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華商會現任主席
活動籌辦者之一,近年來已成麻州政界人士進華埠競選的橋樑代表人物阮鴻燦指出,雖然狄馬西今年爭取連任不是全無競爭對手,但共和黨籍的挑戰者,是一名剛畢業的年輕人,要想搖撼已在位廿七年的狄馬西,機會很小。
轄區包括華埠的狄馬西,從1979年當上麻州眾議員以來,就和華埠結下了不解之源。那時候他常上現在是「小桃園」的「四海餐廳」。華埠內第一個幫他競選的,也是當年的「四海餐廳」老闆
狄馬西在致詞時也笑說,當年他首度競選麻州眾議員時,喊出的口號是「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現在他要說「經驗是無可取代的」。他還繼續打趣道,「你們每一個年輕人要想『上位』,都得先問過我和陳毓琁(華埠資深僑領)」。
在黃述沾的以個人經驗做見證,指狄馬西辦公室的大門永遠為華埠而開後,狄馬西也直說,這天他一走進「風」餐廳,就有被老朋友圍繞的感覺。他說他和華埠感情深厚,不只是因為他和大家相識已久,更因為當年家在北端(North End)的他,父母是義大利移民,英語不佳,他還過了一段沒有熱水、暖氣的日子。但他們和華人一樣重視家庭,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機會。這種共同的信念,讓他覺得自己和華人有種親密感。
他也提及和華埠一起爭取第廿四號地段的發展權,以及當年的阻止在華埠設DD出口通道等,與華埠互相幫助的經驗。
由於當天,中華耆英會行政主任梅伍銀寬特地找到機會,告訴狄馬西該會申請重建康樂樓的手續,因波士頓地標局指該地段為史跡地,遭遇困境。狄馬西特地在致詞時表示,他和華人一樣重視家庭,而選民有如他的第二家人,但自從他成為麻州眾議院議長後,時間上比較更難安排,也難親自回電話,但華埠內須要幫忙的人,如果找不到他本人,儘可和他的辦公室聯絡。
黃述沾當天為彰顯狄馬西和華埠的深遠關係,還特地把一張十年前狄馬西出席華埠春宴的照片找出來,放大了送給他。一時讓場中眾人紛紛好奇探看那些人在照片中。
當天出席的華埠社區人士,包括朱宗成建築師,兩名阮氏公所主席阮浩鑾與阮鴻燦,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
圖片說明:
「狄馬西(Sal DiMasi)之友」籌款餐會主辦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