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2005-2009年數據,艾克頓鎮共有20777人,其中35到54歲的有約八千人,亞裔佔總人口的15.6%,其中印度裔佔總人4.5%,華裔約1430人,佔總人口6.9%。
艾克頓中文學校校長王建國,校董會主席劉玉明透露,艾克頓鎮鎮府原本安排在十九日這天施放煙火的,但當天刮勁風,鎮政府擔心安全,才臨時取消了。

艾克頓鎮鎮政府不但安排了艾克頓民兵團(Acton Minutemen)以英、法、德國製的三種款式略異的滑膛槍(Musket),在慶祝活動開始前鳴槍示禮,還安排了艾克頓歷史協會到場展示該鎮歷史文物,並由穿上十七世紀服飾的男男女女,在走廊內展示當年的艾克頓鎮居民生活,逢棉被,做積木玩具等。
艾克頓中文學校安排的活動更是多采多姿,不但一進門就有人展售大紅燈籠,絲衣緞衫,大堂內也安排有瑞獅獻吉,綵帶舞,太極功夫示範。長走廊內不但有人即席揮毫寫毛筆字,還掛出逾百張中文、英文的元宵燈謎。他們也特地邀請正在波士頓訪問的武強年畫博物館的三人組,到場展示年畫成品及製作過程。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包辦了當晚的上半場表演,有千手鼓、舞龍、舞獅、扯鈴,以及舞蹈「印象敦煌」、「彩雲追月」、「月光竹雨」等。會場觀眾對這些年紀不過十幾歲的青少年,能有不亞於專業演員水準的演出,都大表激賞,報以熱烈掌聲。
茍燕妮表示,這場慶祝鎮政府生日、農曆新年的歌舞晚會,是華人社區和當地政府合作的歷史事件,能夠圓滿、盛大的舉辦,得感謝所有人的熱心付出。
圖片說明:
茍燕妮(中)、孔軒(左二)等人在慶祝會的入口迎賓。(菊子攝)
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的千手鼓。(圖由艾克頓中文學校提供)
從謝幕就可看出晚會表演人數之多。(圖由艾克頓中文學校提供)
下午在禮堂內也有舞獅表演。(菊子攝)
會場內掛滿紅燈籠,還寫著貴客如雲來等句子,更添慶祝農曆新年喜氣。(菊子攝)
這三名民兵,穿的是十七世紀的服裝,手中的滑膛槍卻巧合的是英法德製各一。(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