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主持入籍宣誓的法官是美國第方法官(Magistrate Judge)鮑樂(Marianne Bowler),領唱美國國歌的是劍橋市警察局警官魏爾絲(Pauline
Wells),致詞祝賀的有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波士頓地區主任李奧丹(Denis Riordan)。
儀式中還播了一段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講話。他提醒一眾新美國人,美國是個沒有夢是不可能的國家,希望大家能繼續傳述美國故事。
一名六年前從中國廣州來美,進東北大學就讀的年輕女士,畢業後進了劍橋市的生化公司工作,覺得美國這兒的工作及生活質量都很好,愛上了波士頓,又遇見華裔心上人,結了婚,就申請入籍了。她覺得昨日的宣誓儀式還好,但是為了等法官出席主持儀式,在那枯坐兩小時,實在太久了些。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原籍馬來西亞,刻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男子,語帶批評的表示,法官遲到那麼久,顯得對新移民不夠尊重。
昨日宣誓入籍者中,也有不少人並非新移民。原籍馬來西亞的華裔藝術家陳素(Sand T. Kalloch),來美已20年,也是昨日才成為公民。在丈夫一家人陪同中來到宣誓會場的她表示,那麼久以後才入籍公民,倒並不是申請費時,而是她要求自己,要等到在美國居住的時間和她當年住在馬來西亞的時間一樣長時,才申請入籍。她已婚,以丈夫威斯理(Wesley
Kalloch)的名義申請,原本以為要花九到十二個月,沒想到三個月文件就批下來了。
由於居美已久,昨日的宣誓入籍,並未讓她覺得自己在宣誓前後,有何不同,有權投票,大概是最大的差異。
麻州難民移民援助處(MIRA)昨日啟動「回擊投票(FIGHT BACK: VOTE)」行動,派出九十多名義工,在會場促請新移民登記成為選民。MIRA也揚言,要在大選日前,挨家挨戶的拜訪五千戶人家,打電話給兩萬名新移民,促請他們出席投票。MIRA還打算進入新罕布夏州(NH),遊說一萬名對移民友好的選民出席投票。
圖片說明:
1665人在海港世貿中心宣誓,親友坐在後面的場面,很壯觀。(菊子攝)
集體宣誓後,還要排隊領公民證。(菊子攝)
華裔藝術家陳素昨日也成為美國公民。(菊子攝)
C 華裔藝術家陳素昨日成為美國公民,和丈夫威斯理(Wesley Kalloch)挑了個彰顯波士頓精神的地方留影。(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