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市亞裔協調會會長鄒裔,該會理事胡運炤、譚健、熊志根、陳黃小蘭、潘鑑成等人,熱心的協助鋪排、招呼,也配合陳德基的競選團隊,打算運用各自的影響力,請朋友告訴朋友,住在諾弗克郡第二選區的亞裔居民,務必出席投票。
從參選以來,陳德基迄今已敲門拜訪了不下三千戶選民。他指出,昆士市有三名麻州眾議員席位,但只有諾弗克郡第二區的選區,完全座落在昆士市內,而三名候選人中,只有他一人是在昆士市土生土長,是唯一的亞裔,還有最豐富的在州政府服務經驗。他敢說自己不但是三名候選人中最有資格,最能發揮高效率者,他也是最瞭解昆市狀況,亞裔議題,以及州政府運作的候選人。
陳德基表示,他父母來自中國廣東中山,1973年在昆市南街買下他們的第一個家。1977年再搬到華勒斯頓。他本人是在昆士市出生長大,眼見昆士市從當年的華裔家庭不到一百戶,到今日全市人口約有20%為亞裔的轉變。十五歲那年,父親因癌症過世後,他和弟弟與母親相依為命,自力更生,移民所面對的許多問題,他家當年都經歷過。移民的對制度不熟悉,語言有障礙,出入仰賴MBTA等公共交通工具,關心子女教育,小商家的需要牌照申請、資金週轉等協助,他都瞭解。陳德基指出,昆士市地鐵站的售票機貼有中文說明,就是當年他擔任麻州參議員莫里塞(Michael Morrissey)助理時,鑑於他對移民需求的瞭解而促成的。
身為昆市亞裔協調會創辦人之一,現年三十六歲的陳德基,從薩福克大學法學院畢業後,轉往麻州總檢察官辦公室任職。今年初,已在位多年的史帝夫托賓(A. Stephen Tobin)決定轉選參議員,不再連任後,陳德基才辭職角逐這麻州眾議員職位。
昆士市愛國者報在九月底時,曾有一篇文章指出,僅管陳德基在競選時可打族裔牌,但是要贏這場選舉,恐怕不能只靠亞裔選民,因為昆市內的亞裔人口雖多,但亞裔聚居的一大重地,北昆市(North Quincy)卻不在諾弗克郡第二區的選區之內。其次是,亞裔人數雖不少,但登記成為選民的,出席投票的卻更少。以往年的比率來說,僅約10%。
陳德基表示,諾弗克郡第二區這選區內的選民,約有22900人,其中約有二千人為亞裔選民,只要能多催促一名亞裔出席投票,他就多一分當選的希望。他的競選團隊與競選之友,將在大選日發動朋友攻勢,請支持者催促諾弗克郡第二選區的朋友們出席投票。
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表示,他本人並不住在陳德基的選區內,但金門超市的逾百名員工中,應有約廿人住在陳德基的選區,他將至少協助催促這些人十一月二日時,投陳德基一票。
與陳德基認識多年,在非牟利機構服務,為移民爭權益,當日出席茶聚的雷錫嚴表示,如果能選出一名瞭解移民議題的亞裔州議員,許多服務就更容易溝通了。
昆市亞協行政主任約翰波德則指出,一旦有亞裔當選州議員,亞裔對本地政治的關心程度,可能大有不同,整個地方政治的氣氛,也將大不相同。
十一月二日的大選,諾弗克郡第二選區,共有三名候選人,陳德基的競爭對手為共和黨,住在Houghs Neck 街,開建築公司的John Iredale,以及獨立無黨派,四十三歲,住在昆市第三選區Park街,去年參選昆市學校委員會,以十一票落敗的 Karl Roos。
圖片說明:
鄒毅(右起)、胡運炤、陳黃小蘭、熊志根(後右一)、潘鑑成(後左一)等昆市亞協理事與昆市亞裔居民,陳德基的母親陳何肇熹(前左三),日前一起為陳德基(中)打氣助選。(菊子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