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幸媛在演講中說明過去三年八個月來,陸委會和馬英九政府為台灣利益把關的成就,聲稱台灣的期望與堅持,就是捍衛台灣主體性,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以憲法架構下的「不統、不獨、不武」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推動兩岸制度化的協商。
昨日有不少知名哈佛學者出席,在主持講座的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Kirby)、台灣問題研究社主席戈迪溫(Steve Goldstein)之外,麥法珪、傅仕卓、陸伯彬、譚若思都趕來聽講、提問。
來自台灣的哈佛大學教授李敦厚在提問時指賴幸媛在有關台灣主權上的發言,態度前後不一。他認為既然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不統、不獨」的說法,就根本不必要。
譚若思問賴幸媛在過去的三年八個月中,對中國大陸有何新認知。賴幸媛在回答時表示,在和大陸協商時,她瞭解到的是,大陸其實有很多可以、願意改變的地方。譚若思在會後在回答本報提問時表示,他認為賴幸媛基本是根本未回答他的問題。
有一名女教授問及台灣近年實施軍隊國家化做法。台灣和大陸在軍事上有否溝通機制?
賴幸媛直接了當的答說沒有,並指兩岸現在並沒有適當的條件來談。
陸伯彬指台灣和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將越來越不對等,問台灣要如何達到不可逆轉的和平這目標。賴幸媛表示她不同意兩岸關係不對等的說法。她認為兩岸在協商時,非常小心的在對等關係下進行。
會中有人問到台灣與中國大陸會否採行聯邦共治形式。賴幸媛表示台灣還未做這方面的考慮。
圖片說明: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賴幸媛(右)會後贈送「龍騰虎躍、福滿寶島」的春聯給哈佛台灣問題研究社主席戈迪溫(Steve
Goldstein)。(菊子攝)
哈佛費正清中心主任柯偉林(William Kirby)(左起)、賴幸媛、經文處處長洪慧珠、波士頓大學教授傅仕卓,在講座開始前小敘。(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