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2月 23, 2009

當海歸來找機會 王承倫教你鋪路

王李亞洲資源公司創辦人暨總裁王承倫應亞美專業人士協會紐英崙分會與紐英崙中華資訊網路協會之邀,廿日晚在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席「如何順利的從美國找到在中國工作機會」講談,讓不少正遭遇金融風暴打擊,或有心追求發展者,對中國充滿希望。
最近這一波金融風暴,橫掃各個行業,紐英崙華人圈中遭遇裁員打擊,或擔心下一波就輪到自己的人不在少數,各個團體組織都正在想方設法,要為會員及華人社區創造機會。中國雖然也受金融風暴衝擊,但和美國相比,機會遠可能更多,很多人因此有心回中國,但對是否要當「海歸」,怎樣才不會變「海帶」,卻仍有揮之不去的疑慮。王承倫的講談,以及該公司可提供的服務,因此吸引了許多人注意。
網協會長寧可當晚特地指出,網協所設,今年由劉元文等人負責的職業中心小組,目的就在協助會員及社區人士在職業發展這條路上走得更順暢。
亞美專業人士協會紐英崙分會的專業發展共同主席鄺朝寶也表示,今後將與網協多做交流。

「新金山」、「知己知彼」教你考量承諾、價值、靈活性
出過從華裔美人角度來設想的「新金山(New Gold Mountain)」,以及從華裔專業人士角度來設想所寫的「知己知彼(Know the Game, Play the Game)」等兩本書,已跨進中國十年的王承倫,以該公司2008年才獲得中國招聘行業年度公司獎(Recruitment Firm of the Year)的經驗,廿日晚告訴六、七十名出席者,想要回中國就業之前,得先抓住承諾(commitment)、價值(value)及靈活性(flexibility)這三個重點來問問自己。
在承諾上,是要給自己六個月,或一年的時間,去適應,瞭解中國,並謀求成功發展。因為換一個環境,一定會經歷所謂的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在價值上,是要設想,自己的海外背景、工作經驗與專業,能為招聘自己的公司,創造什麼價值,滿足什麼需要。最後是事先想好,在和可能的未來僱主面談時,自己最想強調和避免提及的是些什麼事。
王承倫很明白的指出,在金融風暴的影響下,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開始實施人事凍結、刪減開支,講究待辦事項的優先順序等措施。大約有一半的事求人項目,都暫時凍結了。即使真的得僱人,都採取了高度選擇性的做法,使得招聘市場倒轉了過來,成為買家,也就是僱主主導的市場。

高EQ、管理能力等軟技能需求強
但是具有某些特定「軟技能(soft skill)」的人才,在中國市場內極度缺乏,也因此仍然非常熱門。
這些特質包括情緒管理能力(EQ),懂得如何把知識、解決方案「賣出去」的能力,具領導力,懂得培訓人員,建立團隊精神的能力,懂得辨認、評估新機會,並提出抓住機會辦法的能力,懂得管理、推動項目進展的能力,懂得如何在一個組織內把世界級標準內化進員工心中,並能找出最好辦法的人。
就該公司所見,中國內需求高的人才,包括第一線的銷售、管道管理(channel management)人才,專業諮詢服務,全球性的搜尋及供應鍊,零售及消費性產品,軟體及工程研發,數位媒體、醫藥等。
一般來說,全球性的大公司希望招聘的人才,要能處理高層次職位的角色與責任,具雙語能力,有國際經驗,薪資合理,能夠提出能在中國執行職務,並獲取結果的經歷,期望切實際等。
但一般來說,中國大陸的人才,個別的專業技術及知識極佳,人際關係能力,有效溝通能力,主動力,洞悉全局的能力,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態度,以及領導力方面,卻有不足。在和中國內的頂尖人才競比時,「海歸」連英語都不見得比中國內的人說得溜,唯一優勢,可能只有曾經在海外待過,曾經在海外公司工作過,王承倫因此建議有心回中國找工作者,在面談時要避免提到外派(expatiate)這個詞,別過度強調自己可做中美橋樑,別在有關外僱人員的薪資福利方面提太多問題,別製造一些僱主得思考的複雜或例外情況等。

衡量薪資要用淨收入來算
在薪資及福利方面,王承倫指出,有心回中國發展者應該想的是,回中國有機會做自己在美國做不到的事,職業成長或晉升的機會更快,要用減除交稅、吃住開支後的淨收入來衡量。因為一千元美金,在中國等於是六、七千元的人民幣,而在中國之內的吃住及交稅都比在美便宜很多,王承倫也鼓勵有心者不妨找找在中小型企業任職的機會,協助這些公司拓展進軍國際之路,其實是條很有前景的路。
查詢網協、亞美專協、王李亞洲資源公司詳情,可上網。三機構網站依序為necina.org, naaapboston.org, wang-li.com。

圖片說明:

中華資訊網路協會職業中心負責人劉元文(右起)、王李亞洲資源公司總裁王承倫、網協會長寧可、總幹事鄭茹,亞美專業人士協會紐英崙分會的專業發展共同主席鄺朝寶等人主持會議。(菊子攝)

王李亞洲資源公司總裁王承倫講談「如何順利的從美國找到在中國工作機會」。(菊子攝)

王李亞洲資源公司總裁王承倫針對華裔美人及華裔專業人士的不同背景,寫了新金山及知己知彼兩本書。(圖由網協劉元文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