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協會長陳君瑤表示,該會宗旨之一,是緊跟潮流,幫助會員瞭解最新科技發展動態。該會科技組成員,包括副會長袁瑞潝,以及陳濤、寧可等人,和IBM協商,並在陸德禮、沈心焯、鄭茹、張旭東、張吉善、林楓等人協助下,才籌辦出當日這許多人關心,發問熱絡的會議。
這一探討智慧地球、智慧系統的學術會議,有波士頓數位創投(Boston Digital Ventures)的執行合夥人Joel Singer,IBM政府及工業架構部主管Ashishi Cowlagi,以及IBM的 T. J. Watson研究員姚剛等人應邀講談。
Ashishi Cowlagi是IBM軟體部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Offering) 經理。他的講談主題是「建造一個更智慧的地球(Building a Smarter Planet) 」。他說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小、越平,也越聰明。很多人可能都沒想到過,地球上每有一個人,得有十億個晶體管(transistor)來為這個人服務。約十億人已和網際網路(inernet)連了線。到2010年時,約有300億的無線射頻辨識標籤(RFID tag)嵌入了這個世界。
他指出,由於科技的發展,人們已能夠更快的預測未來,並預作回應。現今世界平均每年約發生二百廿萬宗的醫療誤失,一千億元的醫療保險詐欺,在適當使用科技後,應可大幅減少。其中的一個做法是,把全世界電腦處於閒置不用狀況時的計算能力,整合起來,找出用途,就可得到難以計算的能源節約效果。
例如印度每年浪費價值約115億元的的蔬菜生果,只因為收穫後的基礎架構是過時的模式。美國每年有400億元的消費品或零售額損失,只因為供應鍊效率不佳等等。估計到2050年時,70%的世界總人口,也就是約64億人是居住在城市內,如何把城市建設成具智慧,懂得節約能源,就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他也列舉了IBM為新加坡、為紐約建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增加效率,節省的社會成本之大,難以計算。
姚剛當天為出席者介紹了美國政府能源部委托IBM辦理的「智慧電網」研究計劃。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智慧地球」會議演講嘉賓及該會幹部合影。(圖由網協提供)
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會長陳君瑤(右起)、陳濤、網協總經理鄭茹(左三)等人,邀來波士頓數位創投(Boston Digital Ventures)的執行合夥人Joel Singer(右三起),IBM政府及工業架構部主管Ashishi Cowlagi, IBM的 T. J. Watson研究員姚剛為會議做專題演講。(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