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10月 15, 2008

派區克:不是「減肥」,是「切肉」 麻州府刪預算裁員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和麻州眾議會議長戴美士(Sal DiMaci)昨(十四)日匯集了約四十名麻州商家到州政府大樓擺攤,藉以信心喊話,指麻州經濟健康,但又同時表示,他預定今(十五)日宣佈的州政府預算刪減,州府裁員,全州居民都將感覺得到。
派區克表示,這不是裁減冗員的州府「減肥」,而是要「切肉」,以因應實在的情況。他指出,目前他沒有刪減州府撥給地方政府經費的計劃,他也無權刪減州府撥給地方的經費,但他要求州議會給他這權力。他表示州政府將盡最大力量不碰地方補助款或第七十章(地方學校補助)經費。
據悉,麻州高等教育行政局已收到風聲,經費將遭刪減5.6%,正在忙著縮減開支。不過派區克昨日不肯細說,表示一應的州政府刪減預算細節,將於今日公佈。
麻州政府昨日早上邀集了從麵包廠、西服公司、有機蔬果送上門服務、咖啡,以及把太陽能轉換成電力的高科技公司、信用合作社等四十多家開設於麻州的公司,在州政府大樓二樓大廳內擺出展示攤位,藉著標榜「都在這(It’s All Here)」的,來促銷麻州公司。
在昨日出席擺攤的公司中,製造各種塑膠製的手機外殼、耳機外殼等的Nypro公司,聘有一名華裔高級行政主管;總部設在水前區的Satcon清潔能源公司,為通用公司設在西班牙Zaragoza的全世界最大片屋頂太陽能集結版,以及谷歌(Google)位於加州山景(Mountainview)的辦公大樓屋頂,提供電力轉換器(Inverter)。
Satcon公司資深經理Edward C. Lovelace表示,雖然全世界的經濟都正面對著不景氣威脅,但替代能源及清潔能源業卻前景看好。該公司總部目前只有三、四十名工程師,但計劃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增加到一百人左右。

圖片說明:

麻州州長派區克(Deval Patrick)(中)和麻州眾議會議長戴美士(Sal DiMaci)(左)昨日在州政府大樓向商家做信心喊話。

麻州州長派區克參觀SCHOTT公司的光纖產品,對那小小的器具能把X光片變成數碼相片,不須沖晒,又儲存方便,感到興趣盎然。(菊子攝)

星期二, 10月 14, 2008

羅伯龍布來去波士頓、北京 講談記錄片導演眼中的中國

日前獲邀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講談「廣東、中國淑女」一片的羅伯‧龍布(Rob Rombout),十月廿二日及廿三日,將在北京的法國文化中心主持大師講座及電影映演會。
羅伯龍布的「廣東、中國淑女」一片,在大波士頓並沒有引起太多注意,但聽說他正在籌拍「高羅佩足跡(On the Track of Robert van Gulik)」的人,卻對他將拍出什麼樣的結果,抱著不少好奇。
高羅佩(Robert van Gulik)是一名通曉十五種語言的荷蘭漢學家,1943至1952年之間,曾經擔任荷蘭駐重慶的一等秘書,並娶了當年同在使館工作的中國洋務大臣張之洞的外孫女水世芳。他把唐朝名相狄仁傑的判案故事,演繹成「大唐狄公案」的推理小說系列,在世界各地發行了一百多萬冊,使得狄仁傑在西方聲名大噪,被比作中國的福爾摩斯,成為幾乎人盡皆知的「狄法官(Judge Dee)」。
在哈佛大學住宅研究中心任高級研究員的作家朱小棣,也因為狄仁傑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花了五年時間,於2006年以英文出版了一本「狄公故事新編(Tales of Judge Dee)」,要藉著狄仁傑斷案的十個新故事,向西方重新介紹這名「中國神探」,也讓西方人對中國的飲食文化、宗教思想有進一步的認識。
高羅佩同時還是一名研究性文化的學者,寫過「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等書。1949年時,他從東京買到一本明代的豔情圖集,並在兩年後配以大量論文,印製了五十本後,送給一小批漢學界圖書館。2004年他出版了一本「明朝豔印(Erotic Color Prints of the Ming Period)」,還邀得2005年時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的Wilt Idema 等人寫序。
羅伯龍布這趟來波士頓,原本主要是為訪問Wilt Idema,以及朱小棣。
Wilt Idema在接受羅伯龍布的訪問時,鑑於大波士頓地區的中國研究熱,甚囂塵上,又得知北京的法國文化中心即將在十月底邀他和Robert Cahen辦一場「真實視角」講座,以及放映「廣東,中國淑女」一片,就捷足先登的,請他在哈佛費正清中心辦了一場影片放映會,讓他從藝術家的角度,講談他眼見中國不斷變化的感覺。
羅伯龍布是個住在比利時的荷蘭人,除了拍電影、記錄片之外,也經常講課,在法國巴黎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大專院校,都當過講師。他在2004年拍的「到兩個島嶼的電影藝術探險(Cinematographic expedition to two islands)」,2006年獲得美國休士頓第三十九屆世界節的銀瑞米(Remi)獎,2001年拍的「在廣東不斷變化的都市景觀中的藝術家(artists in a changing urban scenery of Canton),獲得加拿大國際電影節的最佳記錄片獎。

圖片說明:

羅伯龍布(Rob Rombout)日前在哈佛費正清中心接受訪問。(菊子攝)

星期一, 10月 13, 2008

秋高氣爽陽光好 東西相約放風箏

中華多媒體交流會主辦的第六屆「東西相約─風箏文化節」,十一、十二兩日,又吸引了許多人到約翰保羅二世公園放風箏。
為了悼念全世界今年在地震、風災、水災等災害中的受難者,中華多媒體交流會創辦人鍾應泰特地在現場安排了一場「我們就是世界(We are the world))」的大合唱,還切蛋糕的聊表和眾人一起過生日。
今年的風箏節,遇上陽光普照,清風徐來的好天氣,出席者倘佯在藍天白雲,綠地清水的環境中,欣賞著各色風箏在空中飄揚,確是十分愜意。
不過今年的風,卻實在不怎麼穩定。每年都負責把那條來自中國維坊,長數百呎的祥龍風箏升上高空的余永興,和妻子,以及有三十年交情的老友張錦文等人努力了好久,都只能把龍風箏升上半空,逗留一會兒,就又得放回地面了。
已來到大波士頓三年多了的這只維坊龍風箏,儘管龍身顏色依舊豔麗,但龍身卻已顯老態,不少連接藤條,都斷開了。余永興在會場一邊放風箏,還一邊修風箏,讓不少人大開眼界。
每年都到風箏節會場捧人場,持有教人放風箏證書的美國風箏會會員Glenn Davison,十一日當天,也在會場待了一整天。他說自己在現場放了好多種不同型狀的風箏,玩得很過癮。在施放其中一種,狀似風帆的長方型風箏時,他還特地時不時的把風箏高度降到讓小孩子們追著摸風箏。
不少出席風箏節的人,邊欣賞風箏,還邊談論起紐約及羅德島州的風箏節,和波士頓的風箏節各有何不同之處。
鍾應泰表示,籌辦風箏節,每年都得花很多時間找贊助商,安排在會場的聯絡事項,但他做得很高興,因為他能藉著放風箏這東西方人士共有興趣的活動,促進東西文化交流,鼓勵各個家庭重視健康的生活,花多些時間與家人相處。

圖片說明:

十一日那天,余永興等人好不容易,才把數百呎長的龍風箏,放上了半空中。(菊子攝)

余永興和Glenn Davison因風箏結緣,每年都會在風箏節會場相遇。(菊子攝)

2008北美大型歌唱選秀比賽十一日開鑼

加拿大常青聯誼會主辦的2008北美大型歌唱選秀比賽,美東區的第一場選拔賽,十一日晚在波士頓大學的「摩斯(Morse)」禮堂開鑼。十七日晚將在哈佛大學舉行第二場選拔賽。
主辦單位負責宣傳的松莊園(Pine Manor)女子學院學生喬婷表示,截至十一日,已有約九十人報名,男女各佔一半,大都是來自本地各大專院校的學生,也有一些已就業的年輕專業人士。美東區比賽的並名截止日期為十月十五日。估計報名參賽的總人數,將超過一百人。
十一日的第一場選拔賽,主辦單位安排了五十名來自大波士頓本地的報名者試音。曾獲廣西電視大獎賽一等獎的曾燕琴,曾獲「第十屆北美洲中國舞蹈比賽」全場總冠軍的陳嘉琪,曾是波士頓馬士威樂隊主唱的伍國光,籌辦Jazz Moon歌唱大賽的林淑明,以及活動總策劃羅陽等五人擔任評判。
波士頓大學的摩斯(Morse)禮堂,十一日這晚熱鬧非常。在主辦單位的常青會,以及協辦的波士頓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等安排下,試音現場有如演唱會的綵排,不但場地是真的舞台,現場還擺出了燈光、音響及攝影機。為慎重其事,他們還特地安排,禮堂一樓的試音場地,只讓參賽者及工作人員進入,觀賽者、陪賽者全都得上二樓遙望。
當晚的參賽者,明顯的以年輕學生居多,選唱的歌曲,有中、有西,也有不少廣東歌。評判們在試音結束後表示,參賽者中歌聲不錯的人還真不少,水準很高,但顯然大都是平日自娛自唱者,沒有舞台經驗,看到現場的專業陣仗,就顯得緊張,不知所措。
當天評判們是即席舉牌,紅色寫著「謝謝(Thank you)」,黃色寫著「通過(Pass)」,還有一顆金星,表示評判極為欣賞表演者。若獲得五顆金星,可直接進入決賽,但一整晚,只有兩名參賽者,來自紐約學院,曾在紐約的歌唱比賽中拿過冠軍,當晚唱「離歌」的顧蓓蒂,以及來自波士頓,唱「親吻再見(Kiss Goodbye)」的譚偉翔,獲得了 一、二顆金星。
當晚一名模仿周杰倫,也選唱周杰倫歌曲的男生,以及一名粉墨登場的女生,也都獲得好評。
試音結束前的最後幾名上台者,包括波士頓大學系統工程系的博士生孫娜等人,也都獲得評判們的稱讚。
哈佛大學代表姚狄剛表示,各校同學對這一比賽的反應之熱烈,出乎他們的意料,整個工作小組為此忙得不可開交。
根據主辦單位的安排,在十一日及十七日的兩場選拔賽中過關斬將的入圍者,將於十月十九日的下午一至四點,在波士頓華埠金葉居KTV參加初賽。打入美東區決賽者,預定十一月八日在波士頓大學再做競比。最後的獲勝者,可前往加拿大參加總決賽。

圖片說明:

羅陽(左起)、陳嘉琪、曾燕琴、林淑明、伍國光等人是「常青舞台K王爭霸」第一場選拔賽的評判。(菊子攝)

報名者參加選拔賽時,演唱得很投入。(菊子攝)

波士頓亞美電影節十月十八日起放映廿部影片

亞裔資源中心(Asian American Resource Workshop )主辦的「波士頓亞美電影節(The Boston Asian American Film Festival)將於十月十八日至廿六日的九天之內,放映廿部影片。
作為開幕片的「街舞開戰」,以及預定十九日晚放映的「好萊塢華人」,都是由華裔拍製,最近在國際影壇,華人圈中備受矚目的影片。
十月十八日(週六)晚八點,將在波士頓華埠的昆士小學(885 Washington St,),放映Benson Lee2007年自編自導的作品,「街舞開戰(Planet B-Boy)」。這部開幕影片藉著講述從大阪、巴黎、首爾到美國賭城的來自世界各地舞者,為參加一年一度在德國舉行的「年度街舞爭霸戰」這夢想,不停在生活與舞蹈間穿梭的故事,誌記霹靂舞的源起。這部片獲得了國際舞蹈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片長九十五分鐘。
這一場放映活動的合作夥伴是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波士頓藝術家集體進步會(Boston Progress Artist Collective),亞美專業人員協會波士頓分會,以及Hyphen雜誌。放映地點為在波士頓華埠的昆士小學(885 Washington St,)。當晚十點至午夜十二點,將有開幕酒會。影片加酒會的套票為廿五至三十元。
據悉,「街舞開戰」將於十月十七日在台灣上映。波士頓的觀眾將比台灣的觀眾還早看到這部片。
十月十九日(週日)晚六點,將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 465 Huntington Avenue, Boston )放映曾奕田(Arthur Dong)執導的「好萊塢華人(Hollywood Chinese: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Feature Films) ,這片長九十分鐘,2007年拍成的記錄片。
據悉,曾奕田為拍此片,花了不下十年時間收集資料,探索好萊塢電影中的華人演員、導演、編劇,以及好萊塢電影所呈現的華人形象。查察此片資料,可上網http://www.deepfocusproductions.com/HollywoodChinese/。
德州奧斯丁亞美電影節十月九日時也以這片作為開幕影片。
此片的放映贊助單位為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美華協會紐英崙分會。
十月廿日(週一)晚將為「婦女之夜(WOMYN’S NIGHT)」,在西蒙斯(Simmons)學院的Linda K. Paresky 會議中心放映。晚上七點起,放映數部短片。愛默生學院研究生Caroline Le於今年六月拍成的「付出太多(Too Much Plaid)」劇情短片,長廿分鐘,描述一名女子和所有的夥伴都斷絕了關係,只因為她害怕做出承諾。她將出席放映會。韓裔美人Grace Lee於2005年自製自編自導自演的六十八分鐘記錄片「Grace Lee計劃(The Grace Lee Project)」,追蹤打破盡責、彈鋼琴、超有成就這些傳統刻版印象的許多個Grace Lee。查詢這部片的詳情,可上網www.gracelee.net。
這部片的合作夥伴包括「亞裔婦女邁向優越(ASPIRE)」、QAPA、西蒙斯領袖及改變學院(Simmons Institute for Leadership and Change)、西蒙斯亞裔學生會,以及西蒙斯電影及媒體研究系。
十月廿二日(週三晚)七點,在MIT Room 26-100室,放映Amyn Kaderali執導,2007拍成,長九十八分鐘的喜劇片「親吻表親(Kissing Cousins)」。
十月廿三日(週四)晚是「移民的權力就是人權夜(IMMIGRANT RIGHTS ARE HUMAN RIGHTS NIGHT)」。放映場地暫時還未決定。當晚七點,放映Jennifer Lin2008年編導製作,長七分鐘的動作短片「再看看(Look Again)」,探討已不合時宜的移民法。Eric Byler 及 Annabel Park編導,長十分鐘的紀錄短片,「把馬里蘭救出什麼(Help Save Maryland From What?)」;Ian White拍製,長七十五分鐘,描述柬埔寨遭遞解出境者的2006年紀錄片「純粹難民(Straight Refugees)」。
十月廿四日(週五)為「短片日」,將放映九部短片。
十月廿五日(週六),預定在下午放映2008年拍成,長四十二分鐘,Tony Lam及Curtis Chin執導,談1982年陳果仁事件的紀錄片,「誰是陳果仁(Vincent Who?)」。放映地點未定。
十月廿五日(週六)晚八點,在哈佛大學波約斯頓廳的方氏禮堂(Boylston Hall-Fong Auditorium)放映八十六分鐘,Michael Kang 執導,2007年拍成,談紐約地下世界犯罪情況的劇情片「西三十二街(West 32nd)」。當晚在影片映畢後,在香港餐廳舉行閉幕酒會。
十月廿六日(週日)下午五點半,在劍橋市哈佛廣場的布瑞托(Brattle)戲院,放映長八十二分鐘,2007年的劇情片「聖塔梅莎(Santa Mesa)」。這部以馬來西亞人為主題,談家庭傳統價值的影片,由Ron Morales執導,Louise Lovegrove 及Karin Chien製片。
查詢詳情,可寄電郵到BostonAPAFilm@gmail.com,或上網http://aarw.org/baaff2008。

星期六, 10月 11, 2008

「常青舞台K王爭霸」美東區的第一場預賽,日前經活動總策劃羅陽(左起),樂舞族創辦人陳嘉琪、歌星曾燕琴、Jazz Moon卡拉OK賽主持人林淑明、馬仕威樂隊主唱伍國光等人評選,有十九人晉級,其中並有三名參賽者各獲星級評分。

獲三顆星的是美國出生,住昆士市,就讀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演唱「親吻再見(Kiss Goodbye)的譚偉翔。獲兩顆星的是上海出生,住在紐約,在投資公司工作,演唱「灕歌」的顧蓓蒂。獲得一顆星的是西安出生,住在奧斯頓(Allston),就讀於波士頓大學,演唱「瑪麗亞」的何方楠。


國民黨正日慶雙十 表揚助選有功黨員

五十多名中國國民黨波士頓分部黨員,昨(十)日匯聚在乞臣街黨部會址,以簡單隆重儀式,歡迎五名新黨員,表揚八名助選有功黨員,更在新月宮餐廳,以美酒佳餚熱烈慶祝第九十七屆雙十。
波士頓國民黨昨日的慶祝儀式很傳統。在司儀江文玲宣佈唱三民主義歌、向國父孫中山遺像鞠躬致敬,國民黨波士頓分部常委李伍綺蓮以國語背訟總理遺訓後,常委、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先後致詞。
李伍綺蓮指出,是孫中山的領導革命,才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遷台以後的勵行三民主義,其後的落實兩黨政治,才有了台灣經濟繁榮的成果。她強調,馬英九總統上台後,以新觀念推動新形象,但政治改革需要時間,不可能立竿見影,希望大家有信心,支持馬政府,給他們時間。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在致詞時強調,國父孫中山的民主理想得以實現,海外僑胞的貢獻,不可磨滅,過去九十七年來,政黨順利的輪替了兩次,這些都是全台人民,以及海外僑胞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大家能再一起為台灣的繁榮攜手打拼。
簡許邦則激情的侃侃而談。他引述楊國棟的話,指台灣的民主成就,是藍綠攜手創造的,但國父追求的民主這條路,曾經走得辛苦,早在民國四年時的十二月八日,當年共有1993名的國民大會議員,竟然以全體無異議的投票結果,通過恢復帝制,在同年十二月十三日,讓袁世凱當上了皇帝。他也指,過去八年民進黨能順利執政,也得歸功於國民黨有胸襟,接受全體人民的選擇,而這八年來的經歷,對整個社會也都有正面作用,但今後民主這條路如何走,仍將靠同志們一起努力。
波士頓國民黨昨日在會上歡迎新黨員,包括歸隊的席專、段興華,以及潘慧如、王麗幛、祝保湘等五人,並頒發獎狀,表揚返台助選有功的中央評議委員范紀琛、前任常委鄭月華,以及周仙梅、傅延齡、侯魯琨、殷尚堅、鮑士玉、陳新友等人。

圖片說明:

波士頓國民黨前任常委鄭月華(前右起)、現任常委李伍綺蓮、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夫婦、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中央評議委員范紀琛,以及一眾黨員在慶祝會後合影。(菊子攝)

波士頓國民黨現任常委李伍綺蓮(右三)、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夫婦(中)、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右一)頒發返台助選有功獎狀給侯魯琨(右二)、傅延齡(左一起)、鄭月華、范紀琛。(菊子攝)

歸隊黨員席專(左起)、段興華接受李伍綺蓮、楊國棟、簡許邦等人的歡迎。(菊子攝)

CAPACD巡迴全美 探討經濟危機對亞裔的影響

亞太裔美人社區發展全國聯盟(National CAPACD)與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昨(十)日在信義大廈社區室舉辦座談。三十多名出席者討論住宅及經濟危機對波士頓地區亞太裔美人的影響。
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劉繼明在會中說明,該會已爭取到經費,正在建立一套多語言的熱線系統,藉以為亞太裔社區排除語言障礙,讓有需要者更容易獲取必要的幫助。
亞太裔美人社區發展全國聯盟行政主任長谷川昌子(Lisa Hasegawa)和亞美社區發展協會主任劉繼明昨日說明座談主旨後,長谷川昌子以幻燈片介紹了全美各地房屋贖回權遭取消比率,貸款者遲交月付款日數高達九十天以上者,都大幅增加的情況。
長谷川昌子在會中說明,全美各地都面對著房屋贖回權遭取消比率高漲的情況。全美是每三十三棟房子,就有一棟面對著房屋贖回權被取消的危機。麻州情況稍好些,但也達到每四十八棟房屋中有一棟。整個麻州現有約26,787名屋主,正在辦理房屋贖回權被取消的手續,或是正面對著已有三個月交不出月付款的困窘。
美國總統布殊因此今年七月簽署了「2008年住宅及經濟復甦法(The Housing and Economic Recovery Act of 2008)」,把一億八千萬元的國會經費,交由「美國鄰里有作用(Neighborworks America)」來分發給地方上的輔導機構。該會希望能和各地社區機構合作,從這筆經費中爭取以亞裔為對象的服務。
長谷川昌子也在會中指出,許多人都有亞裔是模範少數民族,很能夠照顧自己,但事實是在全美人口的自置住宅比率為67.8%,但亞太裔卻只有53.2%,而且亞太裔在找房子時,面對岐視的比率還比其他少數族裔為高,借款得花的費用,也比白人為多。根據調查資料,在2004年到2005年之間,亞太裔選擇次級貸款(次按)的比率,增長了181%。她還以實例指出,很多時候,並不是亞裔要借超出自己還款能力的數額,而是被不肖商家、經紀梭使、慫恿的結果。
出席會議的國泰銀行資深區域總經理葉俊年在會中說明,貸款者在發生還款困難時,應該會銀行商量,找解決辦法,因為取消房屋的抵押贖回權等一應法律手續,冗長又痛苦,非不得已,銀行也多半不願意走到這一步。他也指出,根據該行金融專家的分析,美國經濟還未跌到谷底,在未來的六個月到一年間,很可能還會有金額方面的壞消息出現。
在討論中,波士頓市鄰里發展部的行政及財務符合規定經理(Compliance Manager Administration & Finance)Maya Hasegawa在會中表示,麻州政府撥有二百萬元,協助地方發展商,把法拍屋買下來,重新發展為可負擔住宅,以穩定地方經濟。她呼籲有意爭取經費者,可和該部門聯絡。
亞太裔美人社區發展全國聯盟今(十一)日將在波士頓舉行該聯盟今年第三次的區域會議,來自全美的廿名董事中,共有十五名董事來波士頓開會。昨日也有江格蘭(譯音,Grant),加州華協中心行政主任翁錫智,奧克蘭東灣亞裔本地發展公司(East Bay Asian Loca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的Lynette Jung Lee,紐約亞美平權會的Jo-Ann Yoo,西雅圖的Ken Katahira等人。
該聯盟每年從各地機構挑選十五人左右,送往華府實習,瞭解國會制定政策過程,以俾回到地方後,能幫助地方在聯邦層次推動地方上需要的立法。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的張冬,曾獲選到華府。在全美十七州共有約百名機構會員,以及七十五名左右的個人會員。大波士頓地區只有三個會員,兩個機構,分别為亞美社區發展協會、麻州互助協會(Commonwealth Mutual Assistance Association)、以及一名個人會員。
查詢該會詳情可洽www.nationalcapacd.org。

圖片說明:

亞太裔美人社區發展全國聯盟行政主任長谷川昌子(Lisa Hasegawa)(右)和亞美社區發展協會主任劉繼明(左)昨日主持房屋危機講座。(菊子攝)

國泰銀行資深區域總經理葉俊年(中)發表銀行界的看法。(菊子攝)

星期五, 10月 10, 2008

2010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徵求督導委員

華埠牌樓聯盟昨(九)日在華埠社區聯盟(TCC)月例會中宣佈,徵求十三名熱心的社區人士,出任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監督委員會(Oversight Committee)委員。報名截止日期為十月十七日。
華埠牌樓聯盟的執委會將在十月廿三日召開,社區人士可出席的執委會會議中,就屆時已收到的所有申請書,進行評選。
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昨(九)日在會中特地強調,一旦十三人的監委會順立產生後,預定為期兩年的製定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實際工作,就將交到華埠2010年總體發展計劃監察委員會的手中。華埠牌樓聯盟將退居幕後,只做必要協調。
梁志生還說明,2010年華埠總體計劃的監督委員會的職責是協助華埠社區,製定一個符合社區民眾期望的未來發展計劃。監委會的一眾委員將監督整個的計劃製定過程,並為社區辨識發展目標及優先順序。華埠牌樓聯盟已獲基金會撥給三十萬元,辦理這為期兩年的計劃製定。
十三名監委須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參加至少每月一次的會議。有資格申請成為監委者,共分兩類,一類為華埠之內的居民、業主或商家,這一華埠的界線,以華埠社區議會的區域界限為準;另一類為地方上的社區機構、協會,或為華埠社區服務的組織。
華埠牌樓聯盟表示,推動製定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目的,是為華埠社區未來十年的成長,預做計劃及管理。
華埠社區在過去這麼多年內,共製定過兩個華埠總體發展計劃,一為1990年由波士頓重建局推動製定,並獲波市府接納,成為華埠社區發展依循準則的計劃,一為2000年,由華埠社區推動,就華埠社區內所面對的新狀況,加以修訂了的總體發展計劃。
華埠牌樓聯盟指出,華埠人口在1990年到2004年之間,成長了將近百分之一百一十,成為大波士頓地區亞美人士的聚集地,波士頓華埠的公共設施、住宅、社會服務,以及休閒娛樂場所的需求,經濟發展的機會,都和早年有了很大的不同。近年來的許多土地發展工程,更使華埠一帶的風貌及內涵大變,他們因此認為重新製定一個總體的未來發展計劃很重要。
在製定新的華埠總體發展計劃上,目前已定的目標包括評估過去的兩個總體發展計劃,都有些什麼成就,要收集人口地理、社會服務、醫療服務、交通等方面的資料,藉以辨識潛在的發展機會,不斷的徵詢社區各界意見,在訂定發展計劃期間,保持和社區的經常接觸,最後是爭取和相關的政府部門及民意代表合作,以落實總體發展計劃的實際應用。
有權評選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監督委員會十三名委員的華埠牌樓聯盟執委會成員,包括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行政主任劉繼明、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梅陳月嫦、Bruner/Cott & Associates公司的資深專員鄭繼良、律師黎德慧、紐英崙中華公所財政梁永基、華埠主街何陳素珍(現應更換為現任主街經理何靄茵)、南灣計劃研究工作小組的前任成員Wesley Wong,范王柳娥、塔芙茨大學社區研究中心主任Doug Brugge等人。
查詢相關詳情,可上網 www.chinatowngateway.org。

圖片說明:

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左)在2010年華埠總體發展計劃的監督委員會組成後,將兼任這一組織的職員。(菊子攝)

因應未來發展 華埠聯盟成員檢討聯盟宗旨


成立已十七年,近期主事者幾乎人面全新的華埠社區聯盟(TCC),昨(九)日討論起TCC的使命、宗旨及作用何在?藉以為亞裔青少年服務即將辦理的防範未成年青少年飲酒活動做準備。
亞裔青少年服務(YES)的行政主任梁素英透過華埠社區聯盟協助,獲得經費,將辦理預防未成年青少年飲酒的活動,藉以改善華埠整體環境的健康。她並於昨日邀請大波士頓健康社區中心青年社區專員Nilushka Nethisinghe出席華埠社區聯盟月會,和聯盟成員討論,並將於下次會議,再回報評估結果。
Nilushka Nethisinghe在會中以一份問卷,就聯盟的結構、能力(Capacity)、計劃及評估、社區準備及關係等四大方面,請出席成員們就各人所認知的聯盟做回答。
昨日出席的十二名成員,除了聯盟執委梅雪嫻、亞裔青少年服務的梁素英是當年的創辦人之一外,其餘的所有出席者,幾乎全是近三年之內加入出席行列的新面孔。包括聯盟共同主席廖恩可、華人前進會職員Lisette Le,以及華埠牌樓聯盟聯絡員梁志生等人都提出了,有必要重新瞭解TCC的宗旨,使命。
這十二名出席會議者對TCC的印象不外乎,那是個獲取社區動態的消息來源,是個和其他團體分享訊息的地方,是個認識其他團體機構,進而可在會外討論合作的地方,是個可以協助獲取經費的地方,是個可以和更廣大社區接觸的地方等等。
Lisette Le並提出了該如何讓華埠社區民眾也能更多的參與,並表達意見的疑問。
梅雪嫻在會中解釋,華埠社區聯盟成立於1991年,創辦人包括梅大衛,李美真、李蔭棠等人,組織包括華人前進會(CPA)、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華人佈道會(BCEC)、華美福利會(AACA)、華埠青年會(Chinatown YMCA)、華埠社區議會(CNC)、亞美社區發展協會(ACDC)、亞裔青少年服務(YES)等。當年成立時,他們也寫有一份使命聲明(mission statement),目的不外乎交流訊息,互相合作,集結眾力,來解決社區內的問題,包括促進青少年和父母之間的溝通、瞭解,為社區人士爭取工作機會,改善社區內的整體經濟環境、健康條件等。
昨日在華埠社區聯盟會上宣佈的事項,包括TCC共同主席曾雪清代華埠信託基金主席陳灼鋆說明,新一輪的經費申請,即日起開始收件,查詢詳情可洽陳灼鋆wmcdev@gis.net。亞美社區發展協會項目經理陳潔瀅宣佈,該會將於十月廿五日下午兩點到五點,在乞臣(Hudson)街十八號的乞臣街藝廊,舉辦「乞臣街居民團圓會」,歡迎各界人士出席。波士頓重建局資深計劃專員金秀玉宣佈,波士頓重建局將於十月十四日(週二)晚六到七點半,假華埠雙樹酒店(Doubletree)舉辦公聽會,討論華埠地區的區域規劃變更,以及廿四號地段的申請變更地目為計劃發展區域(PDA)。

圖片說明:

華埠社區聯盟開會評估會員們對聯盟本身的瞭解及準備狀況。(菊子攝)

僑胞喜形於色 政要使節出席

台北經文處慶雙十 冠蓋雲集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八日晚在柯普利廣場(Coply Square)費爾蒙(Fairmont)酒店舉辦的第九十七屆雙十慶祝酒會,不但出席人數較去年陡增近四分之一,還有人不到六點就趕到會場,見證了本地僑界對馬英九上台後的台灣,有更多期望。
美國的次按風暴引發金融危機後,華爾街不理美國國會通過了八千五百億元救市方案,道瓊指數不但跌破一萬點,昨(九)日還再跌破九千點,八日晚雙十慶祝酒會出席者們的臉上,卻完全感受不到的這些經濟危機憂慮。絕大部份人在這一刻,似乎都只欣喜的交換著對台灣改朝換代,政權和平轉移的高興。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在今年的致詞中特別提到,九十七年前,國父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後,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不但已成功實現孫中山所揭櫫的民有、民治、民享的「三民主義」民主政治主張,今年三月,還經由民主程序,完成了第四次總統直選,實現第二次政黨輪替,和平轉移政權,也奠定了台灣做為民主自由示範地的地位。
根據經文處發佈的資料,八日晚到會的西人致詞嘉賓,包括羅德島州眾議會多數黨領袖祈馬汀(Peter Kilmartin),麻州眾議員霍莉(Linda Forry),羅吉妮斯(Mary Rogeness),麻州共和黨主席杜棋生(Peter Torkildsen),新罕布夏州曾任曼徹斯特(Manchester)市市長,現為曼徹斯特學院董事長暨執行長的貝恩斯(Robert Baines)等人。波士頓外交領事團也有波蘭、海地、委內瑞拉、立陶宛、摩納哥、馬爾他、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八國的代表出席。
代表大波士頓僑界致詞者,則有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出席的僑胞則來自四面八方。從歐洲來波探望李台醫師的汪建秦夫婦表示,八日的雙十慶祝酒會,比他在歐洲出席過的,熱鬧得多了,而且會場居然還有主餐熱食,讓他印象深刻。
今年的慶祝酒會儀式由華府回來的林雄生,以及波士頓大學學生林奇芳擔任司儀,中華藝術協會演出三合一的舞曲「團結力量大」。
和往年不同的是,僑胞們進入會場時,可獲發一枚經文處特地從台灣訂製,會閃閃發光的中美國旗徽章。一進會場,迎面而來的是「綺麗台灣圖片展」,以及介紹台灣小籠包等小吃、放天燈等風俗的DVD錄影碟,連許多以前住在台灣的人,都被吸引得駐足欣賞他們以前住在台灣時都沒欣賞過的美景、習俗。


圖片說明: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右起)、紐英崙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市處處長楊國棟(右四、左四)夫婦、羅德島州眾議會多數黨領袖祈馬汀(Peter Kilmartin)夫婦(左一、二)等嘉賓,八日晚向慶祝雙十酒會出席者敬酒。(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市處處長楊國棟夫婦(左一、二起)向華埠主街主席余俊明、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洪門致公堂主席黃國威、黃氏公所代表黃納斯、帝苑大酒樓東主黃官羨等人祝酒。(菊子攝)

中華藝術協會表演「團結力量大」組舞。(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全體人員在雙十慶祝會結束後合影。(菊子攝)

近來已減少出席活動的波城僑領陳毓琁(左)八日晚也特地出席雙十慶祝酒會,在會場和張重華教授來了個相見歡。(菊子攝)

星期四, 10月 09, 2008

中國文化工作坊談民族主義政治正當性

王德威(左)和魏朝勇。(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劍橋市報導)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日前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聚會廳舉辦「民族主義的政治正當——戰國策派'的文學觀」座談。三十多名學者及社區內愛好思想、文化人士趕到現場,從不同角度發言,讓波士頓重新出現文化沙龍的芻型。
           這場「民族主義」討論會由張鳳籌劃,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教授王德威主持的座談,主講人是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刻正以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身份,來美研究一年的魏朝勇。
           魏朝勇在2005年時,出版了「民國時期文學的政治想像」一書,再於2006年七月,發表了「民族主義的政治正當─陳銓的政治抱負與文學理念」一文。當天他以這篇文章為基礎,重述陳銓所寫的「野玫瑰」劇本,富含政治寓意。國共兩黨當年也曾藉此劇,爭相佐證自己的政治正當性。
          魏朝勇指出,在政治運作中,當戰爭進行時,包括語言、習俗、宗教等的文化、身份認同,在辨識敵我之際,是否都向政治認同低頭,是很多人迄今仍在爭議的話題。他還笑稱,連毛澤東都曾說過,政治的最大目的是分清敵我,尼采也曾說「祖國」算什麼,但這和民族主義、政黨倫理、自由主義等都有互相衝突的地方。
           當天出席座談的哈佛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林泉忠提到,他十月一日在自己的博客上刊出一篇「國慶日,思『祖國』」的文章,談他個人對香港、台灣及中國三地人士對「祖國」這兩字各有些什麼樣的感受後,不到廿四小時,就有廿五萬人次的點擊率,可見「祖國」、「民族」這些意識形態的思想,纏繞著不少人的心。
           會中另有人提到,中國今年的以恢宏氣勢舉辦奧運,在世人眼前為中國製造面子,但有英文報章記者,指這並不是一場快樂的奧運,有許多的小市民私下抱怨,為了這場奧運,他們得忍受生活上的種種不方便。
           王德威當天在會中提及,連哈佛大學三年級的中文課,早年都曾因為趙元任的女公子趙如蘭的要求,採用了「野玫瑰」中的對話來做教材。連張愛玲也都無可避免的,曾在作品中流露出她對政治詭譎的有心關注。他指出,直到今日的2008年,民族主義仍然是關心中國的人所無法逃避的問題。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是曾任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社長的杜維明,現任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教授的王德威,現在香港城市大學擔任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的鄭培凱,已退休的哈佛東亞文明系教授李歐梵,以及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張鳳等多人早年成立,致力於中國文化學術交流的組織。張鳳當天透露,他們希望能藉著哈佛一帶學者越來越多的氛圍,嚐試一個月辦一次講座的重振當年「劍橋新語」的那種熱絡討論風氣。

星期三, 10月 08, 2008

到中國經商須善用本地關係及人才

行家為美商把脈提忠告
麻州出口中心和新英格蘭大中華商業協會,昨(七)日藉著「在中國做起來:把機會變事實(Making it Work in China: Turning Opportunity into Reality)」講座,點醒一眾美商,前進中國從商,得善用本地關係、當地人才。
有十三名董事的新英格蘭大中華商業協會,是由麻州州政府的麻州出口中心做幕後主要推手,於2005年十月廿日成立,協助商家拓展和中國做生意機會的非牟利組織。
昨日這場由Goulston & Storrs公司中國實務主任Tim B. Bancroft主持的講座,邀請了兩名商家講談他們在中國成功開展生意的經驗。
布魯斯特牆紙公司(Brewster Wallcovering Company)遠東區執行長(CEO)居大衛(譯音,David Ju),以及製造溫度計的Nanmac公司董事長Dan Nanigian,分別介紹了他們各自的公司,以及進中國發展的經驗。
居大衛說明了布魯斯特牆紙公司是1954年在麻州創立的一家老牌牆紙公司,前身是1892年的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牆紙公司,不但英、加、德、意都有工廠,1999年三月,進入了上海高橋保稅區。今年三月還改名為布魯斯特家庭時尚(Brewster Home Fashion)。
目前,該公司在中國的上海、深圳、北京,都設有辦公室,共有員工127人,產品賣進英商B&Q公司在中國開的六十二家分店。
他指出,牆紙的全世界最大市場,第一是年消耗量一億八千七百萬卷牆紙的俄國,其次是年耗一億三千九百萬卷的日本,接著就是年耗量六千萬卷的中國。美國才不過三千萬卷。若以中國的人均消耗量來算,中國未來市場的潛力太大了。
他指出,在中國做生意,和在其他國家做生意,其實沒有太大差別,都要講究三P,亦即人(people)、產品(product)及表現( performance)。而在中國做生意的最大挑戰就是人事問題,其次才是智慧財產權,市場的變化太快,材料等物價高漲,員工薪水上漲,以及高層員工的管理技能待改善等。
Nanmac公司董事長Dan Nanigian則開宗明義的指出,要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做生意,面對著語言、文化障礙,又不打算一開始就投入大量資金,設廠,租辦公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當地找熟悉自己這行生意相關知識,又有開拓市場熱誠的人來合作。成立於1956年的該公司,是生產高效能溫度感應器的公司,對他們來說,要找這樣的人,幾乎是可遇不可求。但靠著麻州出口中心介紹給該公司的Anew科技公司董事長宋利偉,儘管該公司於2003年只有六萬元的銷售成績,結果是四年之內,業績成長了百分之八百,找到了十八個活躍的分銷商,還爭取到六個全新客戶。他勸有心進中國大陸做生意者,要有點耐心,成功並不那麼難。
新英格蘭大中華商業協會今年的新董事,包括兩名華人,麻州大學中國學院(China Institute)院長郭允奎,以及PriceWaterHouseCooper的稅務專員朱莉。

圖片說明:

Goulston & Storrs公司中國實務主任Tim B. Bancroft(右起)和布魯斯特牆紙公司(Brewster Wallcovering Company)遠東區執行長(CEO)居大衛(譯音,David Ju),以及製造溫度計的Nanmac公司董事長Dan Nanigian是新英格蘭大中華商業協會的主持人及講者。(菊子攝)

麻州大學中國學院(China Institute)院長郭允奎是新英格蘭大中華商業協會的新董事之一。也是該會僅有的三名華裔董事之一。(菊子攝)

蘿絲甘迺迪綠路啟用 綿延一哩生意盎然

在從地底穿過的中央幹道隧道,取代了大西洋路上原本的高架道路後,波士頓市府上週末以盛大的啟用典禮,邀請麻州民眾來親眼看看現已變成蘿絲甘迺迪綠路(Rose Fitzgerald Kennedy Greenway)的這綿延一哩長路,現在是那麼的美麗與綠意盎然。

波士頓華埠公園也在落成之後,第一次出現川流不息的湧湧人潮。

綠路保護會(Greenway Conservancy)當天安排了四大活動區,包括北端公園(North End Parks)、碼頭區公園(Wharf District Parks)、德威廣場公園(Dewey Square Parks),以及華埠公園。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綠路保護會礙於經費,在華埠公園安排的慶祝節目,原本只有幾項,但經由紐英崙中華公所鼎力協助,和各方聯絡後,竟使得華埠公園成為慶祝活動當天,一整天都最熱鬧,活動最豐富的地點。

當天一大早八點半,先有振舜太極拳會大陣仗的派出不下三、四十人示範打太極拳。紐英崙中華書法會的林卓培、鍾應泰、黃鏡明,波士頓中國象棋會的秦繼華、游風標、黃靄霖,書畫家江天源等人,先後擺開了攤位,和過往路人較量中國傳統棋藝,即席揮毫的展現中國傳統書畫藝術。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率領一眾公所職員,包括英文書記陳國華、中文書記劉小芸、財政梁永基、核數黃光野等人在十一點左右,主持了開幕式,並安排了黃氏宗親會青年組的醒獅隊表演。

當天還有王世旺鄉土舞蹈團、廣教學校、南派中國武館、胡清白鶴武術學院、興龍武術團、少林洪家武術學院、陳耀祥武術學院、洪青體育會、華林派、波士頓元極舞聯誼會,以及僑聲音樂社等團體,分別表演武術、舞蹈及粵曲。

圖片說明:


王世旺鄉土舞蹈團表演扇舞。(菊子攝)


紐英崙中華書法會會長林卓培(坐者)示範即席揮毫。(菊子攝)


捏麵人師傅梁炳潤在現場為小朋友捏製麵人。(菊子攝)


波士頓中國象棋會副會長游風標(右起)、會長秦繼華、理事黃靄霖等人在會場和路人對奕。(菊子攝)


江天源為出席者即席揮毫,寫春聯、起中文名字。(菊子攝)

星期二, 10月 07, 2008

欖城安良 羅州至孝 攜手復慶雙十

欖城安良工商會歷經五年停辦雙十慶祝的波折後,十月五日晚的午夜,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夫婦(前右四、五),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前右三),紐英崙僑務委員方本仁(左五),特地於午夜到賀的隆重中,興高采烈的恢復辦理雙十慶祝,共享自助大餐。
欖城安良工商會會長葉鈺霖(前右二)、羅州至孝篤親公所主席胡英僚(前左四)都說,該會今年五月從普域敦斯(Providence)城中心搬到東普域敦斯34 Pontiac Ave.的新會址後,還是因為僑委會副委員長薛盛華的親自到訪,才感動了他們恢復辦理雙十慶祝,五日當晚難得這麼熱鬧,出席的幾十人都很開心。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不但帶去僑委會捐贈的許多抽獎禮品,還帶去一份長長的圖書單,要為欖城安良會所,增加休閒娛樂功能。
當晚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有幫辦梅惠聰(前右一起)、美國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等人都遠路趕來祝賀。前左一為欖城安良另一會長胡展權。(圖由僑委會提供)

婦女會高歌「風雨同路」 紐英崙全僑熱情慶雙十

紐英崙華僑三日晚舉辦慶祝第九十七屆雙十餐會。波士頓國民黨常委,也是籌備會主委的李伍綺蓮,與僑社聞人陳毓琁、黃國威、馬滌凡、石家孝等人合作籌備慶祝餐會,邀集的出席者之多,三日晚把帝苑大酒樓擠到幾乎針插不入。據悉,連波士頓榮光會都買了四桌來捧場,供舞蹈表演的場地,也縮小到幾乎伸展不開。
當晚的餐會由殷尚堅擔任慶祝儀式司儀,馬滌凡、單鳳琴擔任文娛節目主持人。在旗隊入場,籌委會主席李伍綺連、中華公所主席何遠光、經文處處長楊國棟、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相繼致詞後,整晚照安排可進行到九點半的節目,全是社區各團體、個人的國粵英台語演唱,以及舞蹈、橫笛演奏等。
高齡已逾八十的李伍綺蓮(左二),為祝賀國民黨的馬英九當選總統,特地與紐英崙婦女新運會成員伍劉小雲(左一起)、梅伍銀寬、呂錦芳等多人,一起獻唱「風雨同路」。(圖與文:菊子)

市府廣場旁舉行升旗禮 紐英崙全僑熱烈慶祝雙十

舞獅是華人社區大活動必不可少的表演之一。(周菊子攝)
 勒星頓中文學校是今年首次拉旗站台來支持雙十升旗典禮的團體之一。(周菊子攝) 
慶祝雙十升旗典禮結束前,眾人聚攏大合唱。(周菊子攝) 
慶祝雙十升旗活動結束前的大合唱,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右一)、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簡許邦(左一)揮舞旗幟,顯然比其他出席者更投入。(周菊子攝)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紐英崙全僑慶祝雙十籌備委員會四日早上在波士頓市政府廣場偏旁空地,舉行一年一度的升旗典禮。約四百多人拉開橫幅、高舉旗幟的圍在主席台前聽致詞、看表演,各自盡情的表達一片心意。
        今年的雙十升旗典禮,節目安排和往年差不多,天氣卻冷了許多。多個表演團體在演出完畢後立即撤人;首次拉出公所旗幟,安排了人馬加入慶祝行列的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也因為天氣太冷,老人家們受不住風寒,在節目進行到一半時全體退場,都讓現場人氣受到影響。 
        自從在民進黨執政當家時代獲聘為僑委會委員長的張富美,一度拋出海外華僑分三等,傳統老僑排第三等的言論之後,波士頓市的慶祝雙十活動熱情立即冷卻許多。
       過去這二、三年來,浩浩蕩蕩的遊行早已停辦,廣教學校也不再動員學校的數百師生參加,就連出席雙十升旗典禮的人群,也隨著時移勢易,不斷有著小變動。 
       今年的司儀,男的還是從華府特地趕回來與波城人敘舊的林雄生博士,女的則從馬賓嶠換成了同學會的邱雲婷。節目的統籌安排,仍然由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負責,演出節目仍以廣教學校的鑼鼓歡慶開場,司儀宣佈慶祝活動開始,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接著表演「龍騰九宵慶雙十」,洪青體育會、安良分別以祥獅獻瑞,然後升旗,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紐英崙中華總會陳毓禮先後致詞,再由工作坊表演擊鼓,少林洪家、華林派舞獅,中華藝術協會傳統中國舞蹈團團員表演「旗正飄飄」,波士頓元極舞聯誼會表演「八福獻瑞」。 
         站在主席台前圍成一圈的團體中,從最左邊數起,先是穿著黃背心的波士頓榮光會,依序為中國國民黨波士頓分部、新英格蘭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和新英格蘭地區台灣同學會聯合會上下併排的旗幟、紐英崙婦女新運會、紐英崙余風采堂、黃氏宗親會、勒星頓中文學校、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等。每面旗幟後面,各有著十幾、廿幾人。         
        這些拉旗團體中的新面孔包括新英格蘭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勒星頓中文學校,以及以紙板製作名牌,和其他團體的布條或膠布橫幅很不一樣的麻省理工學院台灣同學會。 
         主席台上,今年的椅子也增加了許多,座上嘉賓少了三日晚在帝苑大酒樓擔任慶祝雙十餐會籌備主委之一的中國國民黨波士頓分部常委李伍綺蓮,李氏公所元老李壽泮,多了美國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李厚鵬,余風采堂主席余積堯、藝聯慈善社元老黃賢池,以及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的楊哲修、周映秋等人。 整個慶祝活動,最後是在還留在現場的全體人員聚攏到主席台前,和文協合唱團團員一起大合唱,波士頓榮光會理事殷尚堅帶頭高喊中華民國萬歲聲中結束。 

母親步道剪綵 蘿絲甘迺迪綠路啟用

在陽光普照,藍天白雲的襯托中,四日的蘿絲甘迺迪綠路啟用典禮,真有讓遊人倘佯在都市花園中的心曠神怡感覺,也對這條綿延一哩長,佔地十三點二畝的綠路,有了週末假日多個好去處的期望。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R. Bloomberg),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女兒卡洛琳(Caroline Kennedy Schlossberg),以及Eunice Kennedy Shriver,在有數百人出席的啟用式中剪綵、致詞。
這條綠路是費時廿年,耗資一百五十億元的大挖工程(Big Dig),把中央幹道地下化之後的副產品。
甘迺迪家族成員,以及紐約市長的出席這一綠路啟用典禮,主要是為「母親步道(Mother's Walk)主持啟用式。這是獻給甘迺迪家族女家長的綠路小徑,沿路上的磚塊,刻有許多人的母親的名字,以及或男、或女的照顧者的名字。
最近才宣佈將競選連任第三任市長的紐約市長彭博在典禮中表示,他是來向自己的母親致敬的。1960年從麻州麥德福(Medford)高中畢業的彭博還告訴一眾出席者,他的母親將於明年的一月二日慶祝一百歲生日。
四日這天的綠路,人們有農夫市場可逛,有重搖滾餐廳供應的撕豬肉三明治,橄欖沙拉公司提供的有機沙拉可吃,還有面對著波士頓海港的摩天轉輪可乘,有噴泉可看,連畫家都被吸引的支起畫架,拿出畫筆。
根據綠路保護會(The Greenway Conservancy)當天派發的各種宣傳小冊,麻州州長派區克已簽署成法,州長的交通辦公室將於十二月和該會簽下租約,把管理、經營、改善及維修綠路的責任,從麻州收費公路局(MTA)交給綠路保護會。
綠路保護會是一個私營的非牟利機構。該會行政主任南茜布瑞南(Nancy Brennan)表示,該會2009年會計年度的營運預算在六到七百萬元之間。照顧綠路的費用約為每平方呎五元,在州政府補助及私人捐助的款項外,他們還得借錢,籌錢。四日當天,也有不少人拿出五百元,在「母親步道」上買下一塊磚,好刻上自己親人的名字。

圖片說明:

波士頓市長馬連奧(左起)、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R. Bloomberg),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女兒卡洛琳(Caroline Kennedy Schlossberg)在綠路啟用典禮中致詞。(菊子攝)

綠路開幕式在牛奶街和綠路交界處舉行。路人可遠眺具波士頓的史蹟建築物之一,那高升入空的舊海關大樓。(菊子攝)

波士頓學院學生,滕長林(左起)、徐萌、鮮青,是綠路啟用活動中的義工,拿著調查問卷,沿路問人意見。(菊子攝)

綠路與牛奶接交界處,有著錄路上至少兩座噴泉之一。由於地近紐英崙水族館,噴泉旁還有一座龐大的鯨魚模型。過往遊人都很欣賞。綠路上有四座公園,其中之一的華埠公園,當年在做景觀設計,徵求社區意見時,也有社區民眾提議過要建這樣的噴水池,最後卻在有人怕華埠社區內小孩玩水,流浪漢佔用,以及經費不足等等原因下,變成藏在公園步道假丘內的小小瀑布。(菊子攝)

星期六, 10月 04, 2008

亞太裔領袖教育會出版新報告

亞裔參政人漸多 社區支持待加強
「亞太裔領袖教育會(Leadership Education for Asian Pacifics, Inc.)」二日晚在波士頓市政府大樓的派盟(Piemonte)室,以一場講座,以及該會新近出版的報告,宣稱在政治參與上「亞裔美人已不再是少數族裔」,但在推動參政與族群研究上,亞裔仍需繼續努力。
「亞太裔領袖教育會」最近出版了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市區計劃及亞美研究教授鄧道明(Paul Ong)主編,由十名學者共同製作,內有十一個不同主題篇章的「亞裔美人現狀:民生及政治參與之道(The State of Asian America: Trajectory of Civic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報告。其中的兩名作者,熊志根、Marlene Kim是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教授。
這份報告主要是檢視人口分佈趨勢、政治傾向,以及亞美選民漸興的影響力,也要促使主流社會及亞裔社區都注意到,在美國的亞裔,已正從「睡獅」狀態清醒,更由於人口增加比率高居全美各族裔之冠,一旦被策動參與政治,將在全國及地方選舉上,成為舉足輕重的巨人。
鄧道明表示,包括在美出生、成長的亞裔第二、三代,亞裔人數的成長,已讓亞裔在政治上,尤其是加州、紐約、新澤西(New Jersey)、德州及內華達(Nevada)州等,已具左右選情力量,但由於有高達61%的亞裔在美國境外出生,他們對黨派或選舉,有熱情不足的現象,因此如何培養亞裔接觸政治,參與政治,就成了一項十分重要的課題。
鄧道明坦言,由於一般的調查報告,並未把亞裔單獨分列出來,以致收集數據也成了他們製作報告的一大挑戰。例如加州,亞裔人口雖遠較他地為多,卻連一份州內亞裔的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都沒有,遑論其他的亞裔參政障礙等,可幫助人們更瞭解亞裔狀況的研究調查。
二日晚在波士頓舉行的這場講座,該會透過波士頓市議員尹常賢辦公室,以及美華協會紐英崙分會的協助,除前述三名該書作者外,還邀來尹常賢,以及麻州州長亞美委員會委員李超榮出席致詞。
尹常賢在會中和出席者分享了他踏上民意代表之路的過程,包括他的曾在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工作,參加麻州講座(Commonwealth Seminar),成為接受參政培訓的第一批亞裔,之後並順利當選。
在麻州之內,經投票當選公職的華人,目前只有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牛頓市市議員馬惠美、譚繼欣,索格斯鎮鎮主席黃子安等人。亞裔則在波市議員尹常賢之外,還有幾人。
該會資源及商務發展資深副總裁Linda Akutagawa表示,從九月三十日起,該會已在華府、紐約、波士頓,安排了一系列講座會議,十月七日起,將繼續在洛杉磯、舊金山及芝加哥,以及西雅圖舉辦同樣的活動。
查詢該會詳情或該份報告,可上網http://www.leap.org。

圖片說明:

麻大教授熊志根(左起)、李超榮、Marlene Kim、加州大學教授鄧道明等人,二日晚在波市府會議室講談亞裔的政治參與。(菊子攝)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市區計劃及亞美研究教授鄧道明。(菊子攝)

台灣中小學教師評鑑研習團訪波

讚賞美評鑑與教學結合做法

台灣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種子輔導員赴美研習團成員,昨(三)日在波士頓市昆士中學總結此行心得,紛紛指陳美國的評鑑與教學結合的制度,校長與老師對教學的熱情與平等合作態度,以及教師組成專業社群提升教學能力等,有很多值得參考之處。
台灣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副司長鄭來長表示,台灣為提升老師的教學績效,從2006學年度起試辦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此行來美考察,是希望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見聞、經驗,為台灣制定更好的評鑑做法。
鄭來長指出,台灣共有三千三百多所中小學,目前僅有四百多所在試辦評鑑制度中。教育部希望藉這評鑑辦法考察,達到提升老師教學績效的結果,以期廣大的學生們能最終受益。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組長張善楠則指出,過去兩年來,教育部曾邀請波士頓公校系統國際語言部主任林遊嵐赴台指導,這一次,更進一步,請林遊嵐及昆士中學校長黃伯勳協助,為來自台灣的一行十八人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考察團,安排了在九月廿五日至十月六日間,參訪了波士頓市及摩頓市的共十一所中小學校。
張善楠也說明,這一評鑑考察團另有兩個目的。一為藉此考察、參訪,讓台灣將來能更容易推動與波士頓市、摩頓市的交換老師計劃,中文老師來美,英文老師赴台。另一為藉此為學校與學校,建立長期的友誼,為將來的互助鋪路。他說,希望教育部能每一、二年就辦一個這樣的考察訪問團來美。
包括台東大學汪履維、師大張新仁、潘慧玲等三名教授在內,這一考察團共有十八名中小學教師、主任及校長。
他們昨日非常感性的發表心得總結,紛紛稱讚美國學校無論是校長,或是老師,都以教學績效為重,熱情洋溢的讓人感動。美國的小班制,教數學的容許學生使用計算機等工具,分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解決問題創意等做法,講究老師的教學要教導之外,還彼此學習等,都讓他們欣賞。
座中還有人在眼見台美教育體制的差別後,感慨萬千的吐起苦水。出席者中,也有人對美國的學校行政制度感到震驚,指校長並不只管行政,也重教學,一方面和老師以平行態度相處,一方面執著的要求老師要達到既定的教學要求,履勸不改,就可辭退老師,和台灣的老師幾乎是終身職,校長幾無法干涉老師如何教學,情況完全不同。台灣中小學校長四年遴選一次的遴選制,則讓校長面對家長干預等壓力。
評鑑考察團的許多團員,昨日還特別送給黃伯勳一塊寫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框架,感謝他的擔任「教練」,讓他們此行學得更多。

圖片說明:

(後排左起)汪履維、潘慧玲、林遊嵐、張善楠、鄭來長、黃伯勳、張新仁等人和一眾老師、校長,在評鑑考察團的總結會上合影。(菊子攝)

台灣教育部試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種子輔導員赴美研習團成員。(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