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8月 25, 2012

陳遠美訪麻州為Warren助選


奧巴馬政府職位第二高華人,美國第一夫人幕僚長暨白宮婦女及女孩會(White House Council on Women and Girls)行政主任陳遠美,昨(廿四)日親來麻州,與地方民眾晤談,為刻正競選代表麻州聯邦參議員的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拉票。
             麻州今年選舉的黨派初選日是九月六日,距今(廿五)日約十日左右。儘管在位的共和黨籍的聯邦參議員布朗(Scott Brown)和刻正參選的民主黨籍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都已篤定成為代表兩黨角逐該一席位的候選人,但兩黨顯然都把九月六日當作是這兩名候選人的第一次正式對決,各自出謀。
            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競選陣營,請出了華人在白宮職位第二高的白宮公共聯絡室主任,也是第一夫人米雪兒奧巴馬的幕僚長陳遠美來麻州打氣、拉票。
            昨日陳遠美在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競選陣營華裔助選員吳弭等人協調下,先到昆士市出席了麻州眾議員陳德基舉辦的昆市社區代表和陳遠美見面會,出席一場女權運動者會議,傍晚再到龍鳳酒樓和亞太裔投票聯盟(AAPIVote)前任行政主任,現為麻州州長辦公室社區服務主任李超榮安排的與亞裔社區見面會,籲請亞裔社區支持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投她一票。
            昨日傍晚在華埠居民會、華人前進會、亞裔青年會、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等機構與個人傾力支持下,約有近百人出席為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競選的聚會。包括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Lisa Wong)、波市僑領陳毓禮、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家驊、議長陳文浩,昆市小學前校長李素影,華埠居民會共同會長余仕昂、梅陳月嫦、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陳潔瀅、波士頓市議員助理陳偉民,摩頓市市長辦公室助理于豔等許多人。
             陳遠美表示,她所知道的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 聰明、有智慧,深知真正人民所需要的政策。她知道金融業腐敗,受害最大的是一般小市民,因此改革金融制度之際,還需設立保護消費者機制,推動成立了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onsumer Protection Finance Bureau)。由於國會內對她推動該法極有意見,在奧巴馬有意指聘她擔任該局主管時,極力阻擋,但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 仍留下來當顧問,確定該局適當成立後,才回麻州。
            陳遠美認為但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是有夢想,能把美國未來帶向正確方向的人,會為耆英及青少年爭許福利。作為一名亞裔,她也認為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瞭解所有族裔的需要。
            在回答一名亞裔青年會成員所問,她對亞裔青少年有何忠告時,陳遠美表示,多參與社區活動,確定人們聽到了你的聲音(make sure your voice is heard)
            她認為,以學術背景,知識水準,對貧苦人民的關心與瞭解來說,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代表了白宮刻正缺乏的聲音。
            陳遠美昨日下午在昆士市興國街上的香港小食餐廳和大約廿名社區機構代表圍桌晤談,聆聽社區人士各自關心那些議題,並稱許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是聰明、有智慧,最瞭解金融業弊病,深知年輕人渴望接受教育,堅定的為婦女爭取權益,有夢想,拿得出改善辦法的人,也是顆社區不可多得的寶石。
            她認為,以學術背景,知識水準,對貧苦人民的關心與瞭解來說,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代表了白宮刻正缺乏的聲音。
            昨日下午出席聚談的人數不多,分別為昆市亞裔協調會、南岸老人服務處、昆士社區服務行動會、昆士醫療中心等機構的代表,包括約翰波德、潘鑑成、Paul Shaw、以及麻州亞美局行政主任周柏凱,開設乳酪皇后的David Chen,司徒福柱保險公司東主夫人司徒波苗等昆市商家,律師張永鏗、金門超市總經理胡運炤、昆市亞協副會長陳黃小蘭等人。
            他們各自說明自己的工作,指出昆市亞裔人口已高佔全市人口約25%的大變化,談及醫療健保改革許多人看不懂,市府、私人機構提供服務時,文化瞭解能力是否足夠,有待檢驗,目前的醫療保險還未包擴特種職業險等等問題。
            潘鑑成更指出,許多亞裔家庭,一家之主需做兩份工作,才足以維持生活。醫療健保費用高昂,對他們來說負擔很沉重。
            陳遠美坦言醫療改革或許需做更多解釋,但耆英們應不必擔心,奧巴馬政府提出的做法,將來可節省很多開支。
            陳遠美在座談結束後回覆本報提問時坦言,父母來自上海,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長大時,週遭總共只有六家華裔,1960年代時,當然遭遇過種族歧視,甚至在她當上律師,出庭時,也曾遇過法官稱讚她英文說得真好。她認為政府機構比私人機構的員工多元化,她進白宮後,還未遭遇過任何種族歧視。
            陳遠美認為,亞裔要真正融入主流社會,需要更多亞裔、華人,像陳德基這樣,願意踏進政壇。
           
圖片說明:

            第一夫人米雪兒奧巴馬的幕僚長陳遠美()和麻州眾議員陳德基(),以及他母親何肇熙()在香港小食中合影。(菊子攝)

            麻州眾議員陳德基()向昆市社區機構代表介紹陳遠美(左二)。出席者包括胡運炤(右一)、陳黃小蘭(右二)(菊子攝)

            出席的昆市華裔商家David Chen()、司徒波苗()、香港小食東主朱振明(右後)(菊子攝)

            現為麻州州長辦公室社區服務主任的李超榮(右起)和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和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競選大將吳弭昨日在龍鳳酒樓歡迎陳遠美。(菊子攝)

            陳遠美在龍鳳酒樓為伊莉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站台。(菊子攝)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滋源(前右一)、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梅陳月嫦、陳文浩、陳毓禮,和陳潔瀠(後右一起)、陳家驊、梁潔瑩、單鳳琴、余寶愛、陳偉民等人和陳遠美(前左三)合影。(菊子攝)

星期五, 8月 24, 2012

發明可事後對焦相機 Ren Ng獲年度企業家獎


伍任(譯音,Ren Ng)(取材自MIT 新興科技雜誌網站)
       (Boston Orange)麻省理工學院新興科技評論(EmTech)(廿三)日公佈,今年挑選出來的年度企業家(Entrepreneur of the Year)獎得主,是32歲的企業家伍任(譯音,Ren Ng)。他發明的照相機,可藉光線從不同角度補捉影象,事後再調焦距照。
      麻省理工學院新興科技雜誌從1999年開始,挑選35名在科技創新上最有才華的年輕人,加以表揚。
      過去這些年來,有不少華人入選,2009年有麻州大學助理教授傅佳偉(Kevin Fu),獲得年度創新家(Innovator)獎。2008年,在35名獲選者中,有10人為華裔。今年獲選的35人中,也有約十人是華裔,包括Ren Ng Weian ZhaoBaile ZhangZheng WangBozhi TianJoyce PoonNanshu LuDanielle FongChristina FanQixin Chen
      該雜誌現任主編龐亭(JASON PONTIN)表示,過去這些年來,獲挑選者所提出來的創新構想、研究,或所創辦的公司,對人類社會發展方向,有深遠的影響。
曾經獲獎者包括谷歌(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Sergey Brin,臉書(Facebook)創辦人祖伯格(Mark Zuckerberg)、蘋果(Apple)的設計長Jonathan IveiRobot的共同創案人Helen Greiner,支付寶(Paypal)的共同創辦人,也是Slide創辦人Max LevchinTumblr 創造者David Karp,以及MIT神經學家Ed Boyden。他是新興光遺傳學(optogenetics),使得用思想及記憶來控制成為可能的事的發明者之一。
伍任(Ren Ng)發明的這相機,和傳統相機的採光方式很不一樣,記錄每一道光線進入鏡頭的角度,結果是可以把焦距放在影像中的任何一個角落,然後再重新調整其他部份的焦距。這些調整動作,都在照片拍下以後才進行。伍任表示,這將比攝影從影片轉變成數位的改變還大。
      2006年時,伍任還是史丹福大學博士生,研究虛擬物體光度。但他想研究影響更明顯的東西,於是暫停課業,開始研究設計更好的相機。他並不確知如何著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沮喪的凝視著一張他才拍的,焦距很差的照片。他說,那時候他想,在人們拍照前,相機是否得對焦?他很本能的覺得答案是否定的,於是他馬上決定要去證明它。
      一旦他有了相機系統裏有無數鏡頭這想法,他開始把傳統數位相機拆開來,重新組裝,做模型。當他不拆相機的時候,他就和人聯絡,找他需要的專家、技術及資金。大概九個月之後,他終於在自己家廚房桌上組裝出來,他想要的那種,具有完整功能,能夠在事後對焦的相機模型。那的確能用,也成了為他贏得獎項的博士論文。
伍任決定以這技術創辦公司。比較容易的做法,是授權給一家已經營運得很好的相機製造商,例如尼康(Nikon)或佳能(Canon),而不是自己來開公司。但是他怕大公司會把這技術只是加在現有相機上,做為功能改善的一部份。他說,一個轉型的技術,得有一個轉型的產品。所以他創辦了Lytro公司。在悄悄研發四年後,該公司的第一個相機,已於今年二月上市。
Lytro公司募得五千萬元的投資。該公司目前在引進軟體,拓展現有相機型號的能力。今年的目標是立體化影象。伍仁說,再進一步,可能是可重新對焦的視頻。

華人醫務中心昆市新樓剪綵

華人醫務中心昨(廿三)日在823這好意頭日子中,請來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等嘉賓,為預定九月啟用的昆市荷姆(Holmes)88號新大樓剪綵,慶祝該中心第四個醫療地點落成。
  新大樓九月啟用後,今年成立四十周年的華人醫務中心,將在波市、昆市,共有四個地點為民眾提供醫療服務。九月八日,該中心還將在JFK圖書館暨博物館舉行盛大慶祝會。
  昆市市長柯奇、代表昆市的麻州參議員基南(John Kenan),麻州眾議員陳德基等人,昨日應邀剪綵,和近百名社區人士在華林派舞獅中,一起祝賀華醫新樓落成。
  華人醫務中心董事唐哲君感慨表示,他父親那一輩的華人,都曾面對身為異族,求醫不易的困苦。擴展華人醫務中心服務,能照顧、幫助更多新移民健康生活,讓他們有著夢想成真的快樂。
  唐哲君並指出,為感謝該中心行政主任衛爾金對該中心的貢獻,也給就醫者一個更好環境,新大樓頂部的學習中心,命名為衛爾金(Eugene Welch)市,頂樓的空中花園,特地請建築師採用了和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前一樣的學者石(Scholar Rock),建成一個極具東方氣息的學者花園。
  華人醫務中心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表示,昆士市現有亞裔居民二萬余人,高佔總人口22%以上。每年到該中心看診的大約二萬七千名病患中,也有約一萬二千名來自昆士市,原本設在興國街435號的診所,早已不敷需要,在昆市擴展服務,是很自然也應該的發展。新大樓落成啟用後,該中心在昆士市醫療服務面積,將達到三萬余平方呎。
  華人醫務中心董事,在摩頓市開設華林派功夫武館的余翠梅表示,根據衛爾金提供的數據,華醫病患中,約有四千人來自摩頓市,希望將來華人醫務中心也能進摩頓市設分處,方便摩頓市華人不須為就醫奔波。
  華人醫務中心在該中心發行的通訊中曾經指出,到2015年時,估計該中心服務的病患人數將增至30,576,看診人次將達到180,178
  華醫中心人事主任周慶玲透露,該中心現有員工約230人,昆士市部份現有50人,只有兩人為非亞裔。
  華醫中心營運長Eric Tiberi透露,新大樓預定今(廿四)日取得使用許可,九月份才正式開張。屆時該中心在昆士市的原有服務地點,將開始進行翻修工程,為該中心自行經營340B藥房做準備。屆時可為無保險者提供比市價低40%50%的醫療用藥。該中心也將增聘牙醫。

圖片說明:

      昆士市長柯奇(Tom Koch)(左起),為華人醫務中心新樓落成致詞。旁為該中心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董事唐哲君等人。(菊子攝)

      代表昆市的麻州參議員基南(John Kenan)(左起)、昆市市長柯奇(Tom Koch)、華人醫務中心董事唐哲君、麻州眾議員陳德基、華醫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等人一起剪綵。(菊子攝)

      華林派為華人醫務中心新樓落成舞獅慶賀。(菊子攝)

      陳毓璇(右二)、陳毓禮(左二)兩兄弟,昨日也和龍鳳酒樓東主梅錫銳()、波士頓安良工商會幫辦黃國健(左一)聯袂到賀,與昆士市市長助理邱潔芳(右一)相見歡。(菊子攝)

華人醫務中心的新樓,外觀美麗。(菊子攝)   

      麻州眾議員陳德基(左起)、昆市市長柯奇(Tom Koch)、華人醫務中心董事唐哲君、華醫行政主任衛爾金(Eugene Welch)等人欣賞樓頂花園的學者石。(菊子攝)

余風采堂夏日郊遊樂

紐英侖余風采堂早前在納提克(Natic)巿Cochituate湖旁,舉辦年度郊遊,逾百宗親從各地趕到,場面熱鬧歡樂.
  當天早上十點半起,就有宗親陸續抵達退伍軍人會擁有的 Am Vet Post 79地段這會場。主席余景新為照顧有些自己不開車,又希望和宗親聚會同樂的人,還特地安排了一輛小型休旅車接送,部份宗親。
  余氏美東副總長余超群,服務精神超群,抵達會場沒多久,就率領幾名熱心宗親,忙碌的開始燒烤食物。婦女組成員則幫忙用钖紙包裹漢堡包、雞翼、熱狗, 並將食物分裝在食物盒內,細心的算好數量,以備每人一份。也有婦女忙著煮玉米,準備沙律、餅乾、西瓜、飲料、擺設桌椅、刀叉、餐巾,各人都忙得團團轉。
  余氏宗親們在這遙望萬里晴空、浮雲飄蕩,近看湖光山色、倒映水中,令人心曠神怡的大自然中,享用工作人員準備的午餐、抽獎後,或留在帳蓬下閒談,或跳進湖中游泳,各得其所的享受大自然樂趣。
  婦女組主任麗琇這天準備了一些老少咸宜的遊戲節目,包括用湯匙托著乒乓球賽跑; 通過人體上肩下跨傳送小球;雙腳並合學雞跳比賽;用湯匙運水來回奔跑倒入空杯中;兩個家庭對陣問答比賽,既逗笑又刺激,每名參加者都顯出一身本領,獲勝者更是興高彩烈地上前領獎。
  回程時,宗親們都依依不捨,六歲的小弟弟Brendan還搖著奶奶的雙手嚷,「奶奶, 我們什麼時候再來?

星期四, 8月 23, 2012

秦暉談福利觀 哈佛中國公民種子班班將報告


北岸學社和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辦理「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班」的豪澤(Hauser)非盈利組織研究中心合作,日前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歷史教授秦暉,一連兩天,在哈佛大學科學中心C講室,講談「改造我們的福利觀」,「福利問責與天鵝絨式憲政之路」。
兩場各逾百名關心中國未來的學生,邊聽秦暉論談政府與人民之間的權責問題,東歐波蘭從蘇聯式社會主義體制走向憲政的過程等等歷史論證,都對中國未來政治體系應如何改革,似乎有了更多想法。
哈佛豪澤中心日前也宣佈,專門為中國海外留學生設計,以倡導公民意識、社會責任和慈善,啟發多元化社會創新,塑造未來中國公民社會領袖的培訓項目「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班」,訂八月廿六日,由該班從世界各地選拔出來的30名優秀「種子」,報告五個與中國社會創新相關的議題與項目。
中國希望工程創始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種子班演講嘉賓「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中國人民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康曉光,多背一公斤發起人余志海、哈佛豪澤中心中國項目主任胡馨、美國強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臨床研究和醫療事務全球總監方威凱,都將出席。活動公開,報名可上網http://seed2012.eventbrite.com/

圖片說明:

      清華大學歷史教授秦暉。(菊子攝)

2012教師研習會 8/24-26 僑教中心舉行


            新英格蘭中文學校協會和波士頓僑教中心合作,將於八月廿四日至廿六日間,舉辦2012年教師研習會,同時採用實地及遠距教學模式,以方便老師們的學習需要。。
            三天的教學課程中,基本上每日早上八點五十分至中午十二點為遠距教學時間,下午則為本地老師執教的實地教學。
      遠距教學部份,早上的老師及講題依序為陳巧茵的「如何啟發幼兒(3-8)的中文學習興趣」、涂馨文的「如何利用電腦設計有趣、互動式的教材」,「如何有效地經營課堂管理」。八月廿五日晚上六到九點的遠距教學,有張于忻教華語文混齡班運用合作學習之實務探討」,廖蔚華教「充滿樂趣語言活動」。
            實地教學部份,八月廿四日依序有朱金台教「遊戲學華語」,路永宜教「扇子文化」,陳彥玲教「正面思維」,八月廿五日有葉金惠教「如何設計一門高效率的中文課」,王明德教「手工藝」,陳美樺教「茶道藝術」,王月娥教「簡易教具製作」。
      查詢相關詳情,可洽波士頓僑教中心617-965-8801

國僑辦名師巡講 波士頓老師收獲多


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金會主辦,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資助的「華文教育,名師巡講」活動,八月廿一日晚在劍橋中國文化中心開講,四、五十名來自不同僑校的老師們,聽得津津有味。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副董事長陶凱表示,今年「名師巡講」團的三名老師,不但全是有博士學位的教授級人馬,還都能說善道。廿一日晚,暨南大學十佳授課老師勾利軍深入淺出,在短短二個半小時內,把商周、隨唐到現代的「中國文化發展脈絡」,講得趣味橫生,還又都點出了各代精髓,讓出席老師們,對昨(廿二)晚及今(廿三)晚的後續講座,期待非常。
      國僑辦這「華文教育,名師巡講」活動,今年至少在美國十地舉行,波士頓是第四站,下一站將赴費城。
名師巡講團由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主任李曉梅領隊,老師三名,講談「中國文化」、「兒童教育心理學」、「漢字、詞匯趣味教學」等不同主題。
廿一日晚講中國文化的老師,是南開大學歷史博士,現為暨南大學教授兼博士生導師,曾獲暨大十佳授課教師榮銜的勾利軍。昨(廿二)晚講兒童教育心理學的是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傅宏。他主編的「兒童心理諮詢與治療」系列學術圖書,獲中國教育報的「2011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最佳圖書獎。今(廿三)晚講「漢字、詞匯趣味教學」的是,2002年被評為全國對外漢語教學優秀教師的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執行院長張和生。
勾利軍的中國文化課,分有中國文化的淵源、和諧的商周文化、強悍的秦朝文化、富有想像力的漢文化、瀟灑不群的魏晉文化、爐火純青的隨唐文化、理學文化與市民文化等七大主題。
她指出中國是以農為本,重視土地,講實際功效,融和性強的國家,看世界從立足於大自然中的角度出發,和西方把人和大自然分成兩個對立面的看法,差異很大。
勾利軍藉著神話、考古發掘物、古人詩詞來說故事。其中長沙馬王堆一號裹帛畫上的圖案,龍是天,貌似青蛙的蟾蜍是地,就象徵著中國人的重視天地人三位一體觀念。
談及唐朝,勾利軍批評張藝謀沒文化,「滿城盡帶黃金甲」片中人物的服裝,完全偏離唐朝講究寬鬆、開放的文化特色。她以永秦公主墓壁畫指出,那個朝代的婦女,從容、自信,即使身穿透明輕紗,也絲毫不以為意。在這種開放風氣下,中國大方的吸收外來文化,諸如唐朝的胡旋舞,乾陵的翼馬等。
勾利軍指出,中國文化的特色之一,是融和性強,外來文化進了中國,都被融和成具中國特色的新文化,例如唐三藏從印度帶回中國的佛教,在中國因應現實環境,出現了以知識份子為對象的禪宗,和以老百姓為對象,強調唸阿彌陀佛經句,放下屠刀也可立地成佛的淨土宗。甚至馬克思主義,流傳進中國,也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談及宋朝,她說根據農業社會的注重經驗,宋朝總結唐朝滅亡原因,在於君王太寬鬆,於是改行集權做法,「杯酒釋兵權」的先從軍權抓起。
她說,從宋朝以後,中國經濟發達,出現市民階層,人們開始追求平等、法規、制度,講究時尚,逐漸有了川、魯、蘇、粵等四大菜系,整個社會結構,更形多元化。
劍橋中國文化中心承辦的「華文教育,名師巡講」活動,廿一日晚有來自艾克頓、牛頓、沙龍、溫徹斯特、世紀及劍橋等中文學校的不下四、五十名老師參加。三堂課全上者,可獲中國海外交流協會頒發的培訓證書。查詢詳情可洽781-788-8558



圖片說明:

      許多老師在聽完勾利軍教授(左八)講課結束後,還不斷提問,關切中國文化今後去向。(菊子攝)

      劍橋中文學校校長暨劍橋中國文化中心副董事長陶凱()為接待勾利軍教授()等名師到訪,累壞了。(菊子攝)

      長沙馬王堆一號裹帛畫。(菊子攝自現場幻燈片)

僑委會:僑胞須注意健保停復保規定


      海外僑胞辦理台灣健保後,再次出入境時間超過六個月以上者,常遇追繳保費問題,僑委會日前發出聲明,提醒僑胞按規定辦理停復保,並指出二代健保將從明年一月一日起生效,相關規定將依新法辦理。
      凡離境逾二年的僑胞,台灣戶政機關依規定登記遷出,該僑胞自戶籍遷出日起,就不具有加保資格。一旦返台,需重新辦理戶籍登記及加保手續。
      波士頓僑教中心轉述僑委會聲明,指出許多僑胞預定出國六月以上,在出國前辦理了健保停保後,再次入境時卻未辦理復保,接著出國,又未辦理停保,於是收到健保局追繳入境後健保費等情況。
      僑委會指出,依據行政院衛生署中央健康保險局公布的現行健保停復保規定,在台設有戶籍之民眾,每次出國預定6個月以上,可選擇「繼續加保」或「辦理停保」。
選擇「繼續加保」者,不須申請,出國期間持續繳納保險費,繼續享有健保醫療權益。僑委會指出,出國前未辦理停保者,視同繼續加保,需持續繳健保費。
選擇「辦理停保」者,出國前向投保單位申請,出國期間暫停繳納保險費,並同時暫停醫療給付權益。返國不論停留期間長短,應自返國日起復保、繳納保險費及恢復健保醫療給付。
僑委會另提醒僑胞注意,在國外不能辦理復保,必須等回到台灣,填妥『復保申請表』,檢附戶籍謄本及入出境證明或護照全份影本,交給投保單位後,才能辦理復保。
每次離境時間不滿六個月,就不符合停保規定,承保單位將註銷停保並追繳停保期間保險費,同時恢復停保期間之健保醫療給付權益。
一旦回台後,再次出境,預期超過六個月者,需再次選擇是否停保,並辦理相關手續。
停保、復保申請表可至健保局全球資訊網(http://www.nhi.gov.tw)下載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