twitter)收購後,仍得以獨立形式,留在麻州經營,讓他感覺很好。
目前Crashlytics致力於研發、改良技術,要讓推特能以更快速度發送信息,再推廣到其他用途上。
TechCrunch雜誌在今年(2013)一月的文章中指出,推特以逾億美金收購了Crashlytics這家2010年在麻州劍橋市創辦的公司,包括Vine、Yelp、Kayak,甚至沃爾瑪(Walmart)、團購(GroupOn)等公司,都採用Crashlytics的偵測當機,以及其他海量數據的收集、分析服務。
現年45歲的張紱田是12歲左右時從台灣來的移民,在美國中西部長大,近10年才遷居大波士頓,小孩上勒星頓中文學校,還在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裏學習。
他在加入Actifio這家位於華森市(Waltham),主要做海量數據管理虛擬化軟體,為顧客提供數據保護,災難復原,以及企業持續經營解決方案的公司之前,和Actcifio公司的創辦人Ash Ashutosh一起創辦了AppIQ公司。
Actifio在2010年創辦沒多久後,就獲得8百萬元的風險投資,如今已總共獲得逾5千7百萬元的風險投資。
張紱田在會中強調,科技在衍化,世界在變,如今的創業者,往往得更有國際觀,構思產品設計及行銷管道時,都得提早做國際化考量,才能適時適度的因應公司發展走向國際化。他自己得到過的經驗教訓包括,人事處理其實比科技的技術問題更重要,其次為初創公司寧可在初期找個空間過大的辦公或做實驗的地方,也好過需要擴張時,市場環境不允許。
圖片說明:
Actifio副總裁張紱田(右)、Crashlytics共同創辦人張瑋宗(Wayne Chang)(左)都來自台灣,卻因同時應邀為第5屆XSITE創新會議當講者,才初次見面。(菊子攝)
Crashlytics共同創辦人張瑋宗(Wayne Chang)(右起)和Miguel De Icaza在巴布森學院Onlin學院Rick Miller主持中座談重視情緒表達的軟體新貌。(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