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7月 11, 2013

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MIT做Demo

結合創業和公益的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趨勢,刻正襲捲全球。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社區(Harvard SEED)MIT中國創新創業論壇(MIT-CHIEF),日前也攜手合作,舉辦種子創新示範日,介紹6個以公益為出發點的社會創新項目。
     哈佛SEED是個由哈佛學生發起,以推動海內外華裔青年培養公民意識、社會責任,從事多元化社會創新工作,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非牟利組織,計劃在510年內,塑造出一群有社會責任感、共情能力、增權益能意識和專注精神的社會領袖種子。
該組織希望發展出許多擁有創新思維、模式、技術,能夠實踐,改善社會的項目,進而形成一個跨越邊界的學習與實踐社區。
     2012年時,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名初級種子,5名高級種子入選,在8月份時參加了第一期種子班。
     今年(2013),共有約30名來自世界各地,懷抱公益慈善理想的華裔青年,參加了哈佛SEED和清華大學非政府組織(NGO)研究所、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合作,利用哈佛與清華大學資源舉辦的第二期「SEED哈佛公民與社會創新種子班」,以及第一期「SEED公民與社會創新論壇」。
     今年的學員從627日開始一連上課7天,討論價值觀、中國現實情況,學習培養行動力、領導力、公共演講技巧,還分組做實驗性討論,甚至到非盈利組織做實地考察,最後在示範日中,分組陳述。
     種子班成員在學習期間共分8組。示範日當天有6組出場陳述,包括朱智首創,為非政府組織打造品牌形象、名聲的「NA+」,張瀞仁創辦,提高老人、身心障礙者照護品質的「安全護照平台」,王瑞創辦,探訪受愛滋病影響群體的「智行志願者探訪」,陳一創辦,旨在為各地中國學生提供思想交流平台的「巴黎雞鳴時沙龍」,蔡延青創辦,為社會創新組織提供傳播平台的「裝在瓶子裏的夢(BottleDream.com)」,以及吳偉男創辦,更全面提供醫療健康資訊的「180健康信息」。
     種子班的演講嘉賓,發起創辦「免費午餐」、「大病醫保」的鄧飛,創辦智行基金會的杜聰,哈佛大學豪澤中心中國項目主任胡馨,以及美國艾森豪基金會項目學者,強森集團臨床研究和醫療事務全球總監方威凱等人,在示範日中講評。
     哈佛SEED的這批學員,結束美國部份課程後,將於812日到18日,到中國的清華大學研修第二階段課程。
     哈佛SEED今年的執行團隊包括郝睿禧、王煜濤、胡越、史釗叄、叢樂、張力允、高雪騏、姜雨彬、侯越、徐嫣雯、李揚、沈亦晨、齊正昀、王書藝等人。
     贊助基構包括南都公益基金會、福特基金會、SEE基金會、友成基金會、亞美商務連接(AsiaUS Business Connection)等。
     曾任MIT-CHIEF主席之一的王海會後透露,創辦公益企業是個新社會趨勢,MIT-CHIEF的創業比賽環節,將增加這一類別。



圖片說明:

    鄧飛(左起)、杜聰、胡馨、方威凱等人為哈佛SEEDMITCHIEF的示範日做講評。(菊子攝)
蔡延青創辦,為社會創新組織提供傳播平台的「裝在瓶子裏的夢(BottleDream.com)」團隊,聽評審講評。(菊子攝)
「巴黎雞鳴時沙龍」團隊說明,該組織已獲法國政府批准為非牟利組織,預定明年推出論壇。(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