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日, 9月 11, 2011

塔大資助 華埠2010整體規劃增印150本中文版

華埠2010整體規劃監督委員會昨()日借用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BCNC)召開記者會,宣佈經由塔芙茨大學撥款資助,已增印了150本中文版的華埠2010整體規劃報告,歡迎社區人士索取。
            華埠2010整體規劃項目聯絡員梁志生昨日主持記者會,並安排了華埠2010整體規劃監督委員會陳灼鋆、余仕昂發言,說明規劃經過,描繪未來期許。
            梁志生以幻燈片介紹了華埠2010整體規劃監督委員會(13)、技術委員會(9)的名單,並指出這批人花了兩年時間開會,最後總結出這本,包括規劃的願景、目標,華埠的歷史、人口統記、機會、挑戰及建議等要素的報告,強調社區發展需要有政府、社區及私人機構的三方面合作。
            梁志生並重點介紹了華埠內最有機會發展的地塊,包括R1地段、南灣、十二地段、A地段,以及紐約街等地,以及該計劃的有意改善華埠與鄰近社區之間聯繫。
            有意索取中、英文版華埠2010整體規劃報告者,可洽梁志生 kye.liang@chinatowngateway.org617-635-5129分機1071,或在未來的一個月之內,上網下載www.chinatowngateway.org
            轄區包括華埠的波士頓市第二區市議員林乃肯(Bill Linehan),昨日應邀出席。他盛讚參與製作華埠2010整體規劃報告眾人,為社區服務有成,交出一份漂亮的報告。他也再次說明,他祖父當年就住在屋街(Oak Street),直到現在,他都還有親戚住在華埠內,他對華埠的感情無庸置疑,他對華埠有一份中文版報告的重要,也非常瞭解。這也是為什麼當年他和尹常賢合作,支持雙語選票法案。
            林乃肯其後在問答時間中,提出要連接華埠與紐約街,更直接的方法是發展西向90號麻州公路的上空權(air right)
            陳灼鋆昨日侃侃而談,這份報告是由社區自發製作的未來規畫藍圖。是1990年,2000年之後的第三份華埠未來發展規劃願景,主要目的是把華埠社區保留為整個紐英崙地區的亞裔文化樞紐。陳灼鋆也歷數華埠內可能供發展的土地,並點出如史都華街45號最近申請變更項目內容等。
            余仕昂則回述華埠發展歷史,指當年留下來的75名製鞋工人聚居必珠街一帶,逐漸衍生出今日的華埠。他強調華埠內居民,大都是工薪家庭,收入不高,年薪四萬的都是少數,他很高興其他執委接受了他的呼籲,把「華埠將成為多元住宅區、是移民和工人階層家庭的立腳點」列入規劃願景之中。
            昨日出席的陳丹心、周樹昂等人,也都極力感謝相關工作人員為製作這份報告所花的時間、精力。
            技術委員之一的麻省理工學院退休榮譽教授李燦輝會後表示,波士頓華埠相當特別,歷經塔芙茨大學的擴張,高速公路幹道興建的徵地等打擊,仍然存在,全因為有大同村(二百多戶),公路村(五百多戶),以及南灣東西座、堡壘村等樓宇有大量華人聚居。許多其他城市,由於華人住得太分散,連華埠都沒有,更遑論保存、發展了。
           
圖片說明:
            余仕昂()和波市議員林乃肯(右一)及其助手陳偉民(左一)握手,要求他們關注華埠整體規劃的實踐。旁為梁志生(左後)(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