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四, 2月 05, 2009

林泉忠:香港有個被遺忘的國語年代

日本琉球大學準教授林泉忠二月二日在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講談「一個被遺忘的年代」,觸及「香港人」這身份塑造的源由,以及「文化霸權」的影響問題,令人深思在世界各地居住的人們,各因其所處身的地理環境及歷史背景,面對著不同的身份認同與轉移需求的挑戰。
林泉忠目前以傅萊布爾學者身份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進修,去年四月還應鳳凰網邀請開博客,談「在哈佛的省思」,並在短短九個多月間,吸引了四百餘萬訪客。
林泉忠的講座題目是「一個被遺忘的年代 ─《不了情》與《獨臂刀》所透射的文化空間─ :1950-60年代香港國語流行文化的建構 」。他在講座中指出,在1950到1960年代之間,香港是一個以「國語」,也是近年習稱的普通話,作為文化創作主要語言的地方。但是跨入1970年代,這趨勢卻急速的轉為偏重廣東文化,最後轉型成以粵語為表現語言的「香港文化」。他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居住在香港的人急於塑造出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特身份。
他指出,香港從開埠以來,移入人口絕大部份來自廣州、四邑,操廣東話,聽粵劇,唱廣東小調。1949年共產黨建國後,大量的上海文化菁英南移。這些人逐漸掌握包括了電影、廣播、音樂、報業等的香港文化工業,也塑造出「一個被遺忘的年代」。
其中的電影部份,可見度最高,人們的印象可能也最深。諸如李翰祥、胡金銓、張徹、王天林等,都來自上海的香港早年著名電影導演,和從星馬到香港發展的邵逸夫合作,透過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邵氏製片公司」,塑造出一個「國語片王國」,捧出李翰祥、胡金銓、張徹、楚原等四大名導,以及林波、林黛、樂蒂、葛蘭、陳厚、鍾情、王羽、岳華、鄭佩佩、李菁、汪盈、何莉莉、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井莉等明星。
在音樂方面,原本主導中國流行音樂工業的百代唱片公司(EMI),在1952年從上海遷到香港,也造就了國語流行歌曲在香港的黃金時期,作曲家姚敏、王福齡、作詞人陳蝶衣、歌手姚莉、張露等,也都來自上海。在香港培育出的國語歌星也有葛蘭、崔萍、靜婷、潘秀瓊等人。許多當年的流行國語歌,包括「給我一個吻」、「不了情」、「今宵多珍重」、「相思河畔」、「春風吻上我的臉」、「南屏晚鐘」、「情人的眼淚」、「我一見你就笑」等等,都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報業方面,有查良鏞與沈寶新1959年創辦明報,文學界方面有武俠小說家金庸(查良鏞),科幻小說家倪匡(衛斯理系列),小說、散文作家及詩人的卜少夫、司馬長風等多人。
但是1960年代末期,姚敏去世,國語流行樂壇隨之受挫。香港無線電視台啟播,掀起「新港粵文化霸權」序曲。該台採用粵語為唯一的華語節目製作語言,許冠傑在「雙星報喜」中以粵語配吉他自彈自唱,鼓動了粵語流行曲的興起,而來自台灣的姚蘇蓉,一曲「今天不回家」讓香港人感受到來自其他地方的國語流行歌曲攻勢,加上南來文化菁英沒有掌握到香港的教育界,港英政府並未推行國語教育,在香港成長,接受粵語教育的外省第二代,就漸漸難以繼承第一代的「多元移民文化」,還有意無意地把自己認同為「香港人」。
香港知名的粵語片導演王晶是其中一個明顯例子。許多人指王晶的談吐風格與作品,都非常「香港人」,但其實他的父親是來自上海的知名國語片導演王天林。
林泉忠在講談結束後回答提問時表示,香港從「多元移民文化」共存的社會面貌走向「新港粵文化霸權」的方向並非是歷史的必然。倘若國語在當時能夠取代粵語成爲初等教育的基本語言,那麽那個已經成形的「多元移民文化」共存的社會形態是可能在一九七〇、八〇年代延續下去的。

圖片說明:

林泉忠在講談時,用了不少幻燈片,影像及音樂,讓出席者有機會一覽那個被遺忘的年代。

林泉忠的「一個被遺忘的年代」演講現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