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Jonash在會中以幻燈片指出,目前的華埠公園用途改善重點,放在華埠牌樓旁的空曠廣場上。綠路保護會今秋在華埠公園種了菊花(Chrysanthemum),今冬要為冬夜安裝更亮的燈,安放一些種在大容器內的樹木。明春再進行整個公園的美化改善,購置公園用桌椅等。
目前綠路保護會計劃要做的改善是添設桌、椅、陽傘,種在大型容器內的樹木,種植新樹,加裝燈、燈籠等裝飾,華埠涼亭等。
綠路保護會的設計標準是要耐用,易維修,具靈活彈性,能和現有的公園設計有互補作用,能在有需要的地方提供遮蔭處等。
Linda Jonash在會中以幻燈片展示了七種桌椅設計,也展示出該會建議的桌椅、遮陽傘圖樣。
她說,整個公園應可放置十六張桌子配椅子,八把遮陽傘,不過目前來自Barr基金為的一萬元,約只夠買三套桌椅,二把遮陽傘。該會另外打算種十株大型樹木,以綠化公園。
上個月才轉任華埠社區聯盟項目協調員的梁志生在會中說明,來自Barr基金會的一萬元,原本是波市府竣工小組委員會用來為社區提供發展計劃翻譯等的費用,剩下來沒用完的,就轉交了給綠路保護會。起初的設想是要用這筆錢,在華埠公園內安裝一些公共藝術作品,後來改為購買桌椅,看看社區對這些設施的反應如何,再決定是否擴大規模。
由於Linda Jonash透露,要購全所展示設計的十六套桌椅、八把遮陽傘等改善工程,約須經費六萬元,但該會手中現只有一萬元。華美福利會副行政主任Sunny Swaltze,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瀅都很熱心的提供籌款意見。
昆士小學校長何少華昨日應邀出席華埠聯盟會議,介紹他自己與昆士小學概況。
何少華來自香港,是天主教徒。擔任校長已近廿年。來昆士小學之前,他已在東波士頓的哈佛根德小學當校長多年。他透露,當年他奉派往東波士頓,是因為當地多義大利人多,華裔也在迅速增加中。
十八個月前接掌昆士小學後,第一年他遵循蕭規曹隨的慣例,現在他才計劃,要逐步讓學校聽得到校內多元文化背景的家長、學生所發表的意見、聲音。希望該校內60%亞裔,18%西班牙裔,7%白人,10%黑人的學生,能有更好的溝通。昆士小學還將從本週六起,每月一次舉辦電影夜,把學生及家長和社區人士帶到同一地點,交流溝通。
何少華在會中透露,由於波市公校總監前兩日才宣佈關閉九所學校的計劃,估計該校下學年得收容更多學校,很可能從現有的820名左右學生,增加到超過九百。
何少華還在會中邀請社區於十二月廿一日上午十點及下午一點半,到該校參加二場聖誕節慶祝活動。
圖片說明:
綠路保護會的Linda Jonash(左起)向華埠社區聯盟共同主席廖永誠、曾雪清等人說明該會的改善華埠公園設計。(菊子攝)
華埠社區聯盟協調員梁志生(左)說明目前已交給綠路保護會,來自Barr基金會的一萬元,由來始末。(菊子攝)
昆士小學校長何少華希望拉攏社區和學校師生之間的溝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