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11月 25, 2011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談地權爭議、樓宇價值評估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日前在月例會中邀得三名房東分享地權爭執問題,還探討了如何決定多家庭屋的價值,資產貨幣化,選擇承包商等議題。
      其中一名鍾姓房東,今年四月打算擴建車道,找了家調查(Survey)公司來制定工程計劃,但他的鄰居宣稱其中有一呎地塊(lot)是他的,也聘了一公司來做土地計劃。這兩家公司各訂各的計劃,無法達成協議。他和他所聘用的公司談過許多次,但聽起來問題很難解決。
      另一名房東韓美,也有類似問題。她擁有的一處投資物業,2007年時,有鄰居業主在她的車庫旁重建了籬笆。之後這相鄰物業被賣給一名新業主。2010年時,韓美想要在這出租投資物業上加蓋,並找人做了調查(Survey),結果發現那籬笆事實上是座落在她擁有的土地上。新業者建議把這籬笆以一元賣給她,但她不同意。
      第三名業主黃業托,有個出租物業的車道和鄰居的車道相鄰接。這車道其中的三分之二寬,屬於他,另外三分之一,屬於他的鄰居。這名鄰居後來擴建了車道。在新業主入住後,雙方討論起車道使用權問題,但找不到正式文件,最後黃業托寫了封信給這名新業主,允許他使用車道,但保留可隨時撤銷許可的權力,並由這名新鄰居簽了字,算是解決了業權問題。
      在當晚的講座中,前美洲銀行創辦人之一劉伯岳講談了他的管理物業,宜先把資產貨幣化的觀念。波士頓亞裔房東會創辦人潘樹仁解釋了怎樣來決定一棟多單位物業的價值。由於時間不夠,他只講了其中的一部份。
      探討如何決定多家庭屋的價值,資產貨幣化,選擇承包商,並
      波士頓亞裔房東會將在下一次的月會,邀請律師講談「逆向持有(Adverse Possession)」。查詢波士頓亞裔房東會詳情,可洽潘樹仁617-834-4071

圖片說明:

      亞裔房東會的熱心房東之一,屈景生就如何選擇承包商這主題,分享看法。(圖由波士頓亞裔房東會提供)

星期四, 11月 24, 2011

昆市亞協慶十週年 邱潔坊預言亞裔社區將丕變


 昆市亞裔協調會廿二日晚在昆市湯姆斯鶴(Thomas Crane)公共圖書館舉行第十屆年會。昆市長柯奇(Tom Koch)親自出席到賀,會長胡運炤宣佈,預定明年四月公佈未來三到五年策略發展計劃,更全面的服務亞裔及昆市社區。
            昆市長助理,也是昆市亞協創辦人之一的邱潔芳,當晚應邀做演講嘉賓,和出席者分享她成長期間得到過的啟發,還大膽指出,她等待多年的昆市亞裔處境急遽變化(rapid change),終於將要發生。
            邱潔芳在會中很感性、真摯的述說,她個人認為,昆市亞裔終有一日會和其他族裔無異,真正成為昆市社區大家庭的一份子。
聯邦人權辦公室第一區處長陳建立早年在一講座中指出,要賦權(empower)就要和人分享權力。這句話讓邱潔芳體會到,在知識、資訊就是力量(information is power)這前提下,分享資訊,就是分享權力,也就能令人更有力量。
曾在華人醫務中心擔任心理醫師的Ed Wen的「一個人能多美國化,全看他個人多想變得美國化」說法,則讓邱潔芳引申為,亞裔社區應該多麼美國化,也看整體社區怎麼想。她認為如果整個社區都來想想這問題,或許能自然形成一些做法,既保有亞裔自己的文化特色,又不致令亞裔社區自外於主流社會。
曾任昆市亞協行政主任的李可泰在問答時間中表示,昆市長柯奇曾向他感嘆表示,昆市的市政活動、地方會議,社區服務,都罕見亞裔參與。
邱潔芳樂觀表示,三、四十年前在昆市辦理亞裔選民登記時,沒人會理會,廿年前,開始有人問地址該怎麼填,接著有人問該到那兒投票,該選那個人,可見在眾多熱心人士努力多年後,昆市亞裔已開始逐漸融入主流社會,雖然要真正做到亞裔社區與主流社會交流、溝通無礙,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在昆市亞裔人口數量已達全體昆市居民不容忽視地步,昆市亞裔居民知識、能力、語言水平和主流社會不遑多讓下,昆市亞裔處境急遽變化(rapid change)的日子不遠。
            根據昆市亞裔協調會當晚派發的年度報告,該會於2001年十一月九日,13名創會董事首次聚會後成立。十年來該會及昆士市都改變極多。以昆市而言,市內亞裔人口增加了63.7%,達到2010年有22,174人之多,昆市亞協本身,單只去年一年,有不下330名義工參與活動,為不下1500名社區民眾提供過服務。
            胡運炤表示,在道富集團撥款支持下,該會董事熊志根、Kim Chan,以及潘鑑成等人成立了策略計劃委員會,面試了四家公司後,選用了ESC為昆市亞協制定未來的策略發展計劃,從今年九月中起,至少每月開一次會,從環境評估、分析,策略分析、技術及財務規畫等各方面考量,預定明年四月可提出一份完整的未來三年發展及工作方向。           
            昆市亞協當晚還邀來諾弗克郡地方檢察官麥可莫里塞(Michael Morrissey)為義工頒獎。獲獎者包括從中國廣東來美不過一年多的馮曉霞等人。

圖片說明:

            昆市亞協行政主任約翰波德(左起)、會長胡運炤邀昆市長柯奇(Tom Koch)和昆市長助理邱潔芳()一起切慶祝成立十年蛋糕。

            昆市亞協創辦人之一,現為麻州眾議員的陳德基(前右一)和昆市亞協會長胡運炤(前中),以及一眾董事合影。(菊子攝)

            昆市亞協會長胡運炤()獲悉邱潔芳原來也是昆市亞協創辦人之一,又欣賞她對亞裔社區未來的遠見,特地邀請邱潔芳做十週年慶演講嘉賓。(菊子攝)

            諾弗克郡地方檢察官麥可莫里塞(Michael Morrissey)(左一起)頒獎表揚馮曉霞等義工頒獎。(菊子攝)

台灣學生求學兼及賞酒



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FTSANE)日前舉辦紅酒品嚐會,請名師講談西方品酒文化,增加同學成為全球化人才的資本。
            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會長胡峻峰、副會長樊長鑫表示,到海外留學,求取專業知識固然是重點,但不利用機會做全方位學習,順道學習品酒,深入瞭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一環,似乎有點可惜,才特地安排這場紅酒品嚐會。
            他們這天邀請的品酒名師,是創辦波士頓酒校(the Boston Wine School)2010年七月出版了「獻給愛酒者(The Wine Lover's Devotional: 365 Days of Knowledge, Advice & Lore for the Ardent Aficionado)」一書的Jonathon Alsop
已是知名品酒師的Jonathon Alsop1988年就開始撰寫美食、美酒及旅遊文章,也是各種酒(Vino Veritas)專欄作者,作品常見於美聯社、經常飛行者、La Vie Claire、飲品業雜誌、移動旅遊指南、Fordor’s旅遊指南等刊物。2000年他才創辦了波士頓酒校,開課講談美酒美食。
Jonathon獲悉當天出席者都是來自 台灣的留學生後,非常興奮,特地設計了一份非常國際化的酒單,並以新世界的紅酒為主題,介紹基本品酒知識。
Jonathon 示,一般人常認為紅酒是西方獨有的文化產物,但許多紅酒廠商近年紛紛遷往亞洲國家,在東方世界種出許多葡萄園,亞洲學生就算畢業後不留在美國,恐怕也得多瞭解紅酒,回國後,才能跟得上地方社會的文化演進。
在講課中,Jonathon為增加現場趣味,特地安排了「盲目試飲(Blind testing)」活動,要求參加者現學現賣,親自體驗品酒的技巧跟樂趣。
在學聯成員徐驪、李彥恭安排的這兩小時課程中,28名出席者從美國加州的Concannon Petite SirahValdeguié,當西班牙的Macabeo,阿根廷的Bonarda,澳州的Gruener Veltliner,一路嚐到南非的Star Tree Sparkling Chenin Blanc,在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氣氛中,紛紛開懷笑言,原來品酒不見得那麼難學。
台學聯的下一 次活動,將是迎新春,查詢詳情,可洽FTSANE@gmail.com

圖片說明:

            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會長胡峻峰(前左二)和參加品嚐紅酒活動的同學劉家維(前右一)等人合影。(圖由台學聯提供)

            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副會長樊長鑫(右一)、會長胡峻峰(左二)、前任公關王俊凱(左一)等人和同學們一起品嚐紅酒。(圖由台學聯提供)

            知名品酒師Jonathon Alsop解說品酒技巧。(圖由台學聯提供)

BCNC提供免費入籍諮詢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與麻州難民移民服務處(MIRA)公民有效(Citizenship Works)等八個機構合作,刻正舉辦一系列免費入籍諮詢服務。第二場第十二月三日早上日的早上十一點至下午兩點,在SEIU Local 615的辦公室(26 West St., Boston, MA)舉行。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十九日在該中心大樓內,舉辦了第一場服務,派出四名工作人員,為已持有綠卡的合法居民,一對一的解說申請入籍所需各項文件,一應手續,並代為介紹如何參加免費入籍班。
      包括費雪家族基金會(The Fish Family Foundation)、拉丁裔中心(Centro Latino)、多徹斯特邁向大學(College Bound Dorchester)、猶太職業服務(JVS)、愛爾蘭國際移民中心,服務業雇員國際聯盟(SEIU Local 615,以及前述兩機構合作,舉辦的這「公民日」系列活動,旨在協助有資格成為美國公民,持有綠卡的合法居民,獲得必要援助,入籍成為公民。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表示,十二月三日,該中心將有專門人員為參與者提供免費入籍資料及填寫申請表援助服務派工作人員陪同華裔居民一同前往SEIU26 West Street, Boston, MA
有意出席者須於十二月三日當天早上十點半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38 Ash Street, Boston)集合,並帶備綠卡(美國永久居民卡)護照、工人卡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兩張護照尺寸照片、過去五年的地址、過去五年的雇主的資料(姓名、公司名稱和地址)等證件及資料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工作人員當天在會場一對一的為出席者填寫資料,審核文件,還介紹了該中心的免費入籍班,課程內容包括講解移民局的100題考試,N-400入籍表,以及入籍面試常識。
有意參加入籍班者,須具中級英文水平,攜綠卡到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報名,並參加入學考試。新班預定2012114日開課,每週六10:30am-1:30PM,在雅樹街38號上課。總共十二堂課。查詢可洽Chole(潘小姐)617-635-5129 X1044。,或或華埠社區中心Fred Bennett617-635-5129。查詢SEIU Local 615(26 West St., Boston, MA),可洽617-657-3239

圖片說明: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服務現場。(劉晨懿之攝)

波市第二區選票重算 結果不變


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選舉選票重算結果,林乃肯(Bill Linehan)再多得十票,篤定連任。
            今年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選舉的十一月八日投票結果,兩名候選人,首度參選的前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競選連人的林乃肯,得票數僅差87票。
            李素影在十一月十八日時發出新聞稿,表示社區內的關切聲音,促使他們決定,儘管包括律師費在內,得花不下五千元來辦理選票重算,他們仍然希望釐清最終結果。
            華埠居民會顧問湯建華、執委陳丹心等人,也都在過去這二週內發表公開信,聲稱李素影以競選初哥之姿,能和在位者打成將近平手,雖敗猶榮。
            李素影日前還再度發信,鼓勵選民親自到場,為重算選票打氣,不能到場,也請捐款支持。
            昨日的選票重算,在選務局辦公室正中央舉行。選務局只准雙方候選人各派八人進場,在四張選票重算桌旁,各派兩人監票。
            選票重算工作從早上十一點開始,到下午兩點多就算完了,遠較各方預期的得花到九個小時為快。重算結果,反而是林乃肯多得十票有餘,共5078票,李素影的得票數改為4981票,兩人的得票數差距,從原先的87票加大為97票。

星期三, 11月 23, 2011

黃光野團隊競選中華公所職位

 紐英崙中華公所另一批職員候選人,上週六亮相。左起,
黃納斯、陳國華、黃光野、翁宇才,李潔英。
(圖由競選團隊提供)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紐英崙中華公所將在本月29日晚召開本年度最後一次董事大會,隨後立即於十二月六日投票改選新一屆職員。第二批職員候選人,上週六在中華公所召開記者會,面向「選民」,介紹各自的學經歷。
      這一組候選人馬的配置為,主席黃光野,英文書記陳國華,中文書記翁宇才,財政黃納斯,核數李潔英。
黃光野代表競選團隊公佈的聲明列出,他們的參選目標有四,包括保障中華公所財產,支持可負擔性房屋服務;確保中華公所財政管理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在紐英崙中國社區活動中起帶頭作用,造益華埠居民;團結所有中國社區的成員,并致力維護和發揚中國的文化和傳統。
這一組候選人的概況如下:
中華公所主席候選人黃光野,在通用公司擔任飛機引擎電子系統設計工程師已37年,已婚,有四名成年子女。過去12年來,他致力服務社區,包括華人社區及麻州北岸社區。曾參與北岸的人居(Habitat for Humanity)項目,帶領過多個碧波地過渡屋項目、退伍軍人住宅等的樓宇維修工程。他也是通用公司亞太裔美人論壇的財政,致力推廣專業成長及社區服務。在華埠社團方面,他曾擔任黃氏宗親會英文秘書六年,華埠主街董事四年,參與過許多清掃街道,籌劃節慶活動,也為華埠的許多活動製作過佈景、傢俱擺設。
他從2008年起,加入紐英崙中華公所職員行列,首兩年擔任核數,現任公所財政。他指出自己的服務成績包括,重新設計公所停車場,把車位從原有的17個,增加為22個,為公所增加了收入。他也主責中華公所的地板翻新工程,還從GE公司申請來兩千元,在中華公所內辦理免費課餘活動,率領學生輔導員粉刷了公所的教室等。2008年起,他還承擔起公所大門春季時的種植花草美化工程。
中華公所英文書記候選人陳國華,1981年從香港遷居美國。在香港時,他曾於19751980年間,擔任香港廉政公署反貪污調查員,現任職於麻州交通廳。此外,他是聯邦地區法院認可的翻譯員,經常為波士頓重建局等大型會議擔任翻譯或傳譯。他也是小生意顧問,過去數年來曾在租約上協助過數名華埠商戶。陳國華加入紐英崙中華公所職員行列多年。歷任中文書記、英文書記及核數。他鼓勵所有的公所董事積極參與管理公所資產等事務。
            中華公所中文書記候選人翁宇才,1970年代中期從香港遷美,獲有麻州大學安赫斯特分校的電機工程學士學位,東北大學理科碩士學位。畢業後他投身入建築工程行業,經營有成。過去30多年來,他也積極參與社區事務。1998年及1999年時,他就擔任過紐英崙中華公所的中文書記,目前還是紐英崙至德三德公所元老。這次參選,他希望運用個人的經驗、智慧,再度為紐英崙中華公所及華人社區服務。
            中華公所財政候選人黃納斯是名內科醫生,在中國的醫院醫藥部工作過14年,也在醫院及大學內講課。2000年遷居美國後,他先進修了會計及行銷課,再於2001年進入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後。過去十年來,他致力於運用自己的臨床醫藥知識,做基礎醫學研究。目前他在修讀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的碩士課程。黃納斯致力服務華人社區,以及華人的下一代。他在華埠參與了多個組織的運作及活動。他是紐英崙中華公所物業小組成員,華埠主街董事,黃氏宗親會青年組財政,波士頓鄉土舞蹈團團長,亞美聯誼會亞美表演藝術團副團長,僑聲音樂社中文書記,昆士小學音樂項目委員會委員等。他的目標是全心全意為華人社區服務。
中華公所核數候選人李潔英,現職哈佛朝聖者醫療保險公司(HPHC).副總裁的執行助理。她在這家分支機構遍佈麻州、新罕布夏州及緬因州的公司,已服務16年。她的工作是要為財務主管準備財務報告,並提供完整的行政支援。過去六年來,她還致力推動HPHC公司和社區互動,包括促使該公司參與農曆新年慶祝活動,組隊參加波士頓龍舟賽,贏過三面獎牌等。過去五年來,她還歷任李氏公所的財政、英文書記。她也當過多年僑聲音樂社的財政。在加入HPHC公司之前,李潔英曾在香港Vigo全球服務公司擔任總裁執行助理12年,獲有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以及波士頓大學商學院的會計文憑。

MIT-CHIEF首屆論壇拉近MIT中國關係


「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MIT-CHIEF)」工作人員,包括主席李瑞(後右八)、王海(後右九)等人
在會議結束後合影誌慶。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孫雷之(後右七)也來道賀。(周菊子攝)

在會議中發言時每每引起一片歡笑生的真格基金創辦人徐小平()
MIT-CHIEF主席李瑞、出席者張吉善等歡聚。(
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麻州報導)為期兩日的首屆「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創新與創業論壇(MIT-Chin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um,簡稱MIT-CHIEF)」,廿日在該校Stata 中心圓滿落幕。近三十名嘉賓講者,五、六百人與會的盛況,也把MIT與中國建立的關係,推展進了一個新層面。
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講談時提及,他和李開復初到中國開創微軟
中國時,拿著五百萬元,卻用不完,如今錢多到五億元,卻不夠用。
(
菊子攝)
            大會主席李瑞在開場致詞時表示,這標榜「創新、啟發、影響」的會議,旨在鼓勵參與者發揮麻省理工學院追求創新、創意的核心價值,針對中國所面對重要議題,尋求解決之道。李瑞也在會議結束時強調,MIT-CHIEF將形成傳統,為中國與麻省理工學院和美國搭起橋樑,每年舉辦。          
            在十九,廿日這兩天中,MIT-CHIEF會議,邀得五名嘉賓做主講人,並安排了醫療健保與醫藥;創業精神、能源及環境、風險投資、資訊科技、創新等六個講座。
 黃偉慶、徐小平、李驍軍等講者在會中回答問題。(菊子攝)
            五名嘉賓講者分別為,麻省理工學院Deshpande科技創新中心主任查利庫尼(Charles Cooner)、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IBM副總裁兼大中華區執行長李實恭,金沙江創投公司創辦人伍伸俊,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
            庫尼從生物科學和資訊科技產業結合說起,暢談學術研究誘因起於好奇心,但放到創業這一方向時,做研發就得把市場、客戶對象考慮進來,瞭解市場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進步常源於製作某樣事務的過程,得到了改善。他提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學生們,以往有聽不見其他人(客戶)說些什麼的缺點。創業要成功,就像登山一般,要能集中注意力,管理眼前、腳下的「危機」。
王石演講用英文,請來兩名主辦單位美眉助手做翻譯。(菊子攝)
            微軟副總裁張亞勤,在論壇中以「電腦運算的進展(Advances in Computing) 」為主題,闡述資訊科技(IT)業的未來趨勢,發展、移動互聯網以及中國在互聯網界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張亞勤指出,資訊科技業目前的趨勢有四,包括數據龐大,系統複雜;智能設備層出不窮,上網連接十分普遍;社交網路力量強大;亞洲及中國的崛起等。
麻省理工學院Deshpande科技創新中心主任查利庫尼(Charles Cooner)
講談時一派學者風範。(菊子攝)
            以電腦運算平台來說,從個人電腦到萬維網,實時網際網路,智能設備、到分成客戶端及雲計算,使用軟體及服務等等,無論使用模式及科技都有大幅度的進展、變化。未來十年,電腦運算的三個競爭平台是在自然使用者介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移動網際網路(Mobil Internet)、雲計算(Cloud Computing)上。移動網際網路的操作系統(OS)經國春秋戰國般競爭後,現在已成只有蘋果、谷歌、微軟的「三國演義」局面。實時傳輸資訊的技術,尤其是實時傳譯語言,一旦研發、應用得成熟了,將徹底改變人類生活。
 IBM大中華區執行長李實恭。(周菊子攝)
            張亞勤還展示了卡耐基美倫(Carnegie Mellon)大學與微軟合作的OmniTouch指出,未來的電腦運算,在人們使用可穿著式裝備後,多點接觸互動的數據、資訊交流,就更加是無時無地不存在了。
他指出,中國的網際網路景觀目前如下,五億人的用戶,其中三億使用移動網際網路,其規模與影響,無人可比;中國的用戶使用習慣及人口地理十分獨特,包括使用者平均年齡25歲,年增長率高達25%,有40%使用iCafe的網際網路,相比之下美國卻是平均年齡42,增長率3%。目前雖然80%的中國網際網路產品來自抄襲,自行創新研發的只佔20%左右,但中國的QQ,新浪微博,搜狐的IMEAlipay,以及奇虎360等,發展得都比美國好。本地公司在中國內的營運成績也比跨國公司好。三座大山為騰訊、百度、 阿里巴巴,營業額都超過一千億美元。跨國公司面對的掙扎是,對地方經營的授權反應不夠敏捷、面對法規,產品接受度挑戰等。再者是中國境內競爭慘烈。
 金沙江創投公司董事長伍伸俊()和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科技協會
董事陸德禮
()128華人科技企業家協會董事段可。(菊子攝)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黃亞生指MIT-CHIEF的舉辦,把MIT和中國
早已建立起的關係,又推向了一個新的層次。
(菊子攝)
張亞勤強調,微軟中國有心以「中國智造,慧及全球」為努力方向。雖然中國仍有文化上不接受失敗的心理,需要更多的長期性規劃思考,得鼓勵人們因為好奇心而投入工作等障礙,但未來30年,中國將是資訊科技業的領頭人。
IBM副總裁李實恭重點介紹了中國目前的創新市場和前景。他談及中國的物流交通、金融銀行,以及更聰明城市設計等等,指出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是以犧牲自然環境、交通等為代價。IBM以提供管道管理方案來解決中國的漏水、漏電等問題,如何在可持續綠色發展方面進行創新,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他強調,中國是個有很多面的社會,觀察中國時,應該要全面。
哈佛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孔祥重應邀為麻省理工學院
學生講談。站在後面的是講座主持人
Vincent Chan(菊子攝)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廿日中午擔任主講人。他以標竿為題,指萬科集團的一路發展,是以日本新力集團、香港新鴻基地產、美國最大的住宅建築公司Pultc Homes做為借鏡對象。他也指出,東西方文化的一大差異,在於政府對市場的影響力,日本、韓國和中國一樣,政府都會出面控調地產市場。他雙手贊成中國政府目前進行的宏觀調控。王石也在回答聽眾提問時表示,他到哈佛進修,主要是為研究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中國不信神文化的差異。他來到哈佛後,聽的多半是宗教客、資本主義思想史。他計劃要遍訪哈佛、倫敦政經學院、以及耶路撒冷和伊斯坦堡。王石認為東西文化衝突,追本遡源,可能還在於西方和伊斯坦堡的碰撞。
  Heracles創投公司執行夥伴黃偉慶也應邀做講者。
(菊子攝)
講座部份的醫療健保與醫藥講座交由美中生物醫藥協會紐英崙分會承辦,前任會長李和主持。講者包括華醫公司執行長陳力,健贊製藥副總裁傅道田、上海生物公司金剛,麻州生命科學中心執行長Susan Wildham-Bannister等人。
二日的講座中,應邀講談者及主持者,包括麻省理工學院華裔教授陳維信(Vincent Chan)、陳剛、黃亞生,MIT創業中心執行主任William Aulet,以及新東方創建人之一冀真格基金創辦人徐小平、金沙江創投伍伸俊、哈佛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孔祥重,道富集團執行副總裁毛正行,MediaV首席技術官胡寧,Heracles投資公司執行夥伴黃偉慶,橡木投資合夥人Allan Kwan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新奧集團副主席甘中學、中國政府學院經濟教授許正中等行業領軍人物及學者。
MIT-CHIEF會議由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共同主席李瑞,和譚豐、王海,率同波士頓學院孟慶軒、波士頓大學郭望舒、史良蕙、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潘巍,已在EMC公司工作的吳丹揚,甫創辦了EPowerhouse公司的周流等不下三十多名學生及年輕人籌辦。




星期二, 11月 22, 2011

MIT-CHIEF 創業大賽 BioSensor奪冠



麻省理工學院創新創業論壇(MIT-CHIEF)的創業大賽結果,昨(廿)日揭曉。診斷及藥物研發的生物感應器(Biosensor for diagnostics and drug discovery)奪得冠軍,獲獎金一萬元。
            麻省理工學院創新創業論壇(MIT-CHIEF)的創業大賽,共有近百隊參賽,六隊打入決賽,其中的「我搭車」還是遠從北京來參賽。       
            這一比賽,分別有商業計劃書、現場陳述兩項評分,總分最高者得冠軍。診斷及藥物研發的生物感應器(Biosensor for diagnostics and drug discovery)這一隊,商業計劃書得40分,現場陳述得42.5分,總分82.5
            診斷及藥物研發的生物感應器的發明者權奇敏昨日代表該隊在現場陳述,不但英語流利,時間也抓得最好。該隊的商業計劃是生產奈米光束感應器,以極端敏感,微米尺寸的感應器,提供即時資訊,使得以往必須要在實驗室、醫院內才能做到的診斷,偵測,現在用芯片也可以做到。
            權奇敏表示,該團隊計劃先把這科技應用在食品、飲水安全的檢測上,將來再發展到檢測愛滋病、心臟病等。
            其餘打入決賽,分別獲得二、三名的團隊,依序為「易停車」,來自北京的「我搭車」共乘車輛計劃,醫療影象輔助診斷系統、無水洗手器(Media Hand Washing System),以及Flexvision: 在極端環境下的精準3D光學測量方案。
            其中的無水洗手器方案,是由華盛頓大學本科部學生會副主席方逍 (譯音,Yao, Fan),和其孿生兄弟方遙組成雙生集團(Twins Group)所提交的。顯然還不習慣西方講究時間限制做法的方遙,在無法完整簡報所提交的商業計劃後,提醒一眾評審,他們是入圍決賽各隊中,唯一的本科生團隊。
            Flexvision: 在極端環境下的精準3D光學測量方案,是以三維掃瞄,來做空間定位測量的技術,可用於汽車製造、航天航空、國防、醫學等用途。提交方案者為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Troy, NY.)電腦工程系博士生吳子彥。根據MIT-CHIEF的介紹,吳子彥本人曾任霍尼爾航空航天集團系統工程師,發表過30多篇論文,也獲有專利。
      「我搭車」是六隊打入決賽隊中,唯一從中國來參賽的隊伍。代表該隊從北京飛來波士頓參賽的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在美林證券、摩根史坦利投資銀行等大公司工作過的王一禾。該隊提出的商業方案為利用HTML5的跨平台程式語言,設計出共乘車輛的應用程式,再利用智慧手機漸行普遍的利機,期望讓有意前往同一目的地的順路者,可以順利達成協議,共乘車輛,進而增加行車效率,減少能源使用、空氣污染等等。徐小平等人指出,個人安全恐怕是這一商業方案可行性的最大考驗。
      「易停車」是由唐立奇、李立帥、呂文爾等三名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在2011年七月創立的團隊,內容是以智能城市的交通系統設計,利用MIT的無線傳感網絡等資訊處理、傳輸技術,來優化停車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而減少道路阻塞狀況。他們的團隊中還有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副教授倪凱。
      醫療影象輔助診斷系統是由耶魯大學博士生與校友所組團隊提交的方案。該系統已在耶魯大學醫學院、美國新港(New Haven)醫院做初步試用。
            昨日在現場擔任評審的嘉賓為巴布森(Babson)學院教授Elizabeth G. Riley,道富集團執行副總裁毛正行,真格基金創辦人徐小平、IDG資金夥伴合夥人李驍軍,清華大學教授張偉,GSR創投公司劉海,中國政府學院經濟教授許正中,健贊製藥公司副總裁傅道田等人。

圖片說明:

            MIT-CHIF創業大賽得獎人及評審們合影。(菊子攝)

            真格基金徐小平頒發一萬元獎金給診斷及藥物研發的生物感應器(Biosensor for diagnostics and drug discovery)的關奇明。(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