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兩週前才從醫院做完膝蓋手術出院,十一日晚還得藉拐杖幫助,走進會場,發表他上任以來的第十八次市情咨文。
包括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新當選的麻州財政廳廳長葛羅斯曼(Steve Grossman),麻州稽核長Bump,以及轄區包括波市華埠的麻州參議員陳狄蘇妮(Sonia Chang Diaz),麻州眾議員麥家威(Aaron Michlewitz),波士頓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等數十名州市政要,以及眾多出席民眾,在萬寧路走進會場時,報以長長的熱烈掌聲。
萬寧路的講話,綜述波市工作佳績,也鋪陳未來一年方向,重點在要讓民眾感受到「復甦」,更多人有工作,社會更均衡。他說,強而有力的中產階級是帶動波市發展引擎,他對未來很樂觀。
十一日也出席了市情咨文發表會的昆士高中(Quincy Upper School)校長黃伯勳表示,昆市高中去年三月獲准,九月起成為波市公校系統內第一所開辦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program)的學校。
萬寧路指出,波市的努力,已有成績,學生們的閱讀分數提高了,八年級以上修代數的學生人數增加了,退學率更降至廿年以來的最低點。
去年,波市還推出了「商業改善區(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現在三所具歷史性的劇院恢復營業,區內新增了廿家零售商。在波市府施壓下,費林(Filene)百貨公司舊址業主,也重新開始有所動作。
去年,波市要把南波士頓水前區變成創造工作機會創新區(job-creating Innovation District),在清潔能源公司陸續遷進,新土地發展將於明年動工下,這一理想也很快將實現。
萬寧路描述的波市成就還包括波市利用科技,例如智慧型電話應用程式,公民連繫(Citizen Connect)等工具,讓民眾參與改善市政,精簡市政營運,彌平了四千萬元的預算赤字等。
萬寧路說,去年的努力,讓波士頓市獲選為全美第三適宜經商城市,全美第二工作機會成長最佳都會,全美第二最健康城市,全美第一數位化城市,以及連續第二年獲選為全美最創新城市等佳績。
展望來年,萬寧路的首要工作重點是要確保波市內目前仍失業的人,能找到工作。他說,工作是最大的均衡器,是家庭能獲取成功及機會的途徑。儘管國會已從刺激經濟行動上退了下來,波市不可以。波市將擴大自己的綠色經濟刺激方案,會推出一億元的項目,來使得公共資產更具能源效率。波市也要創造1000個工作機會,並使用來自節省能源的錢,來支持這些新工作機會。
萬寧路表示,要緩和貧富不均,意味著得縮減醫療保險上的差距。這包括推出鄰居護理(Neighbor Care),藉由社區醫療中心為鄰里提供更長時間,更多項目的醫療服務。他也希望波市能在醫療保險上有更多自主權,因為波市納稅居民為波市府員工支付82%的醫療保險開銷,下一年度將達到近三億元的程度,但麻州政府卻只為州府新聘員工支付67%的醫療保險開銷,如果波市能有和州府一樣的醫保計劃,波市府每月都可節省出一百萬美元,用到其他地方去。
萬寧路也提出將擴辦重新進入計劃,藉由新的CORI法,幫助曾有犯罪記錄者獲得新生。波市也將擴辦非常成功的四歲學童全日班,並在未來五年內藉由具創意的籌資辦法,把四歲學童學位增加一倍。
波市計劃長沈其樂、波市僑領陳毓禮、波市議員林乃肯的華裔助理陳偉民等人,十一日晚都出席在座。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拄拐杖進芬紐廳(Faneuil Hall)發表第十八次市情咨文。(菊子攝)
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發表市情咨文後,邀他的全家人一起上台。(菊子攝)
麻州州長派區克(左一)、代表麻州的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後右)夾在人群中一起歡迎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進場。(菊子攝)
麻州州長派區克(前中)、代表麻州的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前右)在波士頓市市長萬寧路(後左)發表市情咨文後,上台和他握手。(菊子攝)
昆士高中校長黃伯勳(右)和該校老師Robin Coyne(左)都出席了波市長的市情咨文發表會。(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