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三, 7月 19, 2006

波市長辦街區燒烤會親民

過去十二年來,不論晴雨,波士頓市市長馬連奧都會在七月十二日這晚,在他的海德公園(Hyde Park)住家門口,舉辦街區燒烤會(block party),和鄰居們在輕鬆、親切氣氛中閒話家常,慶祝他的當市長。

為什麼選七月十二日?市長選舉不是在十一月舉行的嗎?不明就裏的人都會狐疑。

從馬連奧當年還是市議員,到成為市議會議長,市長,一路支持到底,過去十二年來,也必定出席這街區燒烤會的華埠僑領陳毓禮、陳家驊夫婦解釋,因為馬連奧是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二日那天,開始代理市長。

馬連奧與陳毓禮等人的友情,也從當年他們帶馬連奧進華埠拜票,之後馬連奧贏得極高比率的華埠選票,逐漸隨歲月加濃加深。

從一九九四年正式上任市長至今,馬連奧已整整當了十二年市長。今年當選的這一屆四年任期屆滿時,他將打破記錄,成為波士頓市在位時間最長的市長。2005年台北市長馬英九來訪波士頓,邀他回訪台北時,他還曾打趣道,將來要競選第五任市長。

已當了十二年市長的馬連奧,住的還是十二年前的老家。出席這街區燒烤會的許多人,也都是馬連奧的老鄰居、老同事、老朋友。就連年紀其實不大,但已頭髮半白的波士頓市議會議長麥可佛拉賀提(Michael Flaherty)也說,他在1999年當選市議員以前,就是馬連奧的支持者,幾乎每年都來參加這燒烤會。

七月十二日這天,下午起天色就黑了,還下起雨勢不小的陣雨。但顯然這些老朋友們都知道,這是個不論晴雨都照樣舉行的聚會,於是下雨開傘,雨停收傘,完全沒影響到他們邊咬熱狗、漢堡,邊聊天的興致。

穿著黃色T卹,戴頂球帽的馬連奧,手裏拿著把大傘,就在人群中走來走去,一會兒親切的和年青人握手寒喧,一會兒和鄰居話下家常,遇到「公務員」,更當然要把耳朵「借」出去一下。和人說話時,他還總試著先來個逗人笑的反應,再回到正題。談到華埠,他認真的想了一下,然後表示他最欣賞華人的重視文化、傳統。他也覺得華人子女應該要在英語之外,保留自己的語言。至於華人社區最可改善的地方有那些,他說,「團結就是力量」。

三年前搬到市長家三條街以外,來自中國大陸的潘紅杰、李四桂夫婦,和這一區內僅有的另一戶華人家庭,這天也一起來參加燒烤會。他們說馬連奧非常親切,沒架子。他們搬來第一年,就收到市長開街區燒烤會的傳單,來到會場後,還和市長合拍了好幾張照片。

當然,這天到場的人,可不全是鄰居。華埠主街的董事會主席余俊明,計劃經理何陳素貞、何遠光夫婦,華埠治安巡邏隊義工游大千、彭鶴立,譚燕芳以及馬連奧的最近兩任亞裔聯絡員,曾雪清、翁耀漢也都在場。據說,市長開的這街區燒烤會是流水席,只要知道時間、地點,任何人都可以參加。

正在競選麻州副州長的戴柏高伯格(Deb Goldberg),以及正在競選法院書記的Dello Russo,這天當然不錯過機會,到場和群眾打招呼。

中國國家女子壘球隊七月訪波城

曾贏得1996年奧運賽銀牌的中國國家女子壘球隊,預訂七月十八日至七月廿四日來訪麻州,和紐英崙激流隊(New England Riptide Team)在羅爾(Lowell)市的馬丁(Martin)壘球場進行四場比賽。

為歡迎中國女壘隊,來自大波士頓地區七個僑社的代表成員,已組成大波士頓中華文化交流委員會(Greater Boston Chinese Cultural Exchange Committee),除訂定廿三日(週日)晚六點半,在漁村海鮮酒家,邀請球隊成員和社區歡聚外,也呼籲僑社華人屆時抽空前往觀賽。

中國女子壘球隊一行約30人,為備戰2008年將於中國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在領隊王彤、齊燕、主教練邁克巴士田(Michael Bastian)、教練黃維剛、張厲霞、霍科林的帶領下,從六月十九日開始在美加各地轉戰。

中國奧委會表示,中國女子壘球國家代表隊此行是為參加國際壘球聯盟的美國盃及加拿大盃比賽,會在美加與當地職業球隊進行共十八場比賽,預計七月底返回中國,為八月份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一屆國際壘球聯盟女子世界盃賽作準備。

中國女壘隊來美第一站是費城。在美國總統亞太裔事務委員會顧問黃華享的奔走下,費城華人社區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宴,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僑務領事劉毅、文化參贊翟德玉、袁媛等人也出席到賀。他們的第二站是加拿大溫哥華,今(十三)日將轉往第三站奧克拉荷馬,然後七月十八日前來波士頓,預定廿四日離開。

在麻州羅爾市馬丁球場進行的四場比賽,將從七月十九日起至廿二日,每晚七點五分開賽,門票一張八元。Fox 電視台並將於七月廿二日轉播兩隊在七月十九日舉行的第一場賽事。

身為麻州亞美顧問委員會成員的黃鷹立表示,黃亨華通知他中國女壘隊將訪麻州,但他和紐英崙激流隊東主喬艾得文(Joe Adelman)聯絡後,發現球隊將住在羅爾市,除比賽外,並未安排任何活動,他才發起組成大波士頓中華文化交流委員會,並在聯合銀行開設戶口,希望收受捐款,來籌辦晚宴,招待他們。

黃鷹立表示,他也正在和波士頓紅襪隊聯絡,希望中國女壘隊在麻州期間,能安排他們看一場紅襪隊的比賽。另外他打算在廿三日的球隊空檔時間,帶他們去參觀碧波地博物館,和哈佛大學的中國學生學者晤面。

大波士頓中華文化交流委員會的組成團體包括亞洲文化傳媒集團、麻州亞裔共和黨,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海外華人企業家協會、見聞旅行社、黃氏公所(Wong Family Benevolent Association),以及波士頓夏威夷俱樂部等。

查詢晚宴詳情,或訂購晚宴節目冊廣告,可洽黃鷹立(617) 448-1413,黃阿旺(617) 513-4317。查詢比賽詳情或購票,可上紐英崙激流隊網站http://www.neriptide.com/1866-474-7843

星期五, 7月 14, 2006

新網站串連華埠關係網


想知道在波士頓華埠內,誰是新聞製造者?消息是怎麼傳開的?愛默生學院助理教授Paul Niwa與舢舨合作,和十六名該校新聞系學生,最近推出一個Bostonchinatown.org的網站,讓人略嚐滋味。

Paul Niwa說明道,該校這一「華埠社區指南(Chinatown Directory)」,實驗性社區新聞計劃的基本內容,是十六名新聞系研究所學生,在兩星期內,花了共約四百小時完成的訪問。他們經由半挑,半隨興的方式,在與華埠有關的人士中,選定罪出的十六人接受訪問,再經由受訪者推薦,去約訪另外八個人,也由此建立起連連看關係。目前列在bostonchinatown.org網站上的華埠人士,約有一百三十人。

這一網站的首頁,有如「連連看」遊戲,每一條線尾端,有著一個人狀圖案,滑鼠輕觸,就顯現一名華埠社區人士,或是和華埠有關的政客、服務提供者的圖片,再點擊一下這張圖片,就出現一篇由愛默生學院新聞系學生所撰寫,有關此人的訪問稿。在網頁右上角的照片下,列出了此人的聯絡方式,以及他們和華埠社區內的誰有聯絡。

在流覽網頁時,如果要查找和某一主題有關的人士,則可在搜尋(search)欄中輸入關鍵字,就會列出與這主題有關的一串華埠人士。例如輸入「安全(safety)」一字,會列出司徒家庭,黃國威、何陳素珍等人的名字。輸入「政客」一字,會列出尹常賢等。

目前這一網站由Paul Niwa私人掏腰包,每月付廿元的支持網站頻寬費用。他希望目前由學生製作內容的這網站,將來在華埠民眾可自行上網張貼內容,邀請其他人加入這華埠人脈圖,並增添存檔功能,把政府機構政令、公告,社區機構活動消息,都放在網上讓華埠民眾查索後,可變成華埠社區的資訊集中地。甚至可如芝加哥及紐約一樣,成為華埠民眾和民選官員互動的平台,提供網佔教學。不過,要做到這一地步,不但有資金問題,還有其他的內容可信度等許多相關社會議題待解決。其中第一步要解決的是頻寬問題,若能爭取到愛默生學院來提供網站伺服器(server),上載或換頁的速度就可以很快。

昨日在會場的出席者,對這一網站都表現出高度興趣,但明顯的,許多人對這網站該如何運作,有很多疑問。范王柳娥問「誰是守門人」。曾雪清也問,誰有資格決定放或不放什麼內容。塔芙茲大學的芭芭拉則表示,這一網站應有更清楚的誰是撰稿者,誰是幕後掌管、整理資料者等說明。還有人表示,恐怕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把個人的聯絡方式,或人脈網絡公開,免得遭垂詢者「轟炸」。

華埠牌樓聯盟將辦系列座談 研究南灣計劃區

華埠牌樓聯盟(Chinatown Gateway Coalition)(十三)日在波士頓華埠聯盟月會中宣佈,已申請得一筆十二萬五千元的經費,來協助華埠社區對南灣計劃區(South Bay Planning Area)發展可能做較深入瞭解,並聘請法律、建築方面專家來研究,對華埠來說,該一地區最有可能,最應該進行什麼樣的土地發展。

代表牌樓聯盟的梁慧文、張冬並在會中派發背景說明資料,呼籲華埠社區支持,要求波士頓重建局把南灣計劃區改名為華埠牌樓區。

根據波士頓重建局在2004年八月印製的「南灣計劃區」第一期研究,佔地約廿英畝的「南灣計劃區」,北界尼倫(Kneeland)街,西界阿爾拔尼(Albany)街,南界九十號公路南段,東界九十三號公路。

但在南灣計劃區中緊鄰現有華埠的廿五、廿六A、廿七A地段,若照1990年版的華埠總體計劃(Chinatown Master Plan)來看,其實屬於「華埠牌樓特別研究區(Chinatown Gateway Special Study)」,是波士頓市政府早年規劃為華埠未來擴展的地區。在區域劃分上,屬於華埠。

華人前進會、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等機構,因此在2005年前後,組成「華埠牌樓聯盟」,呼籲社區民眾不要讓波士頓重建局藉著重做土地區域劃(zoning),把土地從華埠手中拿走,來設立一個新的「南灣計劃區」。

梁慧文、張冬等人昨日在會上指出,一旦波士頓重建局成功的把這一大片原屬於華埠的土地,編進一個新區,華埠社區對這塊土地就失去了置喙、發言權,無法就這一緊鄰華埠土地未來發展可能對華埠發生的影響,例如華埠民眾關切的可負擔住宅、開放空間、樓宇高度限制等,有效表達意見,也將因此失去華埠原可擁有,對華埠有利的各種未來發展。

他們將藉由從Bar 基金會申請到的經費,希望在七月底前聘請到一名項目協調員(Project Coordinator),在八月至十月底之間,牌樓聯盟辦理一系列三個主題的講座。這三個主題分別為重新審閱1990年及2000年版本的「華埠總體計劃(Chinatown Master Plan)」,瞭解南灣計劃研究工作小組(South Bay Planning Study Task Force)2004年八月所完成的第一期研究報告內容,麻州收費公路局所收到的土地發展計劃書內容,該局訂定的土地發展指導準則等,以及最後階段的意見徵詢(focus group)。梁慧文解釋道,他們計劃分別為華埠一帶十二座大樓的居民,青少年,社區機構等不同社區族群,各辦理一輪講座,她也同意范王柳娥所說,華埠商家也是社區內的一個族群,將會在辦理講座時,把他們包括在內。

在講座結束後,聯盟將動用所申請到的經費,聘請律師、建築師等,以「建築設計案演練(Charrette)」的方式,在一個限定期限內,幫助華埠社區研究各種的可能性及法律相關問題。

由於南灣計劃區的規模極大,擁有土地的麻州收費公路局(Massachusetts Turnpike Authority),以及擁有批審發展計劃權的波士頓重建局(Bosto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對如何進行這一發展計劃,頗多顧慮,早在2004年前後,就邀請來自皮革區、華埠等地民眾,組成了南灣計劃研究工作小組(South Bay Planning Study Task Force),並在2004年八月完成了一份第一期研究報告。

麻州收費公路局後來據此報告,發出了徵求土地發展計劃書(RFP),但只有一家土地發展商表示了興趣,這一發展計劃似乎就暫時擱置了。

南灣計劃研究工作小組成員之一,皮革區的Lawrence Rosenblum表示,在他們交出了第一期研究報告後,該小組一直希望MTA BRA能恢復動作,進行第二期,包括住宅部份的研究,但鑑於近兩日發生的「大挖」工程意外壓死人,麻州州長朗尼要求MTA主席馬修阿莫瑞約(Matthew J. Amorello)下台事件,再加上波士頓市有意先發展南波士頓水前區,大概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人會有心力來管這南灣計劃區的發展。

星期二, 7月 11, 2006

才學、理想、籌款力兼備 廣教覓校長不容易

中華廣教學校與華美福利會要合蓋的「社區教育中心」,終於在昨(十一)日傳出,訂八月十一日下午二點舉行破土儀式,但廣教學校將打破中文學校傳統聘請的全職新校長,暫時還沒著落。

廣教學校的「校長搜尋委員會」召集人蔡倩婷表示,她們的最終目標,是在新校舍於2007年落成時,新校長也能同時上任,為學校展開全新面貌,所以他們在招聘上行動得非常謹慎,僅管直到七月三十一日才截止收件的校長徵聘廣告公佈後,已有不少人寄件來應徵,但迄今,他們還只約談過兩人。

蔡倩婷指出,將來有了永久的家,廣教學校的發展空間就開始無限擴大。校董會希望將來的廣教學校,不只是一個中文學校,還要充份利用校舍空間,為華埠、華人社區提供更豐富的文化活動,因此他們希望將來的新校長,不只當一名中文學校的校長,還要挑起文化中心負責人的擔子,在規劃中國語言教授,發揚文化傳承外,還要能建立社區關係,籌畫募捐款項,辦理各項活動。

由於近年來社區內幾乎個個機構、團體都在為不同的活動、項目籌款,他們也特別強調未來新校長的籌款能力。尤其廣教學校目前為建校舍在進行中的籌款活動,進行了三年多,本以為已將近達到籌款目標,卻由於建築費暴漲,迄今仍得再繼續籌募至少一百五十至二百萬元之間,讓每個校董都體會到,籌款不是件那麼容易的事,何況將來,新校長得為學校統籌每一項活動,包括籌款。

或許正由於他們要的是這樣一名不同於一般中文學校的全職新校長,許多應徵者儘管擁有教學背景,亮麗學歷,但和廣教學校「校長搜尋委員會」心目中的理想校長,就是還差了那麼一點。

包括校董會董事長雷國輝,校董陳秀英,蔡倩婷、黃景佩、李錦光、伍碧香,學生家長江念祖、利吳素誼、校友李燦坤等人在內的「校長搜尋委員會」成員都感嘆,廣教學校願意付高薪,但有理想,有經驗,有能力的好校長,真的尋覓不易。

由於華人的增加,紐英崙之內的中文學校數目,近年來也暴增,例如沙朗中文學校、艾克頓中文學校,以及在羅德島州,借用羅州華人協會會址上課的星星中文學校等,都是新興的中文學校,學生人數沒多久就累積至上百人。但這些學校,絕大部份的教職員仍是半義務性質,校舍也不是借的,就是租的。

廣教學校在明、後年蓋好校舍後,不但將成為紐英崙地區第一家聘請全職校長的學校,也將是第一家擁有自置物業校舍的中文學校。

圖片說明:

廣教學校「校長搜尋委員會」召集人蔡倩婷(右四),與校董黃景佩(前右一起)、學生家長江念祖、校董會董事長雷國輝,校董陳秀英,校友李燦坤、校董李錦光、伍碧香,學生家長利吳素儀等人,日前為面試新校長開會。

秋山行旅壁畫 美化華埠環境

華埠之內到底有多少幅壁畫?數一數,在愛群托兒所外牆的壁畫未拆前,總數應該是六個。但很多人可能還是會問,這些壁畫在那裏?

這些壁畫中,內容最有社區性,也顏色多彩,頗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的,應該是當年建信義大廈時,從位於夏利臣街與屋街交口處,愛群托兒所外牆拆下來的壁畫。這幅壁畫上繪有一家洗衣店,一名廚師,一名衣廠工人,一名園工,以及小孩玩耍,成人學習等景象,象徵著華埠內的不同族群。那是在1986年的七月到九月間,由華埠社區內的熱心人士,你一筆,我一刷,攜手一起完成的。

為了紀念華埠社區當年的攜手團結,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後來也特地籌款,請畫家曾文棣複製成60x80吋的縮小版,把它保存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內入口處。

在這幅「華埠傳統壁畫」之外,華埠內最美觀,也最有藝術欣賞價值的壁畫,應該是在好事福大樓旁,面對著小小好事福公園的「秋山行旅圖」壁畫。

好事福大樓是華人經濟發展協會的物業,該會為美化地方,在1980年代末,請來曾文棣及袁佐兩位藝術家,把收藏在波士頓美術館的一幅清朝畫家王雲仿宋代畫家范寬的山水彩墨畫,放大,照搬到牆上。

但是這些年來的日曬雨淋,把這幅壁畫搞得有點退了色。華人經濟發展協會最近特地向麻州文化藝術會,以及波士頓市的小型美化補助計劃,申請到一筆資金,請來曾在中國大陸贏得兩項全國大獎的畫家郭義芳,把這壁畫又修補回原來的模樣。還給好事福街居民一個美麗的公園。

不過,這公園藏在僻巷內,能夠欣賞到的人,其實也不多。

座落位置最容易為人注意的,其實應該是位於華埠商區內,夏利臣街和乞臣街之間,龍鳳酒樓面對停車場外牆上,一幅以勸導人戒煙毒的大型壁畫。但這幅壁畫的內容及畫功,並不吸引人,因此很多人也有看沒有到。

另外一幅藏起來的壁畫,是面對大同村,夾在泰勒街和乞臣街之間一個超小型公園。那兒的牆壁上也有一幅壁畫。但是也因為座落位置的關係,只起到小小的美化地方作用。

其實最醒目的壁畫,應該是在華埠牌樓旁,華埠公園後的前後兩大片牆。但由於樹蔭等的關係,留意到,或有反應的人,其實也不多。

圖片說明: 好事福公園的「秋山行旅圖」壁畫,原畫收藏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星期一, 7月 10, 2006

亞洲風情節 醒獅大匯演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七月九日,老天作美,豔陽高照,以武術、功夫為主題的華埠主街第三屆亞州風情節,也在九隊醒獅團獻演,七大武術機構示範功夫,民族舞蹈表演點綴,圍觀人群川流不息的熱鬧中進行。

                           醒獅匯演是昨日活動的一大特色。早年華埠內的醒獅隊伍不算多,每逢過年時,有五隊獅龍上陣,就已很轟動。最近這一、二年,在外埠練軍的隊伍,也進華埠舞獅,因此紐英崙中華公所舉辦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最多時出現過八隊獅。但昨日,包括胡清虎鶴太極門、陳耀祥虎鶴太氣門、安良醒獅隊、華林探腿門、黃強醒獅隊、洪青體育會、巾幗醒獅隊、胡炳超少林洪家武術學院、李帆風虎鶴國術醒獅隊,共有九隊獅,陣仗格外不同。

                                 昨日在必珠街上華埠牌樓前的舞台,從早上十點半一直待到一點多的觀眾,就有幸看盡這九隊獅各有特色的表演。為了彰顯功夫,這些獅隊的表演動作難度越來越高,不但要雙人疊的向空竄高,還得跳上板凳,再從板凳上的往高空跳疊,把台下觀眾看得驚呼連連,叫好頻仍。更有不下十餘人,分據不同位置,拿著小型攝像機,頻仍拍錄。就連巾幗醒獅隊,這華埠主街董事會主席余俊明介紹為全美唯一全女子的醒獅隊,也跟上潮流,真的是巾幗不讓鬚眉的,一樣疊人跳高。一名霸著舞台前正中最好位置的中年婦女,看得非常投入,呵呵笑的不停稱讚。

華埠主街董事黃述沾,以及義工余定邦則當起清掃義工,每一隊獅表演完後,就趕忙拿掃帚,把舞台上採青之後的碎生菜葉掃乾淨。

為配合今年的武術、功夫主題,主辦單位當晚還在首度舉辦的亞洲風情節晚宴中,安排了一場「師傅出馬」的大師示範表演。

被董事會主席余俊明稱讚為最佳經理,以實際付出工時來計,也儼如在做義工的華埠主街計劃經理何陳素珍表示,舉辦亞洲風情節的主要目地,是以豐富文化表演節目,吸引人潮,為華埠商家增加商機,促進地方繁榮。原定六月三日舉行的這一活動因雨取消,改期到昨日舉行,仍能有這樣的熱鬧場面,她很感安慰。

也由於「商機」掛帥,昨日活動一開場就先介紹贊助廠商,包括聯何銀行的新英格蘭地區總監董繼中,國泰銀行貸款副總裁劉志偉,公民銀行代表,CVSKeyspanStarbuck等等。還因為今年是選舉年,競選連任的麻州眾議院議長沙爾狄馬西派代表到場,競選法院書記的Dello Russo親自出席的到場致意。

與華埠關係密切的波士頓市議員尹常賢,也在他的幕僚長張黃玉鶯陪同下,和太太一同到場。他在致詞時向華埠群眾報告好消息,指經由波士頓市議會議長麥可佛拉賀提,以及他和數名市議員的合作努力,波士頓市在下一會計年度預算中,撥出了三萬五千元,讓華埠就該在那個地點建圖書館,又有那些個地點可利用等進行研究。他指出,圖書館對地方上的文化活動有很大貢獻,他們一定會幫華埠爭回圖書館。張黃玉鶯另外透露,尹常賢也計劃在華埠舉辦一場「預算談(Budget Talk)」,以幫助華埠民眾瞭解波士頓市政府的預算編製過程及要求,將來爭取市府經費時可更有效率。

應該是由於這一活動一度因雨取消的緣故,昨日的擺賣攤位集中在必珠街上,絕大部份都是禮品、飾物,甚至還有賣傢俱的。服務機構的攤位,有華埠獅子會會長余麗瑛坐鎮的免費驗眼車,華人醫務中心陳斌華擺放出服務項目簡介,華埠治安巡邏隊賣水、洪青體育會賣Slush籌款,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賣素食、飾物,宣傳慈濟人文學校,陳耀祥武術館賣裝飾用的小獅頭,聯合銀行也派馬曾夏慧等人擺出介紹產品攤位。

華埠主街的董事包括主席余俊明、財政余麗瑛,書記Fererick Ng,董事查幼梅、陳毓禮、阮鴻燦、何光遠、李洪文、吳振華、湯偉雄、黃國威、黃述沾、黃威民、Robert NewmanKevin Mallon等人。

紐英崙中華公所、華埠主街、華埠商會、紐英崙中華總會等四個單位,將於八月六日舉辦今年的華埠中秋節聯歡會。

星期三, 7月 05, 2006

台美成棒友誼賽 「中華加油」不足 一分飲恨



今年的羅德島州慶祝美國七月四日國慶活動,別添新意,昨()日在羅德島州普塔基(Pawtucket)市有上萬個座位的麥考伊(McCoy)體育場,上演一場美台棒球友誼賽。

不過這場賽事還頗吊人胃口,賽到一半,突然大雨滂沱,工作人員急急忙忙為草地上蓋一層膠布。觀眾坐在場中等雨停的等了近十五分鐘,才歡呼迎接繼續進行的比賽。

為增加慶祝美國國慶的節慶氣氛,也表達國際友誼賽的味道,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特地邀請胡炳超少林洪家舞獅隊,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紐約文化藝術學院等機構,舞龍、舞獅、跳山地舞,在比賽開始前先熱場,也為現場增添中華文化氣息。辦事處也特地敦請羅德島華人協會的葉超、吳子平等人協助與當地球隊等的一應連繫工作。

在美國職棒波士頓「紅襪隊」所屬小聯盟Pawsox球隊所在地McCoy棒球場進行的這場比賽,開幕式時,先由紅色古裝的旗隊開步,帶領Foxboro童子軍第七隊撐著巨幅美國國旗進場,Paw紅襪隊代表,美國成棒國家代表隊總經理Eric Campbell,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以及美台兩隊隊員接著進場後,由來自台灣的波士頓音樂學院大三學生陳雪芬,美國伯金斯(Perkins)盲人學校學生John Castillo分別演唱中美國歌後,兩隊交換禮物,楊國棟開球,友誼賽就正式開打了。

昨日球場雖未坐滿,但觀眾陸續到場,七點多時,已有至少數千人的座滿六成。美台雙方各有忠實加油觀眾,不時在看到好球時驚呼、鼓掌,中場休息時也再熱門音樂的帶動下,拍和鼓掌,甚至排起人海波浪,氣氛熱絡得很。到場的華人雖不能和美國觀眾比人數,但喊起「中華加油」時,聲勢可一點也不輸陣。包括台灣同鄉會幹事張啟典夫婦,國泰銀行貸款部副總裁劉志偉,颱風壘球隊的蔡高進等人,到場的華人雖然坐得並不集中,但加油時互相呼應得倒也很不措。辦事處新聞組組長王億,這天也當起了臨時攝影師,拿著攝錄機猛拍。

台灣成棒隊執行教練葉志仙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台灣成棒隊和美國大學聯盟隊簽有集訓合約,每年都會互派代表隊,到對方領土進行集訓,除了自付機票及往返交通費外,食宿費用都由地主隊負責。這趟他們來紐英崙,七月三日先在北亞當斯(North Adams)俱樂部和當地由大學生球隊進行了一場友誼賽。昨日則是和美國聯盟代表隊進行友誼賽。稍後七月中,他們將轉往荷蘭,為八月份在古巴進行的第三屆世界大學隊錦標賽做準備。

葉志仙指出,台灣每年都甄選出一組代表隊,派往國外集訓,以期年輕的成棒選手們可以增加國際比賽經驗。這趟來美集訓的球員包括隨隊教練包括郭李建夫、林琨瀚及龔榮堂等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職棒知名球員。他說,目前台灣共有十五隊大學棒球隊,台電及合作金庫等兩隊企業棒球隊,另有六隊職業棒球隊。派往參加2008年奧運賽的隊伍,將從這些隊伍成員中甄選出來。

台灣成棒代表隊將在七月四日至十二日之間,日分別在羅德島州、南卡羅萊納州及北卡羅萊納州等地,和2006年大學明星隊(NCAA)組成的美國代表隊進行共七場友誼賽。

星期一, 7月 03, 2006

七月到九月「牛遊行波士頓(CowParade Boston)」



國慶假日期間,除了聽音樂會,欣賞煙花,遊覽波士頓風景、歷史古蹟之外,如果你有閒、有興致,不彷整個波士頓,到處走走,看你能找到幾頭牛。

從六月中開始,世界最大型的公共藝術活動,來到了波士頓。

這命名為「牛遊行波士頓(CowParade Boston)」的活動,在波士頓市內的公園、廣場、街道,以及沿著自由徑(Freedom Trail)的各個景點,陳列出近兩百隻真牛大小的彩繪牛雕塑。

「牛遊行」於1999年始自芝加哥、紐約,2000年在堪薩斯及,2001年休士頓,2002年在倫敦。每年都不斷擴展,迭有創意。

九月初展覽結束時,主辦單位將於九月廿一日晚上六點至十點,在柯普利廣場瑪利奧酒店(Marriott Copley Place)舉辦拍賣會,現場拍賣其中五十隻牛,其餘的牛,則會上網拍賣。得款捐給達娜法伯癌症機構(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吉米基金會(Jimmy Fund)

猜猜看,這幾頭牛放在波士頓的那裏。

桃園縣蘆竹鄉獅子會獲選為世界最佳分會

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會長余麗瑛(左三)、柏克萊台灣商會副會長林政原
(左一起)、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葛家榮、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
辦室處處長楊國棟、台灣立委徐國勇、波士頓經貿學員聯誼會會長
游勝雄等人歡迎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
300G2區總監趙克毅(左四)
桃園縣蘆竹鄉獅子會會長趙永源
(右二)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 挾著榮獲國際獅子會2006年世界最佳分會榮譽,桃園縣蘆竹鄉獅子會一行30餘人,七月一日凌晨抵達波士頓,參加第八十九屆國際獅子會世界總會年會,當晚就與本地波士頓華埠獅子會,以及一眾商會團體代表在帝苑酒樓聚會慶祝。

        身為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300A2區總監的台灣立法委員徐國勇,當晚原在新醉瓊樓與台灣同鄉會等僑團聚餐,也特地過檔道賀。

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會長余麗瑛(前黃衣者)與一眾華埠獅友,僑教中心主任
葛家榮
(右一)一起,歡迎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300G2區總監趙克毅(右六)
桃園縣蘆竹鄉獅子會會長趙永源
(右四)
       國際獅子會台灣總會300G2區總監趙克毅,桃園縣蘆竹鄉獅子會會長趙永源,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葛家榮都表示,在國際獅子會成立近九十年的歷史中,這還是台灣第一次獲得「世界第一」的榮譽,實在非常難得。

       趙永源更進一步指出,世界總會在全世界分有七大區,往年每區都有一個最佳分會,因此共有七個最佳分會。但今年世界總會改變辦法,從世界各地區向總會申報的二千多個分會中挑選了三名入圍者,再做評選,因此今年該會的奪得第一,是真正只有一個的「世界第一」最佳分會。他也表示,中國獅子會從1926年在天津成立以來,迄今還沒有任何一個分會、區或總會在世界總會中獲得過榮譽,他為該會全體會員的努力成果感到驕傲非常。

      根據國際獅子會網站上的資料,國際獅子會在全世界197個國家、地區設有46,366分會,共有會員約140萬人。趙克毅擔任總監的300G2區,是台灣總會十五個副區中的一區,其轄下共有61個分會。全台灣約有800多分會。

      趙克毅說明道,桃園縣蘆竹鄉獅子會今年能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是該會在會員增長率,社會服務活動,以及善款募集上,都有卓越表現。趙克毅也指出,在台灣的獅子會,加入成為一般會員,須繳交的年費平均為三萬元台幣,一年中為各項活動捐款,少不了也要一、二萬元,還要為參加活動撥出時間、耗費精力,在台灣經濟景氣近年大不如往的情況下,要招募會員,很不容易,有些分會為此還把入會費降低到二萬元、一萬多元的都有。但蘆竹鄉獅子會不但會員人數增長一倍有餘,還在去年募集到約五百萬美元善款,表現非常亮麗。

       趙永源也侃侃而談道,該會會員人數從67人增加到158人,善款籌募成績也很好,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是該會不但辦理急難救助、視力檢查、捐血等活動,推動建立環保意識、向青少年宣導法治觀念,呼籲人們關心健康的為婦女做子宮癌抹片檢查,更在辦集體活動時,會員穿著整齊的獅友服,人多勢眾的建立起非常好的形象。

       一日晚到賀的大波士頓本地團體包括波士頓華埠獅子會、波士頓經貿團體,新英格蘭台灣商會、柏克萊台灣商會、波士頓經貿學員聯誼會及波士頓全僑民主和平聯盟等。

     國際獅子會世界總會第八十九屆年會原定在紐奧良舉行,但卡翠娜颶風摧毀了當地城市設施,來自該會分佈世界各地197國的15,000名會員,於是改在波士頓聚會,從六月三十日到七月四日,安排有一連串活動。

     其中的高潮之一,是七月一日早上舉行的「國際大遊行」。來自世界各地的獅友們紛紛穿上各自的傳統服裝,,從麻州大道一路遊行到波士頓廣場,沿著波約斯頓(Boylston)街,展現出多采多姿。由於來自台北的陳丕哲競選國際獅會董事(International Director)席位,遊行隊伍中還見到他的拉票告示牌。

       桃園縣蘆竹鄉獅子會昨()晚在國際學院接受頒獎,成為國際獅子會世界總會「2006年世界最佳分會第一名」。

星期日, 7月 02, 2006

華埠主街沿街擺盆栽美化街頭



在迎接七月四日的美國國慶假日前夕,波士頓華埠的菲利普廣場,夏利臣街、尼倫街、乞臣街,華盛頓街等地,昨日(六月三十日)增添不少綠葉花影。

華埠主街計劃經理何陳素珍昨日一早八點半,就和先生何光遠在街頭等Raso園藝公司把廿五盆大盆栽運到,隨後並在主街董事陳毓禮、李洪文,以及黃述沾,波士頓警察翁天生等人招呼下,把一盆盆高約四呎,內栽常青柏樹,襯以蕨類植物,以及各色小花植物的盆栽,沿街擺開。

何陳素珍表示,華埠主街向波士頓市美化市容補助計劃申請到一萬元經費,將逐步以盆栽來美化華埠街道。這筆經費除了將分批購買盆栽外,並將用以聘請Raso公司每週為盆栽澆水,以維護盆栽植物的生命與美麗。

昨日已沿街排開的盆栽,包括菲利普廣場六盆,夏利臣街八盆,乞臣街六盆,必珠街兩盆,華盛頓街雙樹酒店附近四盆。

陳毓禮表示,稍後他們將呼籲商家、民眾認養這些盆栽,由認養者來為盆栽定期澆水,甚至更換盆栽內的花木,藉以鼓勵華埠眾人一同關心華埠街道景觀。

這些盆栽「個頭」不怎麼高大,數量也不夠多,分散放在街道上以後,並不那麼顯眼。經過的民眾,有人表示聊勝於無,有人則擔心,不夠重的盆栽,大概在華埠街頭「生存」不了幾天,就被移得不見蹤影。

一名經常出入夏利臣街六十五號大樓的民眾表示,要美化華埠街頭,根本之道是要喚起所有華埠商家,以及路人、遊客,等車接送的餐館打工人等的道德良心,不要亂吐痰,亂丟垃圾、紙屑,煙蒂,華埠街道景觀,馬上可以大為改善。

這位民眾還指出,每日一大清早,在波士頓市府清掃過後,華埠街道其實還蠻乾淨的,但早上十點過後,街道就已不成「人形」了。如果大多數的華人自己不關心華埠形象,不肯先從清潔做起,擺盆栽之類的美化行動,只是形式而已。

圖片說明:

華埠主街計劃經理何陳素珍昨日為美化華埠搬盆栽。

昨日一大早,陳毓禮(右起)、何光遠、何陳素珍、黃述沾、李洪文等人為美化華埠擺盆栽活動助陣。

梅大衛揮別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


與全體職工在2005年成功籌得五百九十萬元,蓋成一座樓高五層,佔地二萬餘呎,讓華埠內非牟利服務機構幾乎全都羨慕非常的全新大樓後,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梅大衛昨日(六月三十日)揮手告別他服務了十六年以上的機構,轉往Hyams基金會,負責審核非牟利機構的申請資金計劃。
梅大衛對自己踏進社會工作後,兩度進出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有點感慨,不過他強調,離開現職,並不是離開華埠。儘管礙於利益衝突,在卸任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行政主任一職的同時,他不能留在他與華埠熱心人士一起創立的「華埠社區聯盟」,但他仍可保有「華埠信託基金會」委員的身份,將會繼續關心波士頓華埠,他成長的地方。
六歲時隨家人遷居來美,梅大衛當年落腳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波士頓華埠,在乞臣街與哈佛街的交界處。後來他家陸續搬到南端(South End)、牙買加平原(Jamaica Plain),但華埠是他的家外之家,是他在放學以後的逗留處。
他不諱言,早年的美國,地方上種族區隔分明,族裔間並不融合,大多數華裔家庭,父母為謀生活,關愛卻無暇照管子女,青少年們則感到在家受冷落,在學校或華埠以外地區,又經常遭遇挑釁,因而都把華埠當作是自己家,自己的地盤,非常同仇敵慨的結黨成群,以華埠保衛者自居。
是這樣的成長背景,讓他對華裔青少年與華裔移民父母的心境,有格外深刻瞭解,也促使他在就業、工作時,不由自主的一再回到華埠,一再以青少年、少數族裔為服務對象。
就連他即將轉任新職的Hyams基金會,資助對象也是波士頓市及雀喜市的低收入社區。
當年在布蘭岱斯(Brandeis)大學就讀時,梅大衛已在「華埠社區發展行動(Action for Boston Community Development)」打工。畢業後,從在華美福利會擔任就業輔導員,到在波士頓華人青年基本服務(Boston Chinese Youth Essential Services,現名為亞裔青少年服務)擔任青少年工作員(Youth Worker)他的第一、二、三份工作,也都在華埠
1982年到1987年是他第一度進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工作。那時候,這機構的名稱是昆士學校社區議會(Quincy School Community Council, Inc.)
那時候的梅大衛,其實工作經驗不多,昆士學校社區議會原本要招聘一名富經驗,會籌款的人。但結果,該會同時聘請了梅大衛和另一名西人,由兩人一起擔起了該會的營運大任。
後來他離開華埠,到牙買加平原社區學校(Jamaica Plain Community Schools)工作,再於1990年回到昆士學校社區議會擔任行政主任時,一名當年的董事會董事悄悄的告訴他,那位置,當年原本就是為他預留的。
但是從1988年到1990年間,他在牙買加平原社區學校(Jamaica Plain Community Schools)擔任首席項目發展員、區域協調員工作的經驗,對他後來的回到華埠工作,有很大幫助。其中讓他受益最大的,是他從該機構行政主任那學懂了「政治」,和政客建立關係的重要。
梅大衛還透露一個他守了多年的秘密,來見證他對「政治」的體會。在他回昆士學校社區議會擔任行政主任一職後不久,麻州大幅度刪減營運經費,該會轄下的托兒服務計劃,遭遇關閉危機。他打電話找當年麻州參議院議長威廉鮑傑(William Bulger)的助理幫忙。這一招,真的生效了。透過鮑傑協助,該會的托兒計劃成為當年同類機構中,唯一經費未被砍的服務項目。由於鮑傑當年要求他不要說出去,因此他也一直未告訴過任何人。
這段期間的工作經驗,還讓梅大衛嫻熟了推動族裔合作,謀求共識的能力。他回憶當年情景指出,牙買加平原號稱是多元化社區,但境內不同族裔各自聚居一隅,並不往來,社區學校轄下的不同分校,也幾乎是一校一族裔的彼此各自為政。但為把工作做好,他酌磨出如何令不同分部的同事放下歧見,為共同目標努力。
這經驗,讓梅大衛眼見社會在進步,華埠也在變,波士頓華埠從台山人主導,到廣東人居多,漸漸變成現在的國語人越來越多,越棉寮等其他亞裔也遷入,社區結構越來越多元化之際,和梅雪嫻等人一起,推動成立了華埠社區聯盟。
梅大衛強調,華埠機構之間,須要一個交流平台,交換資訊,增加效率之外,也可藉以培養出一個更團結的社區。他指出,當年,或者今日的華人移民來美,都是為了追求新生活,開闢新天地。當然不應該忘記,自己是新的大環境中的一份子,若要堅持保存「固有」的老舊華埠,豈不枉費自己為適應新環境所做的一切努力。該執著的,應該只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傳承
圖片說明: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成人教育班的老師們,難得聚在一起,趕在中心行政主任梅大衛(右四) 今日離任前合影留念。

星期六, 7月 01, 2006

「華埠建圖書館」爭得三萬五研究經費


華埠社區爭取圖書館的行動,昨(廿九)日傳出好消息。在波士頓市政府甫獲通過的預算案中,有三萬五千元經費撥作「華埠建圖書館」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

這一消息昨日在華埠坊間傳了開來,許多人都為此感到高興,表示這是個好開始,但也認為社區仍須繼續呼籲,爭取支持,不到圖書館建成,絕不罷休,才能確保為華埠爭回一個圖書館。

經由范王柳娥推動,到華人前進會青年組織員周卓文召集社區內年青人組成「華埠圖書館重回華埠之友」會,華埠社區爭取重建圖書館一事,在社區內進行了已有至少約二年時間。

周卓文與一眾青少年們,曾與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董事會董事長,和占凱利、尹常賢等市議員都晤談過。不過一提到該在那裏蓋華埠圖書館時,大家就傻了眼。經過研究,前一陣子他們轉變了策略,先要求市府支持,做可行性研究,並爭取到波士頓市議長麥可弗拉賀提支持。六月十三日時,市議會特地專為建華埠圖書館一事舉辦了一場公聽會。

當天近百人的出席率,包括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華人前進會、華埠居民會、亞裔青少年基本服務、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亞美社區發展協會、華人經濟發展協會、昆士小學都派出代表發言、到場支持。

「華埠圖書館重回華埠之友」會更在會場放映了十六張幻燈片,指出波士頓市長馬連奧自己,在2000629日在奧斯頓圖書館破土典禮中都說過「圖書館是鄰里生活的中心」,但波士頓全市十一區現有廿七個圖書館,卻沒有一個在華埠。

圖書館之友會總結的圖書館在華埠歷史指出,1896年在泰勒街上建的圖書館華埠分館,是個運送站。1915年,圖書館搬到華埠的新地方政府大樓。1936年圖書館關門了。1951年圖書館重開。但1956年,由於中央幹道隧道工程,這圖書館就永久關閉了。迄今,五十年過去,華埠還沒見過另一個圖書館。

「華埠圖書館重回華埠之友」會為推動重建圖書館,在2001年時曾找349名華埠居民做了問卷調查,結果100%的受調查者,都讚成在華埠重建圖書館。受調查者中,62%持有圖書館卡,34%說因為英文不好,上圖書館有困難。29%說,是交通問題阻礙他們上圖書館。這些受調查者都預見如果華埠有個圖書館,就可以有雙語圖書館員,有中文報紙可看,有更多亞裔或亞美書籍、影音資料可看。甚至在這圖書館內還可設立電腦室,教民眾使用電腦,闢出專區供青少年活動,辦理協助青少年做功課的活動等。

他們也指出,目前人們談到過的可能建館地點,包括目前仍由昆士中學佔用,位於華人佈道會後方的A地段,已由亞美社區發展協會取得發展權的24號地段,25號地段,南灣(South Bay)區華埠牌樓,乞臣街與哈佛街交界處的波士頓華人基督教會廢棄丟空多年的舊址等等。

市府撥給的三萬五千元經費,將可供「華埠圖書館重回華埠之友」會就前述這些地點,以及其他可能適合地點,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圖片說明:

CC062906E-1

波士頓華人基督教會有意拆除的這舊址,是華埠圖書館看好的地點之一。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畢業典禮

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昨(廿九)日中午十二點半及晚上六點,舉行了兩場畢業典禮,恭喜共十七名成人英語班學生更上層樓。

中午的這場畢業典禮,因為其中兩名畢業生,一個回了中國,一個回了台灣,只有五名畢業生出席,現場的學生親友少些,但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對他們一樣重視,特地邀請波士頓市政府新波士頓人辦公室主任陳清音到場致詞,為他們的畢業增加隆重氣氛。

但整個畢業典禮,當然畢業生還是主角。曾肖貞、張潁、姚燕、黃秀團,以及昨天擔任司儀之一的鄺玉,從5A班導師樊美荷老師手中領過畢業證書及紀念品,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的年刊之外,還就他們在學期間,出席波士頓市議會為華埠圖書館舉辦特別公聽會,參與「爭取華埠圖書館」行動,做了一場幻燈片簡介。他們也宣讀了當天在公聽會上做證的證詞。其中一名從中國來,目前住在牛頓市的同學還說出一個許多人都沒想到的圖書館用途,那是如果華埠內有個圖書館,當她進城買菜時,就可以把子女送到圖書館去做功課,或者看課外讀物,更有意義的利用時間。

5A班同學也特地感謝協助他們參與「爭取華埠圖書館」行動的義工,現年六十多歲的阮南茜(Nancy Gwon Chui)

2003年畢業,又上完華美福利會ABE(成人基本英語班)課程,今年九月將進入邦克丘社區學院進修會計學位的校友施潔,昨日也應邀回校勉勵同學。年紀還輕的施潔說,四年前她剛到美國時,英文不好,連基本的和人溝通都做不到,常感十分沮喪,於是下決心要學英文。進了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後,發現教師、職員們幾乎全是雙語人才,對學生又都非常用心,讓她的英文能力與自信心一下子同時提高許多。她說,為了在照顧兒子的同時學好英文,她常得等到午夜,兒子睡了以後,才能做功課,但幾年熬下來,她竟也可以進大學修專業科目。她希望同學們都珍惜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獲得的學習機會。她說「只要堅持,夢想就會實現」。

昨日中午的這場畢業典禮,由該中心四年級班老師張秀芳,以及5A班學生鄺玉,電腦班學生盧豔霞,以及老師Fred Benny擔任司儀。該中心成人教育課程副主任Sam Bernstein也以畢業只是未來學習的開始,「你們將建立起波士頓的新文化」來勉勵所有的畢業同學。

昨晚的畢業典禮,該中心邀來波士頓成人識字基金行政主任Joanne Appleton Arnaud致詞,2004年畢業校友,目前在華人醫務中心工作的陳小虹勉勵同學。

圖片說明:

CC062906A-1

曾肖貞(左起)、張潁、姚燕、黃秀團,鄺玉等5A班畢業同學和老師樊美荷合影。

CC062906A-2

波士頓市政府新波士頓人辦公室主任陳清音,應邀到場致詞。

CC062906A-3

5A班老師樊美荷()代表同學感謝協助他們參與「爭取華埠圖書館」行動的義工阮南茜(Nancy Gwon Chui)

星期五, 6月 30, 2006

前進中國營運 德昌大華教路


中國熱了這麼多年,美國人教美國人如何「前進」中國,早不稀奇,昨(廿八)日來自香港的德昌大華管理諮詢公司,透過新英格蘭大中華商業協會舉辦一場「管理在中國的商業營運(Managing Business Operation in China)」講座,藉以揭櫫該公司設在波士頓的聯絡處,卻顯示市場大環境已演變到,中國人來美國爭取中國的市場。

德昌大華管理諮詢公司昨日動用該公司關係,從香港、深土川,及紐約、波士頓,邀來一批在中國大陸有多年經商經驗的公司總裁,從實用角度講談在中國經商應注意的稅務、行銷、信貸,以及中國的公司法,中國投資環境及對外商的優惠政策。

華商諮詢總裁朱建華的講談內容以「在中國設立營運單位的策略計劃(Strategic Planning for Establishing Operations in China)」為主題。他說,很多公司在決定「進」中國後,就開始為該在那個地點設站,投資金額,公司形式,以及如何管理外匯,如何融合中西文化異同等問題頭痛。

他指出,在中國大陸境內,有5個特別經濟區(深土川、珠海、汕頭、廈門、上海的浦東)14個沿海經濟開放市(大連、秦皇島、天津、陽泰(Yantai)、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張江、北海)48個經濟及科技發展區,50個高科技經濟發展區,而每個特別區域對製造業及非製造業,分別徵收15%33%的所得稅,差別很大。另外每個特區,都會給外資企「兩免三減半」(兩年免征,三年減半征收企業稅)的優惠。

另外有15個保稅倉庫城市,三十五個出口處理特區市,針對貿易、出口行業給予優惠。例如免進口稅,出口增值稅退費(rebate),較寬鬆的外匯管理,沒有配額限制等等。

在成立公司上,他以德昌電機集團的經驗,從合資、投資、全額外資等遭遇的不同狀況,做了說明,並指出,不同種類行業有從最低三十萬元人民幣起,到三百萬、二千萬的不同最低登記註冊資本額要求。

朱建華指出許多人沒有注意到,外籍投資者在中國辦理公司登記註冊的資本額,可以分期到位,從小於五十萬元人民幣的在發經商牌照後十二個月之內,到資本額三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可分期三年。

當天的另一主講者,是深土川貿易工業局世界貿易組織事務中心資深經濟顧問邱慶芳。她在「中國投資環境及對外商的優惠政策」的講談中指出,「中國公司法」從1993年訂定,到2005年第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再做修訂,可見中國對公司法的重視。她也藉多項法令,指中國的鼓勵外國投資。她以深土川為例,如出口型企業,其工業用地的土地使用費,可五年減半繳納。經營港口碼頭建設的合資企業,前五年免企業所得稅。

來自香港的陳葉馮會計師律師事務所董事馮培漳則解說了適用於外國投資者的公司形式,以及成立公司須辦理稅務登計、工業及商業登記、財政登記、外匯登記、以及其他的勞工、火險、醫藥保險等登記。他也說明道,增值稅可從4%17%,香煙及酒等的消費稅(consumption tax)3%45%之間,服務業的稅率在3%20%之間。轉移土地產生的土地增值稅,在30%60%之間。住宅擁有者的市區房屋稅(urban real estate tax)為原價的1.2%,若出租則為租金的12%

馮培漳指出,許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九十天稅法。那也是個人在一年之內居住於某地的時間不超過九十天,就可免繳稅。個人所得稅從年收入五百元人民幣以下的5%,五千元到二萬元的20%,到十萬元以上的45%不等。

昨日應邀講談者及講題,還包括禮恩派國際集團亞太區總裁丁勇,Photovac公司總裁Thomas Smith的「在中國製造生產及行銷的經驗」。香港黃氏律師樓律師林博「中國的新公司法,以及其對中國內外國投資的影響」,紐約ABC-Amega公司行政主管David Herer「在中國應收帳款管理的過去、現在及未來」。

昨日出席會議的五、六十人中,除了商界人士外,還包括最近創業的上任美中藥協會長陳慧敏,以及現任美中藥協會長韓軍,紐英崙中華網協總經理李天舒,會議主任鮑海寧等人。連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副主任薛龍都現身會場,為該中心的中國商業講座做關係。

圖片說明:

CC062806A-1

新英格蘭大中華商業協會昨日舉辦的講座由華商諮詢公司的本地聯絡員朱浩華(右四)籌備,華商諮詢公司總裁朱建華(右五)、公關總監陳少霞(左四),與麻州出口中心主任Paula Murphy(左五)合作,邀請馮培漳(右一起)、張素紅、林博、邱慶芳、黃永榮、李筱筠、David HererThomas Smith等講者、嘉賓出席。

CC062806A-2

華商諮詢公司總裁朱建華及陳葉馮會計師律師事務所董事馮培漳在會中回答問題。

CC062806A-3

美中藥協前任會長陳慧敏在會場問怎樣才能比較容易的從中國政府單位拿到準確數據資料。

星期四, 6月 29, 2006

昆士4 案件延期至七月廿六日開庭



坊間現稱「昆士四(Quincy 4)」的案件,昨(廿七)日一早原定要在昆士法院作審前聆訊(pre-trial hearing),但因代表四名被告的律師中,有人申請延期審訊以爭取收集更多證據、資料,法官宣佈延至七月廿六日再上庭。

昨日一早,五、六十名社區內關心此案者,被昆士警察控以擾亂秩序、拒捕罪名的四名年輕亞裔,包括華人前進會組織員陳玉珍、四月三十日晚一度被打昏在地的阮達文,廿六歲的伍豪宇,以及孫文軍(譯音),以及他們的家人、朋友,把小小的昆士法庭二樓,擠得水洩不通。

由於代表四名被告的律師要求延期聆訊,以俾有時間收集更多證據、資料,

加上陳玉珍的代表律師,身在他州,昨日未能出庭,法官只花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宣佈延期開庭。

四名被告中,代表伍豪宇的律師余達明,則同時提出了「撤銷控告」申請。

大波士頓法律事務援助處律師黎德慧事後在法院門外,以中英文向到場支持的民眾解釋道,昨日的出庭,是法律程序中的審前聆訊。控辯雙方律師也首次見面,交換基本資料。

代表四名被告的律師中,昨日只有三名律師出席,其中一人因故未能到場。這些律師都提出了要求控方提供包括已呈堂等的更多證據、文件,以便他們進一步研究案情。

黎德慧也向出席者表示,雖然昨日眾人擠進法庭審訊室內的時間很短,但眾人的出席,將讓法官在審閱此案時,心中知道社區對此案的重視。據悉,昨日「過庭」時,法官曾透露,她還沒有時間細閱此案內容。

來自昆士警察局的資訊指出,若法官翻閱控案內容後,判斷沒有成案條件(Probable cause),會當場判決案件不成立。另外,在昆士市的市法中,訂有市民不得當街咒罵(swear)條例,若違反該例,就可被控以擾亂秩序。但由於該法與美國憲法賦予人們的言論自由相牴觸,昆士市警察幾從未動用過該法。

昆士警察局行政助理(Administrative Assistant)傑克蘇利文(Jack Sullivan)隊長(Lieutenant)昨日證實,這四名被告中已有人向該局提出正式抱怨,但由於此案已進入法律程序,為不影響案情,該局將待結案之後,才進行調查。

根據黎德慧所知,華人前進會行政主任駱理德曾為此事與昆士市府接觸。代表昆士市長的湯姆士拉傑(Thomas L Largey)表示,由於案已呈堂,市府傾向於不談該一案件,但將安排於七月四日後的那星期,和昆士市人權辦公室,昆士市警察局等機構,一起和華人前進會座談,如何改善昆士市行政系統處理族裔問題的技巧。

昨日出席表達支持的凌程基夫婦表示,今日是這四名亞裔受害,他日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儘管他不習慣早起,仍決定到場支持。他還指出,昆士市的族裔關係在早年並不那麼好,他太太阿芳,九、十年前就曾在街頭遭白人青少年無故揮拳相向,把她的眼鏡都打飛了。

四名被告之一,阮達文的母親則說,她上夜班,經常凌晨才回到家。上星期她經過一個紅綠燈,車開到近家門口時,跟在她車後有一段路的警車,才突然嗚嗚作響。警察並大力拍她的車門,把她嚇壞了。

事發當晚把妹妹保釋出警局,也認識其他幾名被告的陳偉源說,亞裔多半抱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態度,但這事他覺得妹妹等人被冤枉。

阮達文也很懊惱的表示,這事不但干擾了他的正常生活,更讓他不敢再相信警察。


圖片說明:

CC062706A-1

大波士頓法律事務援助處律師黎德慧()在法院門外,以中英文向到場支持的民眾說明情況。

CC062706A-2

四名年輕亞裔被告(背對鏡頭一列排開者),昨日一起出現在昆士法庭。

星期二, 6月 27, 2006

廣教學校唱驪歌 歡送第七十五屆畢業生



即將於今年(2006)十二月舉辦九十週年校慶的中華廣教學校,廿四日下午,在昆士小學禮堂向18名初中第九屆,35名小學第七十五屆畢業生高唱驪歌,歡祝他們萬里前程,更進一步。

該校的創業培訓班,也有十二名同學結業。

今年的廣教學校畢業典禮,和往年一樣熱鬧,但由於湯鳳鳴校長有意退休,校董會已公開招聘新校長,再加上廣教學校的永久校址,也破土動工在望,現場空氣中,隱約帶著廣教在變的氣息。

致詞儀式照舊的由校董會董事長雷國輝開頭。他在祝福莘莘學子們從此開展人生新的里程碑之餘,指著台上嘉賓表示,其中多人當年也是廣教學生,但他們畢業、在社會上有所成後,回到廣教,擔任董事,為社區奉獻心力,希望今年畢業的學子們,都能以他們為榜樣,將來記得回饋母校、社區。

雷國輝也報告道,廣教學校是九十年前在泰勒街十號開始創辦的。這些年來搬過不少次家,但明年以後,他們就能有個永久的家了,會有十四間教室,除了現有的中文課之外,將有空間為同學及華埠社區提供更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活動。該校目前籌得的建校款項,距實際需要數目,還差150多萬元,但他說該校已定628日和華美福利會一同簽署建社區教育中心的買賣合約,並預定七月五日開工,另在八月份內擇期舉行破土儀式。

1968年進入廣教,1980年開始當校長,現已72歲的湯鳳鳴校長,服務廣教38年來,在華埠社區間,早就儼如廣教學校的代名詞。連她的子孫輩,都已分別成長為廣教學校的老師及助教。

廿四日,湯校長在校務報告中,勉勵畢業生要學以致用,畢業後以看書、看報繼續學習中文,保存、傳揚中華文化,做個有用的人來造福社會、報效國家。談到她自己的將要退休,她也強調會退而不休,做廣教的永遠義工。她也特地稱讚校董陳毓禮,不辭辛勞的發出逾百封信,獨力為廣教籌得五千多元。余風采堂也連年支持廣教的「滿分齊步走」籌款建校活動。

當天應邀致詞的還有廣教副董事長李伍綺蓮、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楊國棟,僑教中心主任葛家榮,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國威等人。

致詞儀式之後的畢業典禮,先由校董張金泉指揮全校師生唱他創作的校歌,再由在校同學張雅慧致歡送詞,六年級的羅詩婷、九年級的陳香婨 、創業設計培訓班李俏欣等人致謝詞。梅志毅代表畢業生贈送紀念品給學校。

頒獎儀式由吳荔、呂錦芳、梅淑雅老師等人負責。華埠國際獅子會會長余麗瑛則應邀上台頒獎給戴眼鏡的廣教成績優良學生。

整個畢業典禮最後在張鎮田老師親自率隊上場的揚琴表演,呂錦芳指導的默劇,吳荔老師指導的唱遊等表演中結束。

當晚,廣教學校並在龍鳳酒樓舉辦謝師宴。

波士頓國民黨熱烈討論黨產、黨譽



國民黨駐波士頓分部昨(廿五)日在乞臣街黨部會址召開本年度第一次黨員大會,除介紹十四名新入黨、歸隊黨員外,因六、七十名出席黨員對黨產、黨譽問題,意見分岐,會場出現黨分部近年少有的熱烈討論。

在黨產部份,一方面昨日所有出席會員以拍手方式無異議通過,今後須經由全體黨員四分之三的投票同意,才可變動黨產所有權,另一方面黨分部財政李伍綺蓮報告了該會財政去年有盈餘八千多元,今年截至五月份,因繳稅、交保險費,以及換地板,修漏水等整修樓宇工程的大筆支出,約透支五千多元。有興趣查察細節的黨員,可到黨部公告欄查看每月更新的財務報告。特地從孫子那兒學會基本電腦應用的李伍綺蓮也向出席會員報告,為擔心黨部投資受損,她動議由黨員大會授權黨部委員會在適當時機,把這筆投資帶出市場。

不過李伍綺蓮和昨日主持會議的該黨中央評議委員范紀琛,要求所有在場媒體,不要報導黨產、財政細節。

會場引發最激烈討論的,是昨日由中央評議委員范紀琛提出,與黨譽有關的一項提案。他要求以三個辦法公開譴責『紐英崙全僑歡迎馬市長英九餐會』籌備會主辦者之一,以正視聽,以維護國民黨波士頓分部聲譽。

他在提案說明中,提出四項指責。一是指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邀請紐英崙中華公所、國民黨波士頓分部、榮光聯誼會、亞洲文化基金會組成歡迎台北市長馬英九的籌備會。經二次會議後決定餐桌席次在歡迎宴前數日抽籤決定,並由國民黨負責帶位,但代表亞洲文化基金會的馬滌凡卻「未經籌備會討論,擅自以主辦單位名義」,經由某報發佈新聞公告。二是指馬英九三月來美,中西媒體均報導馬英九具有台北市長與國民黨黨主席身份,但馬滌凡卻以馬團隊通知為由,堅持籌備會不得稱馬英九為主席,又再利用報章公佈此堅持。三是指歡迎宴原本排定由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范紀琛代表籌備會致謝,但馬滌凡卻在未事先開會討論,也未通知下,擅自取消他的答謝部份。四是指籌備會決議由馬滌凡任歡迎宴財務工作,但宴會結束迄今已逾百日,卻未見馬滌凡公佈餐會收支盈虧。

為此四項指責,范紀琛提出三個辦法。一是波士頓黨分部今後不參加有馬滌凡在內的任何社團活動籌備工作。一是把這一提案刊登在各大中文報章上,以求公評。一是把這一提案抄呈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及國民黨美國總支部,美東支部等。

與會眾人對范紀琛的提案意見非常多。不少人也認為,若范紀琛提案中所述細節皆實,那馬滌凡確有做錯的地方,但波士頓國民黨絕不可因此自己放棄參與僑社活動籌備的權力。梅炳鈿在場大聲疾呼,為爭面子,今後凡有馬滌凡參與籌備的僑社活動,波士頓國民黨更要參加籌備,並爭取主導權,以提高國民黨地位,搏得許多昨日回歸黨部年青黨員的熱烈叫好支持。

由於會中有人強調社區以和為貴,有人表示事件中可能有誤會,也有人說,黨分部遭受不公平對待,應該在事件發生的次日就馬上向外反應,如今已時過境遷這麼久,不如息事寧人也罷。鄭月華站出來支持范紀琛的表示,這並不是她們第一次體會馬滌凡的太霸道,所以她和范紀琛倆人已向僑教中心主任葛家榮報備,今後凡有馬滌凡參與籌備的活動,他們倆人就不參加籌備,但黨分部仍可另派人參加。她也說明,黨部有黨部的規矩,她當時無法立即召開黨部委員會議,因此無法即時公開反應,但他們已立即向僑教中心主任葛家榮表示不滿,也得到葛家榮的道歉致意。一名黨員隨後卻質問,這麼一來,整件事是否就變成范紀琛他們和馬滌凡之間的私事了。

由於出席黨員們對這件事到底應該怎麼處理,議論紛紛,開會時間已遠超過預定議程,主持會議的范紀琛及國民黨分部常委鄭月華宣佈此案暫時擱置。

波士頓國民黨分部昨日會議的其他部份,儀式一如往例。分部常委鄭月華並宣佈跟進黨中央路線,請支持罷扁者簽名。

僑教中心主任葛家榮昨日在獲悉有「提案」討論後,在致詞時坦白表示,身為僑務工作人員,他們在波士頓是為所有僑胞服務,不便涉入各僑團的內部事務,所以昨日他將先行離席,中午再回頭和黨員們聚餐。關於台灣近一個月來發生的事,他和大家一樣關心,也都希望能早一日風平浪靜,讓所有百姓安居樂業。

葛家榮也在簡短的致詞中語重心長的以「民主、多元、包容」,來寄望僑社眾人及波士頓分部黨員們能理性的以平常心來看問題,以僑社和諧為重。

波士頓國民黨分部昨日並在會中歡迎了八名歸隊黨員,包括殷蔣碧如、湯玲玲、鄭可司、蘇麗萍、王麗楓、孟昭祥、王明德,以及六名新加入黨員,分別為華埠獅子會現任會長余麗瑛,華埠獅子會副會長湯偉雄,以及伍劉小雲、司徒慶華、陳秀美、許風妹等人。

圖片說明: 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范紀琛(左二)及波士頓分部常委鄭月華((右五)昨日歡迎部份歸隊及新加入黨員,包括孟昭祥(右起)、王明德、王麗楓、司徒慶華、蘇麗萍、余麗瑛、湯偉雄等人。

華人前進會籲請社區要求昆士警察撤銷控訴



以華人前進會、華埠居民會、亞太裔青少年聯盟(CAPAY)成員為主的六、七十人,廿四日下午聚集在昆士市政府門前,高喊「撤銷起訴,還我清白」,「我們要正義,現在就要」,呼籲社區人士六月廿七日(週二)早上出席法庭聆訊,支持在昆士市被警察毆打的亞裔青年,要求法庭撤銷所有控訴。

他們在發出的傳單中也指出,被毆打的陳玉珍,以及目擊證人Johnna Ng,已就昆士警察的不當行為,向昆士警察局提出正式抱怨。

這一主辦單位兩天前才發通知的集會活動,昆士市府、警察局,無一人出席,但波士頓市議員 Chuck Turner卻出席支持,並以「團結,我們就不會被打敗(United, we will not be defeated)」來鼓舞出席者。

Chuck Turner直言以他所認識、知道的陳玉珍,昆士警察有關她的描述不可能是真的。他也說,他的出席支持,也因為就如馬丁路德金所說,「只要天下有地方不公平,天下就沒有地方是公平的(Injustice anywhere is injustice everywhere)」。再者,警察在執勤時,有無限大的製造不公平的權力。人們有責任不去坐視。

Chuck Turner也因此建議,亞裔社區在關心昆士四亞裔的人權正義的同時,也應支持在波士頓,以及美國所有市鎮及州或聯邦,設立機制,監管警察的權力。他說明道,波士頓市議員阿若約已提出成立「警察監管委員會(Police review board)」的法令提案。

大波士頓法律事務援助處的律師黎德慧當天在集會一開始,先以中英文重述四名年輕亞裔,四月三十日深夜,也是五月一日凌晨,在昆士市八八超市前遭警察無故痛毆的過程。她在發言中強調,她們要求的是「正義」,因為美國是個自由國家,深夜逗留街頭,膚色不白,不講英語,都並不犯法,但是911以後,膚色不白、英語不流利的人,如果深夜還在街頭,就會被警察以「有色」眼光對待。

她們也在現場派發的傳單中,簡述當天事件經過,指這四名亞裔那天在八八超市附近和州警說話時,一名昆士警察從開來的警車中跳出來,未發聲警告,就對著其中三名亞裔的眼睛噴胡椒粉。由於陳玉珍高聲喊痛,三名警察從後襲擊高僅五呎的陳玉珍,把她打得頭臉及眼睛淤腫。陳玉珍的朋友 Tat M. Yuan幫她擋警察,竟也被打得不醒人事。後來還被銬上手銬,帶到警局,控以拒捕、擾亂秩序等刑事罪名。而這樣的罪名,一旦被判有罪,他們將面對最高入獄二年半等的刑罰。

黎德慧指出,他們因此提出七點要求,並呼籲社區人士支持。

這七點要求包括,昆士警局撤銷對這四名亞裔的控訴,賠償這四人的損失,向這四人公開道歉,紀律處份涉案警察,公開調查此事,增加聘請不同族裔警員,加強和少數族裔之間的瞭解,公開調查警察濫用職權或過度用武等的投訴。

華人前進會主席李素影表示,長得不像白人,喜歡深夜玩樂,都不是罪。這四名年青亞裔遭遇的事,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名亞裔身上,大家不可以容忍。 李素影也指出,不少社區人士認為,這幾名年青亞裔一定做錯了什麼事,才會被警察這樣對待,因此對支持他們持保留態度。但事情並不像大家想得那麼簡單,尤其是全美開始反恐後,只要不是白人,就做什麼事都有恐怖份子的嫌疑。這幾名年輕人無緣無故被噴胡椒,當然會反抗,那不應該是罪行,更不應該因此被控。社區大眾必須要團結起來,讓警察們知道,「我們在注意(We are watching)」,「我們不會消失( We are not going away)」。

她指出,而就算官司打贏,這四名年青人無罪釋放,留下的案底,也將讓他們的未來受影響。他們因此希望社區能支持,幫助這四名青少年,保住他們沒有案底的清白。

尚莫維爾市(Somerville)最近也發生類似的情況。五名黑人青少年被警察控以拒捕、擾亂秩序、襲警等罪名。廿四日當天,其中一名青少年的家長菲比應邀出席,表示地方民眾的支持,在法庭聆訊日的踴躍出席,讓法院瞭解到事實真相並非一面倒的如警方所述,因此目前法院已決定襲警罪名不成立,但他們還在為開脫另二項罪名努力中。

一名昆士市西人居民Mike Jackson也應邀出席發言。他說自己搬到昆士市一年多,關於這件事聽到許多不同說法,警方也要求他們在事情無結果前,不要下定論。但他在聽了許多故事後,儘管他並不知道所有細節,但基於警方提告的罪名,遠比可能的真正情況嚴重得多,他開始相信這四名亞裔的無辜,而且只有在判決、聆訊前進行認真的調查,才有公平、正義可言。他個人認為應該撤銷控訴,或至少把控訴壓到調查以後,好讓這幾名年輕人能正常的過日子。

十九歲的亞太裔青少年聯盟成員戈鋒在會中發言道,警察打人就不對。他曾和陳玉珍共事,聽到這事時,感到震驚,也讓他覺得以後還怎麼能再信任警察。

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則表示,這故事至少有兩個版本。但大家都同意,警察不應無故噴人胡椒,無預警的打人,那違反了人的基本權力。他說,好警察,人們會支持,但壞警察,大家就要把他們揪出來。

一名在集會開始前路過的西人昆士居民Kali McIsaoc向參與集會的人表示,亞裔應該學習積極參政,投票選出能為他們發言的民意代表,就不會那麼容易遭遇不公平對待。他還說,昆士警察的名聲一直不好,這是個很好的追求改革的機會。

圖片說明:保衛華埠聯盟主席梁梁星(左起)、華人前進會梁慧文、以及大波士頓法律事務援助會律師黎德慧(右一)等人邀得波士頓市議員Chuck Turner出席支持。

廿四日下午一度下雨,出席眾人撐傘,繼續支持「反對暴力侵害人權」的呼籲。

星期五, 6月 23, 2006

助廣教籌備九十週年慶 華史會代收集老舊文物




為協助中華廣教學校籌備訂今年十二月舉行的九十週年校慶,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日前展開了代為收集該校歷年文物、照片活動。

華人史協會會長范王柳娥指出,該會董事杜榮佳將負責把收集到的中華廣教學校整理出來,製作成影片,在聯合銀行華埠分行前的「華埠饗宴」螢屏上放映,並在校慶當天展出整理成果。

在文物收集活動的第一天,范王柳娥與杜榮佳,一早就守在該會座落於益士石街上,中華貿易大樓地下一樓,約三百呎見方的會所內,邊從陸續抵達會所的張大偉、李燦輝、李錦光那收取照片、畢業證書、及華人社區指南等文物,邊閒聊起以前波士頓華人社區,以及中華廣教學校的故事。

在他們的談話間,不容人不察覺波士頓華埠的強烈今昔對比,也讓不瞭解波士頓華埠「底細」的人猛然發現,原來華埠內的「老華僑」,還真是幾乎每個人不是近親,就是遠戚,要不就是老鄰居。那張關係網織得很密。

當天把個人廣教小學畢業證書,以及一份1952年印製的「波市頓及紐英崙華人指南」(照該指南封面原文)到現場的李燦輝說,當年他們在好事福(Oxford)街上,現在是新新市場的二樓上課,共有四間教室,約廿個學生。

從李燦輝當天帶到華人史協會所的兩張畢業證書,其中一張是第十一屆,一張是初中第八屆來看,廣教學校早從創校未久,就已開辦有初中。李燦輝的這兩張民國三十一年及三十四年的畢業證書,校長分別是余璞倫、余璞齋,很可能是兄弟,證書上還註明畢業者的省籍。王柳娥妹妹王柳媚的畢業證書,則寫著高小第廿七屆,校長換成黃紀慧,證書上的年份也從民國紀元變成西元,透露出年代不同帶來的變化。

當年和其他華人比較不一樣,家住雀喜(Chelsea)市,現在是牙醫,當天帶了一本「波市頓華僑閱書報所」在1949年編印的「紐英崙華僑指南(The New England Chinese Community Handbook」來的李錦光則指出,當年廣教學校的上課時間和內容,也和現在很不一樣。他那時每天都要花一個多小時的從雀喜市搭巴士,轉地下鐵,再走路的到廣教學校上課,可從來不覺得累或麻煩。每到放學,老師總是會按照居住地點遠近的讓學生們依序出校門回家,所以他記得有同學住得比他還遠。那時候他們每天在學校上完課,就到廣教學校上課,從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再回家。星期六、星期天也穿著白襯衫,整齊服裝到廣教學校上課。他印象很深是因為寫毛筆字時,總是把白襯衫的袖子給沾黑了。他們上的課,從國文、歷史到社會、科學,有好些科目,不像現在的廣教學校,以中文為主。

李錦光還說,當年的西人,看到東方人時,就犯「臉盲(face blind)」,覺得東方人長得都一個樣,偏偏還東方人的姓名,很多發音也相似,更加讓他們分不清那個是那個,但看病可不能搞錯對象,結果他那間診所的因應策略是,為每名病人拍張照片,附在病歷表上來做區別。在談話時,則加上高的,矮的等其他個人特徵來協助分辨。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希望持有廣教學校或波士頓華埠舊資料、照片、文物者,可把這些文物借給該會拍照或掃瞄(Scan),以為歷史存留記錄。和該會聯繫可洽617-338-4339CHSNEboston@yahoo.com

圖片說明:

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會長范王柳娥(右起),與張大偉、杜榮佳、李燦輝、李錦光等人一同審看廣教學校的舊照片。

星期三, 6月 21, 2006

美中醫藥開發協會紐英崙分會開第九屆年會


美中醫藥開發協會紐英崙分會十八日以「醫藥開發的創新和國際協作」為主題,在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王氏禮堂舉行第九屆年會,邀請到十餘位製藥界、學界專家,全天共做了五場講談。

當晚,該會在舉辦的餐會中,除邀請Sandoz公司全球生化製藥主管兼副總裁Ajaz Hussain講談「衍化中的全面轉變故事以及亞當史密斯的『看不見的手』概念(The Evolving Omnitrope Story and Adam Smith’s “Invisible Hand” Concept)」外,還頒發傑出貢獻獎,給多名會員。

該會自1998年創會以來的歷任會長,包括李克純、葛大明、李妍紅、沈永春,吳二喜等人,也幾乎全員到齊的表示支持。

當天的會議由把波士頓稱為「基因城」的新任會長韓軍擔任主席。秘書長董敏擔任司儀。卸任會長陳慧敏特地請來了無錫太湖國家旅遊渡假區生物醫藥工業園的總經理朱小健到場,介紹無錫馬山生物醫藥工業園區現已有近廿家醫藥企業,去年銷售總量達50億元人民幣等,號稱「華東藥谷」的開發情況,讓出席者有機會聽聽從中國來的人怎麼說。

在當天的講談中,「藥物研究與發展的進展」由ArQule生化研究院副總裁Dennis FranceEnsemble藥物研發公司科學部總主管Nick Terrett ,以及千禧年製藥公司規劃主任Raymond Skwierczynski 等人,分別就生物分子之外的檢測,藥物發現的衍化,由一名發展科學家的角度來挑選可發展的藥物做了講談。

「生化製藥研究與發展的趨勢」的講談中,Wyeth製藥公司的藥物安全新陳代謝組資深主任Garvin. WarnerAbbott實驗室資深研究員Tariq Ghayur,以及Genzyme的資深副總裁Edmund (Ted) Sybertz,分別就生化科技在非醫療環境中的安全評估,在Abbott實驗室做全面性人體治療用單細胞繁殖抗體藥物研究與發展背後的科學,在Genzyme被人忽略的治病藥物發現及發展等發表了論述。

「醫藥發展的挑戰、創新及全球化」的講談中,三年前加入Novartis生化醫藥研究機構,擔任基因上疾病模式(Models of Disease and Epigenetics)組的全球主管的李恩指中國是不可忽視的新藥研究發展新天地。他除了說明該公司已進入中國設立研發中心外,也指出,中國內的疾病種類多元化、患病人口數的眾多,醫藥化學方面的人才充裕,以及許多的獨特研究方法,都是在中國進行藥物研發的優點。不過中國境內還缺乏有經驗的藥物研發主管,在海外有工作經驗的行內人才,將有很好的發展機會。該公司目前也正在廣聘儲備人才。

默克研究波士頓實驗室化學部執行主任Mark T. Goulet,講述了他從新澤西州調來,於2004年八月開辦波士頓實驗室,從零開始的把一個藥物研發部門創辦起來的經驗。他指出,除了硬體設備的考量之外,每一個地方的「文化」各不相同,絕不能個像刻模子一般,在每個地方都套用同樣做法。他表示,該公司現有約十個研究實驗室,分佈在世界各地,他相信該公司將來都會進中國開辦實驗室,但具體時機則不是他所能控制。

Asta Tech 公司營運長於兵以介紹該公司為基調,和出席者分享該公司進入四川成都開設化工廠的經驗。他指出,進中國開辦製藥工廠、研發中心,確有工資低廉的好處,但近年來各大城市的工資普遍上漲10%左右,有心到中國設廠者,須先研究各地工資以及文化差異,例如廣州的平均年薪可達3,347元人民幣,但成都卻只有1,489元。可是,廣州工人步調快,成都人卻習慣了凡事慢慢來,在營運管理上,必須在管理與控制方法上,巧妙因應。此外,如何要求中國的工廠准時交貨,如何提供適當的訓練與教育等,都須預作研究。

在隨後的座談中,還未座談完畢,就離場要趕飛機赴法國的Wyeth策略計劃資深主任許鋼鋒指出,該公司也正積極開發中國市場。但他個人認為,不論市場在那,研發在那,優秀人才配合精準要求,是成功的基本條件。

圖片說明:

Wyeth製藥公司的藥物安全新陳代謝組資深主任Garvin. Warner(左起)Abbott實驗室資深研究員Tariq Ghayur 無錫太湖國家旅遊渡假區生物醫藥工業園的總經理朱小健、Wyeth策略計劃資深主任許鋼鋒、Novartis生化醫藥研究機構基因上疾病模式組全球主管李恩等人在座談會中即席回答問題。前轉頭回望者為卸任會長陳慧敏。

大會主席暨美中藥協紐英崙分會新任會長韓軍在現場主持會議。

華埠社區議會盼「海華地」撥款六十萬




為爭取地方住宅建設計劃向市府繳交的「社區利(community benefit)」可直接留在社區,華埠社區議會議員昨(十九)晚在月會提出嶄新建議,要求「海華地(Hayward Place)」的發展公司,在未來十年內撥出六十萬元,直接給華埠用作聘請休班警員巡邏用。

波士頓重建局(BRA)為「海華地」發展計劃訂定的公眾置評期限,早已於六月十五日截止。「海華地」發展商是因應華埠社區機構要求,繼華埠治安委員會、華埠居民會之後,昨晚再到華埠社區議會中做說明。

在發展商千禧年夥伴(Millenium Partners)公司代表約瑟夫拉金簡短說明「海華地」已繳交一千三百萬元的社區福利金給市府,其中部份應用於發展昆士中學之外,將來還要再交給市府一千萬元。另外,如果他們選擇不建15%的可負擔住宅,以該公司目前預定建造225個單位,每單位售價90萬元左右計算,約須再繳交一千二百萬元的社區福利金。

華埠社區議會議員劉啟祥、梅惠聰等人紛紛表示,這一計劃將繳交共三千五百萬元的社區福利金,固然很好,但這筆錢將由市府決定用途,並不是直接交給華埠,要用這理由來爭取華埠的支持,顯然不太有力。


約瑟夫拉金則強調,華埠是直接受此發展計劃影響的社區,絕對有資格向市府要求。在場的BRA資深經理馬克麥柯文(Mark McWan)也挺身表示,華埠社區若有此要求,可透過他向市府轉達 mark.mcgowan.bra@cityofboston.gov

劉啟祥隨後進一步表示,為讓華埠直接受益,他提出由發展商分十年直接撥六十萬元給華埠,供聘請休班警員做治安巡邏的建議。約瑟夫拉金回應道,華埠社區人士其實很懂得如何向市府要求。他認為劉啟祥的要求可直接由華埠社區和市府交涉。千禧年夥伴公司另一名代表克莉絲鄧表示,該公司當年為發展千禧年大樓所撥交給市府的社區福利金,其中就有二百萬元撥給了信義大廈,另外又撥給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的托兒服務計劃九萬元。可見這些福利金的確是進了華埠。

華埠社區議會共同主席李厚鵬則要求發展商確保施工時會聘用華裔建築工人,或住在華埠的建工。

議員雷國輝則要求發展商將來在確定大廈的中文名稱時,能順應華人社區民情,改個好聽點的名字。

中華耆英會行政主任梅伍銀寬昨日在建築師施家銘陪同下,也到場說明,該會爭取以聯邦政府202補助計劃來擴建康樂樓,從廿八戶增加為七十五戶的計劃,雖然獲得波士頓市府的大力支持,但因擴建地屬於麻州史跡保護局列為保護地標之一,在向聯邦政府申請資金時遭遇困難,希望社區支持,以各種可能行動撤銷該一地段的史跡保護要求。

圖片說明:

華埠社區議會昨晚的會議共有十四名議員出席。

華埠社區議會三名共同主席李厚鵬(左起)、陳灼鑑、阮鴻燦在會末交待該會曾和銀線代表晤談。

星期二, 6月 20, 2006

中華僑立學校首次在昆士小學禮堂辦畢業禮


中華僑立學校十七日舉行的第四屆畢業典禮暨第六屆結業典禮,首度搬到昆士小學禮堂舉行,出席的學生、家長、老師及嘉賓人數之多,也打破歷年記錄,盛況空前的把會場擠得水洩不通。

創校校長梁惠瓊做校務報告時感性表示,畢業、結業典禮得以從漁村海鮮酒家搬到昆士小學禮堂舉行,意味著學校不斷成長。在學生、家長及僑社支持下,她相信中華僑立學校將會屹立不倒的長存於波士頓華埠。

梁惠瓊回想該校從2000年成立以來,經歷過的風波,感觸良多。但她只點到為止表示,她對學校得以茁壯,二年前昆士小學校長李素影撥出校舍供該校租用,許多年輕老師加入教學陣容,家長支持的送子女入讀該校,心中充滿感激。

當天的儀式由陳綺玲及羅碧研擔任司儀。首先進行的是結業典禮中第一部份遊藝節目,從幼兒班到中班的學生們演奏電子琴、鋼琴、小提琴等。

校董會董事長鄺青峰、副董事長黃鷹立敦請校董、嘉賓上台後,才揭開畢業典禮序幕。

副董事長黃鷹立率先向2006年畢業同學道喜致賀,勉勵有加。董事長鄺青峰則以他為現年一歲的兒子取中文名字時,經朋友解說,才發現中文的奧妙,每一個字都可以有許多不同涵意。他還說,小學五年級就從香港遷來美國的他,幸好當年愛看武俠小說,保住了認讀中文能力,現在還能看懂中文報紙。他表示,該校2000年才成立,還年輕,如果有什麼處理不當的地方,希望家長們見諒,並能向學校提意見,以期學校有所因應、改變。他強調要感謝家長、董事會成員的人力、財力支援,校長、老師的投入心力、魄力,才讓學校得以成長、壯大。

當天的儀式還包括在校二年級同學曾棟宇已國語致歡迎詞,六年級畢業生蔡芷苓致答謝詞後,八名畢業同學送給學校紀念品。學校敦請校董們頒發畢業證書,以及黃、李、梁、余四大姓氏公所,以及華裔退伍居人會捐贈的獎學金。

在報告校務時,梁惠瓊指出,目前該校有學生450460人之間,老師廿名,助教七人,還有數不清的義工。六月廿二日起,該校將放暑假。今年由於情況特殊,該校將不辦暑期班,七、八月休假,九月一日起,該校才再恢復正常辦公時間,並開始受理九月七日起陸續開課的新班報名。該校現共開有十四班中文班,以及鋼琴、舞蹈、電子琴等才藝班,還另有英數進修班,成人國語班等。查詢該校詳情可洽617-728-0089,或上網www.cwane.org

圖片說明:

中華僑立學校董事長鄺青鋒(右一)、校長梁惠瓊(右二)、副董事長黃鷹立(左一)等頒發證書及獎牌給八名畢業學生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