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二, 4月 03, 2018

哈佛沙龍邀哈金4/8談國家與個人的矛盾

轉載

【哈佛沙龙第52期】哈金: 禁忌的话题-国家与个人的矛盾

 2018-04-03 哈佛沙龙 哈佛沙龙

 2018年4月8日 (周日)3-5pm

1709 Cambridge St., Cambridge MA
主讲人:哈金,作家,波士顿大学写作项目主任,布兰戴斯大学英美文学博士
评议人:唐小兵,哈佛大学燕京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主持人:张倩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发展公共管理硕士生

“中国人有独特的爱国方式,其中主要原因是不能把国家视为世俗的产物。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国家是神圣的,具有神的身份,这样个人在国家面前就只有屈服。人们忘记了国家是公民自己创造的,应当服从人民。更有甚者,汉语中没有country (国家) 和 state (国政)的区分,人们很难将二者区分,容易把政府和国家混为一体。这也正是当权者希望看到的。在文学艺术领域,艺术家对国家的态度只能是服务和歌颂。其实,公民不是国家的奴才,艺术家首先是公民,有权对国家说不。"

请访问 https://goo.gl/UvR77w 报名。欢迎转发。远程接入请注明,远程接入网址于活动前在哈佛沙龙微信群发布。

【主讲人简介】
哈金,1985来美读研,于1993年在布兰戴斯大学获取英美文学博士学位。1989年XXX事件后他决定移民,并以英文写作。至今他用英文出版了8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4本诗集,一本论文集。他的下一步英文著作是《谪仙:李白传》。长篇英文小说《等待》1999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目前他是波士顿大学写作项目的主任,主要教小说创作和文学。


【评议人简介】
唐小兵,湖南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史学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访问学人,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曾担任《南风窗》文化版特约编辑,哈佛燕京学社2017-2018年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晚清民国报刊史、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左翼文化与20世纪中国革命、回忆录、口述史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记忆等。主要著作有《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十字街头的知识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与民国相遇》(北京三联书店,2017)。有学术作品二十余篇主要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读书》、《思想》(台北)、《二十一世纪》(香港)等期刊。
【主持人简介】   
张倩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发展公共管理硕士生,曾在马来西亚从事政治咨询,在香港担任政治记者。曾受邀参加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领导项目”(IVLP)、日本外务省影响力人士访问项目,曾获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新闻奖。2009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