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強的波士頓生物技術公司,今年二月底才簽約,同意以26.3億美元,由大日本住友製藥會社收購。
根據住友製藥及BBI對外公開的新聞稿,這筆將以總金額高達26.3億美元完成的收購案,有2億美元是預付款、5.4億美元階段性開發付款,以及 18.9億美元的階段性銷售付款。預定四月份收購完成後,BBI將成為 100%住友製藥附屬公司,仍繼續在麻州營運。
目前仍擔任哈佛大學附屬醫院貝絲以色列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分子治療法學術中心主任,年約四十六歲的李嘉強,七日晚以「創建一個創新生物科技公司的教訓與秘密」為題,和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成員,分享他的心得、經驗。
李嘉強也簡述了他創辦ArQule公司,BBI等公司的過程,包括為拯救可能遭裁撤的約250個職位,脫離ArQulee公司,另組BBI,幾乎從零開始的另行研發,卻終能在建立新文化,組成新團隊,全公司同心協力中站穩了腳步。最近他還在中國政府邀請下,前往中國,要另組全球一公司(Global
One),預計首批招聘一百才,希望有意回中國闖天下者,加入他們的陣容。
當天會場出席展示的攤位,也額外的多,有著製藥業景氣已漸復蘇的跡象。包括A
Chemtek公司營運經理劉芳,Wyzer生物科學公司共同創辦人黎真,以及遠從新澤西州趕來與會的Primera公司董事長許碧波等人,都在會場擺攤,展示產品,或者招才。
圖片說明:
晚宴出席者和新任會長張引(前左四起)、李嘉強、卸任會長陳志宏,以及董事會主席王義漢(最後排中)、前會長戴朝陽(最後排右一)等人合影。(菊子攝)
美中生物醫藥協會會長陳志宏(右)頒發「年度創新人物獎」給BBI創辦人兼執行長李嘉強(左)。(菊子攝)
BBI創辦人兼執行長李嘉強(中)和他的公司團隊,包括已出外自行創辦Aberjona公司的劉繼峰(右二)等人出席CABA年會。(菊子攝)
有意招聘人才的各公司,派員介紹各自公司特色。(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