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26, 2012

12名昆市居民填妥「五個願望」


華康家護中心等數個社區機構日前在華樂耆年中心協助耆英填寫「五個願望」表。華康家護中心發展主任譚秀婷和華樂耆年中心主任關靜儀表示,出席耆英們幾乎全數來自中國大陸,目前都住在昆士市,包括前左起,姘娣、李愛玲、陳惠齊、Anna Kwan、黄佩芳、陳德源,以及,第二排左起,馮和氣、胡松勳等,共有12人完成表格填表手續。他們提出的問題包括,安樂死在麻州是否合法,捐贈器官有無年齡限制等。前述兩問題的答案,依序為否,以及無年齡限制。(圖由華康家護中心提供)

星期三, 7月 25, 2012

USCIS籲民眾防移民騙局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和美國移民及海關執行局(ICE)的波士頓地區辦公室,昨(廿四)日和社區代表開會,強調奧巴馬總統的暫緩遣返無證青少年非法移民法案,還未實施,提醒民眾不要看到廣告,就急著填表申請,也不要輕信那些並無專業身份,卻代辦移民申請的人,以免上當受騙。
      USCIS還藉此機會呼籲社區謹防任何移民騙局,別找錯對象幫忙,結果反而延長了申請過程、花不必要的錢,還導致被遣返的後果。查察避免上當貼士,可上該局網頁www.uscis.gov/avoidscams。其中十項在遞件申請前的注意事項,包括在寄交表格給USCIS前,必須簽名,絕對不要簽署空白的表格,不要把原始證件交給別人保管,記得索要收據,保留一份申請時的所有相關文件複本等。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波士頓區域主任Denis Riordan、波士頓辦事處主任米俏(Doris Michaud), 移民主管Joann Nsassone,以及美國移民及海關執行局的特種偵探長(special agent in charge)Bruce M. Foucart、地方辦公室執行及押解行動主任Vincent Archibeque等人,昨日和包括美國移民律師協會紐英崙分會會長劉偉強在內,為移民服務的廿多名及構及社區代表晤談,說明USCISICE各自的角色,懇請他們把訊息帶回移民社區,小心謹慎,不要受騙。遇有狀況,及時通報相關單位。
      Denis Riordan表示,直到該局(USCIS)公佈申請暫緩執行遣返的辦法之前,有意使用這一條款的民眾,宜上該局網站查察宣告文件、資格條件,以及最新狀況等資料,也可電洽該辦公室1-800-375-5283,或ICE1-888-351-4024   他提醒出席代表們轉告移民社區,在USCIS公佈執行日期之前,不要相信任何宣稱能藉新手續,代辦暫緩遣返,或授權工作證的人。當然更別付款給這些人,以免落得以為是付款給USCIS,其實卻不是的結局。他也指出,該局的相關表格都可在網上直接免費下載。
      USCIS也在派發傳單,告訴移民社區,國土安全局局長Janet Napolitano早前已發出備忘錄,訂定了符合青少年暫緩遣返條例的資格,包括在現年未滿三十歲,在十六歲以前進入美國,在2012年六月十五日以前,已在美至少居住五年,目前在學,已從高中畢業,持有一班教育發展證,或是海岸衛隊、美國陸軍的榮譽退伍軍人,沒有犯罪或重大行為不當記錄,未對國家或公共安全造成過威脅等。
      Bruce M. Foucart透露,波士頓地區已出現歹徒藉此行騙跡象,ICE當局正密切關注,一旦結案,將廣為宣佈,以防其他人受騙。
      米俏(Doris Michaud)表示,該辦公室負責過濾申請入籍案,刻正處理五到六千宗申請案,將儘可能加快處理速度。她強調,民眾要避免受騙,最關鍵的兩個要點,一是要找具有信譽的律師或代辦機構來辦理申請案,二是注意使用政府官方網站資訊,上網時注意網址尾部是否為點gov,而非點com。米俏還指出,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以包括中文在內的共十三種語言,刊印了未經授權執行律師業務(UPIC)概況。

圖片說明: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波士頓區域主任Denis Riordan(菊子攝)

波士頓辦事處主任米俏(Doris Michaud)(菊子攝)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移民主管Joann Nsassone(左起)、波士頓區域主任Denis Riordan、美國移民及海關執行局的地方辦公室執行及押解行動主任Vincent Archibeque、特種偵探長(special agent in charge)Bruce M. FoucartUSCIS波士頓辦事處主任米俏(Doris Michaud)等人出席資訊座談會。(菊子攝)

反掠奪性貸款 黃素芬支持通過強制調解法


麻州反對掠奪性貸款聯盟(Massachusetts Alliance Against Predatory Lending)(廿四)日邀來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二名麻州議員,以及多名社區組織代表,籲請麻州議會通過「強制調解法(Mandatory mediation)」。
            麻州反對掠奪性貸款聯盟執行主任,曾參選麻州州長的羅絲(Grace C. Ross)表示,銀行處理一宗取消貸款贖回權案(forclosure)要花約三萬六千元,但以強制調解法來處理問題,卻只要花約450元而已。問題解決得好,無家可歸的人,社會問題都會減少。
她說,目前全美五十州中,已有十三州以及十個地區採行這一做法。紐英崙六州中,只有麻州還在參眾兩會討論。麻州之內,已有包括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在內的十一名市長贊成「強制調解法(Mandatory mediation)」。代表尚莫維爾市(Somerville)的麻州眾議員Carl Sciortino也出席支持。
            麻州反對掠奪性貸款聯盟指出,麻州內的申請取消貸款贖回權個案,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7%,不但幅度繼續在增加,還已回到每年一萬宗的慘狀。在2000年到2010年間,麻州住宅空屋率增幅,高達72.2%,全美排名前十。
            黃素芬表示,費奇堡市自2010年以來,也發生500宗貸款贖回權遭取消個案,他們由經驗得知,「強制調解法」是項能導致三贏局面的有意義(make sense)法案,既可防止民眾落得無家可歸,銀行能繼續收受每月還款,社會也得以保持穩定。
            麻州耆英屋主選項會(Homeowner Options for Massachusetts Elders)行政主任Len Raymond表示,根據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和婦女更廣機會(Wider Opportunities for Women)合作,今年三月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在收入和應付日常生活所需差距,麻州在全美五十州中排名最糟,耆英的中位年收入為一萬九千餘元,但基本生活開支卻約須二萬九千餘元,換句話說,差距高達34%,近萬元。
Len Raymond 指出,美國退休人士協會(AARP)的統計數據是全美有16%耆英,面對貸款贖回權遭取消狀況,2007年時,300人中只有一人面對這狀況,如今卻幾乎每30人就有一人。該會建議的首要解決方案,就是「強制性調解」。
麻州反對掠奪性貸款聯盟的解釋,目前在麻州參議會編號為S2298,在眾議會中編號為H4096的「強制性調解」法案,貸款人在遲繳貸款三個月後,可享有150天的「有權修補期(Right to Cure period)」。麻州取消貸款贖回權調解項目(MFMP)會從銀行收到一份通知,接著通知屋主,他們有權參加這「有權修補期」,再在45天內,安排屋主和貸款機構代表,以及一名中立的協調人晤談,進行調解。依法,整個過程須在120天內完成。

圖片說明:

            費奇堡市市長黃素芬(前持麥克風者)在州政府大樓前,和各社團代表呼籲麻州議會通過「強制性調解」法案。(菊子攝)

星期二, 7月 24, 2012

ILF 青年大使和麻州議員、市長互動

                                           (Boston Orange 周菊子波士頓報導)國際領袖基金會(ILF)58名國際青年大使,廿日來到紐英崙,早上在羅德島州試當州議員,下午在麻州聽哈佛學者講課,晚上和麻州黃素芬、黃子安兩位華裔民代交流,享用龍蝦大餐,廿二日已轉赴華府,繼續行程。
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長董繼玲(前左三)、費奇堡市長黃素芬(前右三)
ILF紐英崙顧問們,左起,黃樺、吳子平、萬寅生(前右二),哈佛大學
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新任會長張旭
(後左四)以及ILF青年大使們合影。(周菊子攝)
      國際領袖基金會是個創辦於十多年前,以推動亞裔參與公共事務決策,從事公共服務,加強公民認知,發展社區經濟為目標的非牟利組織。培訓亞裔大學生成為未來領袖是該會的主要活動之一。
      該會今年的國際青年大使團,包括上海29人,北京21人,台灣8人,共有58人,從七月十六日起至廿八日,依序在紐約、普域敦斯、劍橋、華府等地,進行為期兩週的培訓、考察。
 麻州眾議員黃子安(前右三)和廖捷如(前右二)、李芝融(前右一)等青年大使
在會中相談甚歡。
(菊子攝)
      國際領袖基金會執行主任董繼玲與該會全球關係主任徐薇薇(Stephanie Shei),青年大使協調員Kevin Wong等人,廿日帶隊從紐約抵達紐英崙。
麻州費奇堡 (Fitchberg) 市長黃素芬 (Lisa Wong)和 ILF 青年大使晤談。(周菊子攝)
      第一站是參觀羅州議會。ILF紐英崙顧問團的葉超、吳子平、萬寅生、黃樺等人為青年大使們安排了和羅州議員米樂,以及羅州唯一的華裔市長,克蘭斯頓市市長馮偉杰(Allan Fung)等晤談的活動。青年大使們在羅州議會廳舉行了一場模擬議會辯論,就死刑、同性戀婚姻、墮胎等在美國極具爭議性的三項問題進行投票,結果竟以大比數差距通過三案。董繼玲,以及刻任羅州普域敦斯學院教授的萬寅生等人都說,青年大使們的辯論表現,竟令羅州議員也為之動容,聲稱有些學生的表現,甚至比議員還好。
      ILF青年大使們廿日下午抵達麻州,先聽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學者William Overhult講課三小時,瞭解「亞洲經濟奇蹟及東北亞未來」,再在晚上和費奇堡市長黃素芬、麻州眾議員黃子安晤面,聽聽亞裔在美從政的經驗。
      今年三十二歲,已三度連任費奇堡市長的黃素芬指出,亞裔父母從生活著想,總是鼓勵子女學醫習法或從商,不要特立獨行的引人矚目,以致歷年來鮮少有亞裔參選民代或公職,但政府是為人民服務,也是權力很大,能直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機構。過往亞裔極少參政,原因包括要安靜,別惹事生非的傳統文化觀念,不善於在公眾面前發言、表達己見,新移民來到美國後,仍然只和自己熟悉的族群來往等。黃素芬以她自己的經歷為例,鼓勵亞裔參與政治,為亞裔,更為廣大民眾發聲。
黃素芬透露當年她在費市擔任重建局主任時,經常向市長提意見,卻不得要領,才興起不如自己來當市長的念頭。努力以赴,真當選後,她發現,在位者的確可以做許多事,包括改善教育,振興地方,修改區域規劃,為小企業創造更多繁榮機會等。
當晚後半段才抵達會場的黃子安,簡述了自己的背景,從政的經過。黃子安坦言自己是第三代在美華人,家族經營的九龍餐廳已有62年歷史,從最開始只有24個座位,成長到可容1200人,其間過程是典型的美國夢,只要努力就有所成。
他的從政之路,一開始是當鎮議員。他的平日積極參與慈善工作,擔任地方小聯盟教練等,讓他儘管之前沒有參政經驗,卻仍能在亞裔居民極少的索格斯(Saugus)鎮以最高票當選。由於餐廳業是服務業,和議員得為選民服務類似,都要懂得、願意聆聽客戶/選民的意見,當選議員後,他適應得很快。其後參選州議員,也情況類似。不過為了讓所謂的主流社會對亞裔保持好印象,他坦言自己總是儘量加倍努力,也因此儘管他是新科州議員,卻能擠身麻州議會財政委員會(Ways and Means Committee)
來自兩岸的青年大使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來美國。來自台灣交大法律研究所的廖捷如覺得,親眼看見美國華僑,生活化了在課本中讀到的一些歷史,美國的國土廣闊,紐約街頭人們行色匆匆,也和她到歐洲時見到的社會景觀差別很大,整個行程很受啟發。
廖捷如還表示,想到黃素芬市長才32歲,自己卻已24歲,不免興起得加快腳步,更加奮發向上的感觸。
之前已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就讀的青年大使團成員朱波則指出,黃素芬市長的有意見要懂得表達,想做事得主動爭取的講話,啟發了許多學生追問她如何處理市政,遇到過些什麼狀況。她們對聽到一席這麼具有激勵性的講話,感到很興奮。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對外漢語教師趙靜,復旦大學柏露、上海財經大學方茜等青年大使也都表示,很高興有機會和在美從政亞裔面對面晤談。

ILF青年大使團昨(廿三)日在華府參加商務部的培訓,將陸續拜會美國財政部、和ILF美國學者晤談,參加「美國─亞洲策略經濟論壇」會議,參觀白宮後,返回各自家園。

星期一, 7月 23, 2012

波士頓僑界聚會籌備雙十慶祝


駐波士頓經文處、波士頓僑教中心與波士頓各僑團首長、代表共六十多人,昨(廿二)日中午在龍鳳酒樓聚餐,為籌備雙十節慶祝,預報了一系列至少六項活動。
            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馬滌凡,慶祝雙十節籌備會主要工作人員殷尚堅、余麗媖、黃周麗桃、胡美惠等人,昨日一一說明各項活動籌備概況。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也請各僑團支持慶祝活動。
            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為籌備報告會做開場致詞,感謝僑胞歷年來的支持,希望今年再同心齊力,共襄盛舉。
            鍾麗文副處長並說明,經文處處長洪慧珠刻正返台述職中,未克出席。
            根據前述眾人的報告,今年跨入民國101年的主要慶祝活動包括,訂九月廿四日晚在威爾伯(Wilbur)劇院舉辦,將有陳凱倫、郎祖筠、陸一嬋、方芳、荒山亮、蘇霈等藝人演出的「群星舞動慶雙十」晚會,十月三日在費爾蒙柯普利廣場酒店的雙十酒會,十月七日早上十點起的從華埠走到波士頓市府的雙十遊行,晚上七點在帝苑大酒樓的雙十晚宴等。
            紐英崙中華書法會與紐英崙藝術學會將於十月份內,在紐英崙中華公所舉辦紐英崙地區書畫名家邀請展。
            新英格蘭台灣商會已竹蜻蜓壘球聯盟、青商會等組織合作,展開雙十盃壘球賽,共有台灣黑熊(Dumas)、青商金錢豹、台客老虎、台商、MIT等六隊參賽,已從七月初開打,將在十月份進行決賽。
            波士頓榮光會理事長殷尚堅在會中報告,該會今年仍然負責刊登慶祝雙十廣告事宜,將在大波士頓本地的四份報章上刊登廣告。他表示,去年共有49個團體,75名個人加入刊登慶賀廣告陣容,希望今年能有更多人共襄盛舉。紐英崙中華總會的余麗媖以廣東話補充說明,這一慶賀廣告,團體五十元,個人廿元,有意加入刊登者,須要九月三十日前報名。
            余麗媖另外說明,雙十晚宴去年在帝苑大酒樓舉行時,每桌280元。今年物價上漲後,須調整到什麼價位,還待商榷。
            昨日出席的僑團首長中,包括曾任波士頓國民黨常委的李伍綺蓮、李氏公所元老李壽泮等資深僑領,也有首次出席雙十慶祝籌備會的昭倫公所副主席譚發海、麻州牛頓元極舞聯誼會會長鄭玉春等人。




圖片說明:

            經文處簡宏昇組長(左起)、余麗媖、波士頓僑務委員馬滌凡、經文處副處長鍾麗文、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殷尚堅、黃周麗桃、胡美惠等人報告波士頓慶祝雙十籌備概況。(菊子攝)

            萬馬奔騰學員和新英格蘭台灣學生會聯合會會長王俊凱(後右二)、副會長呂承瀚(後中)等人,昨日也出席籌備會。(菊子攝)

            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在簡報活動概況時,笑問出席眾人該用廣東話、英語、或普通話發言時,座中眾人打趣要求講台山話、潮州話。(菊子攝)

            僑聲音樂社社長李伍碧香(左起)、潮州同鄉會會長楊克敬、紐英崙余風采堂主席余景新、余氏美東副總長余超群、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滋源、議長陳文浩、波士頓榮光會前任理事長石家孝夫婦、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背面)、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背面)等人昨日同桌討論。(菊子攝)

波士頓慈濟探望中華頤養院老人


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廿一日下午拉隊探訪中華頤養院院民,在波士頓少林中心、萬馬奔騰學員共襄義舉下,表演了不下八個節目,為出席院民帶來歡樂一下午。
            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每月第三個週六下午組隊探訪中華頤養院院民,以表演歌舞,為院民們帶來些額外生活樂趣,藉帶做運動,聊以促進院民們的身體健康。慈濟人表示,這是該會關懷社會的活動之一。
            有波士頓慈濟第一顆種籽之稱的蔡靜薇師姐透露,慈濟組隊探訪中華頤養院院民,是她在1994年前後發起的活動,沒想到一愰十八年,慈濟人還能持續探訪,儼成「傳統」,令人心存感恩。
            廿一日這天,慈濟基金會波士頓聯絡處的何淑蓉、蔡靜薇、陳祥達、陳裕逢、長金滿、曹愛好、蔡美霞、伍雪芬、姿穎等人不但親自表演手語歌,演唱流行歌曲,帶「伊比亞亞」的團康活動,請院民們跟著拍手、拍掌,做十巧手的手部運動,還邀來外援,請林明輝帶來五名波士頓少林中心小學員,穿著黑上衣、橘紅色長褲的醒目運動服,表演紮馬、舞棍等功夫,為會場帶來活潑生氣。
            慈濟人的下一代,這天也跟著父母一起做善事。十八歲的陳奕銘,儘管已上大學,但從小就跟著父親陳裕逢參加慈濟活動,深明其父的服務社會心意,配合的拿起已放下多時,曾經練過八年的葫蘆絲,吹奏了一曲。十三歲,住在麥德福,從三歲起就跟著父母參加慈濟活動的翁錦豪,這天和妹妹翁欣意,一人彈鋼琴,一人跳扇舞,也為關懷耆英做奉獻。
            僑委會的萬馬奔騰學員們,在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的安排下,這天也抽空來關懷社區,認識美國頤養院的環境。依序分別是國防醫學院、哈佛大學國際學生合唱團團員的陳立軒、張韶安,以他們優美的歌聲獻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流浪淡水」等歌。台大醫學院的許瑞佑還穿戴起大頭娃娃服飾、頭套,大動作的在場中配合樂音搖擺、愰動,帶出許多歡笑聲。


圖片說明:

            伍雪芳(右起)、姿穎、曹愛好、蔡美霞、陳裕逢、何淑蓉、陳祥達、蔡靜薇、長金滿等慈濟人,在表演完後,還攜手向觀眾合十、鞠躬,表達感恩。(菊紫攝)

            波士頓少林中心的林明輝()喊口令,三名小學員紮馬步,有模有樣。(菊子攝)

            陳立軒(左一)、許瑞佑一唱一跳,攜手為中華頤養院帶來青春氣息。(菊子攝)

            陳奕銘()、陳裕逢這對慈濟父子檔為中華頤養院院民們表演。(菊子攝)

星期六, 7月 21, 2012

塔醫歷史悠久 全美排第三 萬馬奔騰學員來探看


僑委會所辦101年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劃的七名「萬馬奔騰」波士頓學員,昨(廿)日參訪塔芙茨醫療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稱讚美國醫院環境優美,醫護人員充裕,和台灣真的很不一樣。
            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昨日花了將近兩小時,帶萬馬奔騰學員從急診室到重症加護室、癌症治療部、浮船兒童醫院等等,走了一大圈,介紹得非常詳盡。
            柏納表示,塔醫的創建可追溯自1796年,是全美歷史悠久排名第三,儘次於費城醫院及麻省總醫院(MGH)的教學與研究並重醫院。目前有451張病床,210張手術床,46張成人重症病床,66張小兒科病床。共有約1500名醫生、5000名員工,是麻州最大的僱主之一。該中心約有10%15%的員工為亞裔。傳譯部份可提供六種不同語言服務。
            塔醫有許多成績驕人的創新記錄,包括1952年時,第一個發展出準備人體生長激素,1981年時設立了全世界第一個小兒創傷中心,1992年,增加分娩服務後,成為波士頓第一家私營的全方位服務醫療機構,1997年,第一個推出有如住宿加早餐店(B&B)的倪利屋(Neely House),容許癌症重病家屬在只需花一晚約廿元的租金,負擔不致於那麼重的情況下,就近探視親人。該中心使用Mcwkessom公司的醫院管理軟體,全院連線,隨時知道那個部門有那些醫護、甚至清潔需要,增加了醫護效率。
            塔醫也是大波士頓地區唯一一家,連急診室都分有成人部及兒童部的醫院。
            由於公理會牧師於1894年創辦的浮船兒童醫院是塔醫的一部份,塔醫的小兒科很完善,不但有獨立的小兒科急診室,也有單獨的兒童癌症中心,內附撞球檯、電動遊戲機等遊樂設備。該中心曾治療過的早產兒,最輕的只有一點五磅,但在醫護設施優良下,存活率高逾90%
            柏納指出,有很多善長仁翁慷慨捐輸,是該中心能不斷改善醫療設備及服務的一大原因。其中倪利(Cam Neely)基金會是塔醫的一大支持者,前後幾十年間,共捐了不下二千七百萬元。該中心新增的麥可倪利(Michael Neely)神經科學中心就是其中一次捐贈結果。
塔醫今年十月還將新落成一個Ronald McDonald 舒適角落,供病患及家屬休息。
            今年來波士頓進修的「萬馬奔騰」學員有七人,包括台大政治系國關組張韶安、台大醫學系大三學生許瑞佑、師大應用華語文系丁勤進、國防醫學院醫學系陳立軒、國防部電訊發展室鍾佳怡、台大政治研究所洪苑柔,台大政治系國關組蔡函書。
            其中許瑞佑、陳立軒對醫院概況較為瞭解,提的問題最多。參觀結束後,他們表示,塔醫病房顏色、裝潢都看起來很舒適,醫護人員多,環境安靜,不像台灣的台大、長庚等醫院,至少有1000張病床,病患多,醫護人員少,醫院內經常是吵雜非常,病房多半是一片白牆,待久了讓人有憂鬱感。
            不過許瑞佑指出,台大醫院的兒童部倒是很前衛、美觀,比塔醫的兒童部還漂亮許多。
            昨日同行參觀者中有人提及,美國沒有全民健保,遇到要做核磁共振(MRI)手術時,動輒費用近萬元,即使有保險,自掏腰胞百分之十,也讓人受不了。另一人轉述有早產兒,須留院醫治的經驗,表示拿到醫院帳單時,嚇了一大跳,一晚竟要一萬美金,連住五晚,就是五萬元了。還好買的保險有自付額上限,不然真會吃不消。
            由於波士頓僑務委員陳家驊是塔醫的董事(Board of Governor)之一,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得以安排


圖片說明:

            僑教中心主任黃正杰(右四)率領萬馬奔騰學員,左起,許瑞佑、鍾佳怡、陳立軒、莊苑柔、張韶安、蔡書涵、丁勤,在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引領下,參觀塔醫。(菊子攝)

            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介紹塔醫使用的全院連線醫院管理系統。(菊子攝)

            塔醫的慈善專員柏納(Stephen J. Perna)介紹倪利小兒骨髓移植部。(菊子攝)

            塔醫浮船醫院的小兒癌症醫治部,還有撞球等遊樂設施。(菊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