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樂耆年中心行政主任關靜儀,亞美社會服務協會創辦人羅文燦牧師,華樂耆年中心伍彩霞等義工,和各機構代表,在昆市老人局轄下耆英活動中心之一,位於東史光頓街440號的甘迺迪中心擺出攤位,介紹各自提供的服務。
昨日擺攤的,多半都是醫療護理機構。華康家庭護理中心(Multicultural
Home Care)有發展主任譚秀婷親自坐鎮,解說該中心可為出院者,提供上門到府的護士探訪服務、物理治療、術後護理、用藥管理,甚至私人護理及家政服務等。譚秀婷指出,很多人還不知道,他們持有的醫療護理卡,已容許他們享有這樣的上門服務。
昆市醫院由該院公關,以及兼職翻譯楊若英為出席者量血壓,解說該院有100張以上病床,醫療項目,醫護人員、設施都很完備,而且就座落在昆市內,對昆市居民來說很方便。
參加該計劃的耆英中,約有三分之一已找到全職工作。其中一人最近獲哈佛大學清潔部門聘用,不但享有全職薪資,還有福利、優厚退休金,是成功案例之一。
凡年滿55歲,個人年收入低於13000元,倆人年收入低於19400元者,都可申請,安排進技能相符的機構及職位工作,由耆英會付給州府最低時薪,期以協助耆英獲得再進職場的機會。
該會去年10月新申請到的諾弗克郡經費,容許他們支持50個工作機會。
在聯邦社會安全局服務的社安保險專員陳自強、林茵茵,昨日也到會擺攤。他們透露,該局昆市辦公室有5名通雙語華裔員工,協助有需要的民眾填報申請社安福利,或翻譯、解釋該局信件、表格等。由於經濟不景氣,他們遭遇不少耆英探問,聯邦政府發給平均710元社會安全補助金(SSI),加上麻州政府發給的約114元到130元補助款,仍不符生活所需,該怎麼辦。
他倆透露,社安局從去年起,就已不再寄發賺取收入說明(earning statement),並鼓勵18歲以上民眾,開設電子帳戶,上網查閱各人的社安福利資訊。據他們所知,目前已有50%以上民眾,上網辦理社安福利相關事務。
大波士頓法律事務援助處昨日也派2人到場,擺出中文版的長者法律服務傳單,說明該處設有麻州長法律熱線,每週一至五,有房屋、監護、醫療福利等法律問題者,都可電洽1-866-778-0939。
麻州照護者之家(Caregiver
Home of Massachusetts)的轉介管理主任Denise Baxter-Powell和個案經理馮靜儀,向出席者介紹,麻州鼓勵患病者回家休養,符合資格者參加該機構的項目,不但可照顧自己的家人或其他人,還可獲得以時薪計的報酬。Denise
Baxter-Powell透露,該機構在麻州南岸地區,約有2000人使用這一服務,其中約8%為亞裔。
贊助昨日這第6屆關注耆英社區節,並在會場擺攤的還有刻在昆市建新院址的中華頤養院,宣傳戒煙、小兒牙醫等的塔芙茨醫療中心,以及華人醫務中心、聯合醫療護理、耆英全服務、昆市復健及護理中心、聖約瑟夫復健中心、東方銀行等等。
查詢華樂耆年中心詳情,可洽項目經理關靜儀(Joyce Guan),617-471-9354,joyce@aasa-ma.org,或上網www.aasa-ma.org。
圖片說明:
華樂耆年中心行政主任關靜儀(前右一)和昆市長助理邱潔芳(前左二)等各擺攤介紹耆英服務者合影,包括黃陳小蘭(後右一)、張昆(後左一)、李杏慈(後左二)、華康家護中心主任譚秀婷(後左六)、昆市復健及護理中心亞裔主任譚君瑜(後右四)。(菊子攝)
伍彩霞(後左二)等義工賣粽子、糕餅小吃,為華樂耆年中心籌款。(菊子攝)
第6屆關注耆英社區節會場內有許多老人家。(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