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五, 7月 08, 2011

遊子交流團、陽光書屋改善貧村教育

 「國家有難,青年擔當」似乎不斷在歷史中重演。中國境內城鄉教育資源不公情況,近年也履傳青年學子主動出擊故事。歐潔瑜、楊臨風早前在劍橋沙龍講座中淺談「深圳遊子交流團」創辦過程,「陽光書屋」未來計劃,都令人興起「豈可小覤」的感慨。
      目前就讀西蒙斯學院(Simmons College)大三的歐潔瑜,在2007年五月,她也還不過十七歲時,和六名女同學為了在出國留學前做件有意義的事,創辦出如今擴大到共5000人參與,已有四任團長的「深圳遊子交流團」,每年都在籌款之後,組隊到甘肅支教。
      「深圳遊子交流團」當年在深圳成立時,由於創辦團員全都未滿十八歲,既申請不到正式的非政府組織資格,得不到政府支持,連許多「大人」也不見得信任他們,擺攤遭人趕,義賣有人疑,籌款格外困難。不過也因她們當時年紀小,行事出發點又良善,即使行動有時出位些,最終都獲原諒與支持,結果仍得以積少成多,達成到窮鄉僻壤助學的心願。她們在2007年時,兩次到古浪縣黃羊川,資助了250名貧困學生每人每年300元生活費,33名代課老師每人一次性補貼700元,又捐贈了10萬元重建小南沖小學,並改名為遊子小學。
      這七名「深圳遊子交流團」創辦人,包括歐潔瑜、莊彥莉、郭小茉、莊健儀、康煒穎、莊鳴真、崔丹霞。指導老師為閻震。
      歐潔瑜回憶當年,去到古浪縣黃羊川時,還真被當地的窮困情況震撼了,不但校舍是危樓,許多學生得跋山涉水的走路幾小時,才能到校上課,校內只有一名代課老師,竟然和她們一樣才十七歲,月薪不過200元人民幣。這種彼此處境的天壤之別,令她們心痛,也更加希望為貧困地區做點事。
      「游子交流團」的做事認真態度,其後贏得廣泛贊譽,歐潔瑜也在2010年創立了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個附屬於獅子會的青年獅子會,筆架山青獅分會。她希望能繼續已過世的台灣企業家溫世仁的「千鄉萬才」計劃,幫助貧困鄉村。
      今年六月下旬,她們又組了八十人的團隊,在「如果我能讓一顆心免於破碎」的主題下,再到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和古浪縣黃羊川,進行「國際學生愛心助學文化交流活動」。
      剛從哈佛大學畢業的楊臨風,以他創辦哈佛社會企業協會,組織美國同學到北京農民工子弟學校支教的經驗,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已和友人參考山寨模式,北京師範大學何克抗教授的跨越式教學法,深圳市南山實驗小學八歲就能讀會寫的成果,以及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等夢想中心等做法,設計出廉價電子書閱讀器,打算籌款生產,捐贈給窮困地區使用,以改善窮苦人家、偏遠地區人家子弟享受不到城市所有教學資源與質量,起跑點就不公平的遺憾。
      楊臨風透露,他們很幸運,已有投資者支持,將在七、八兩月內進中國找試點,逐步開展這新的教育做法。

圖片說明:

      歐潔瑜()、楊臨風()日前在劍橋沙龍講座中分享經驗。(菊子攝)

     來自台灣的溫世仁,發起「千鄉萬才」計劃,但還未能完成時,就不幸辭世。(菊子拍自現場幻燈片)

      「深圳遊子交流團」的七名創辦人,2010年又再一起回到她們籌款捐建的遊子小學重聚。(菊子拍自現場幻燈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