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六, 9月 20, 2008

哈佛「台灣故事」影展映演台灣歷史轉變

哈佛大學電影檔案館、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與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合作的「楊德昌與吳念真的台灣故事」電影展,將映演到廿一日才結束,已放映的電影及已辦的講座,卻讓不少人已感到有如重新經歷一場台灣環境、文化與時代的變遷。
廿一日下午三點將映演的「光陰的故事」,攝於1982年,是楊德昌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晚上七點將放映的「太平天國」則是吳念真礙於台灣電影業的生態惡劣,有如轉行般,拍起廣告片,製作舞台劇之前執導的第二部電影。廿一日晚九點十五分將放映「麻將」。
大波士頓地區的觀眾,在九月十三日的「楊德昌與吳念真的台灣故事」開幕式中,先從1985年拍的「青梅竹馬」看起,既欣賞廿三年前掀起「台灣電影新潮流」那批名人的當年模樣,包括現在已是國際名導演的侯孝賢;對台灣影藝、廣告界有深遠影響的吳念真,以及和楊德昌有過一段廣受人囑目的「離合悲歡」的知名歌手蔡琴。也重溫當年面對經濟衝擊的台灣人,在生活、感情上,有著怎樣的疲憊感、幻滅感。
十三日這天的開幕式,哈佛電影檔案館與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合作,還請來了楊德昌的音樂家遺孀彭鎧立,並透過她擁有版權的關係,才得以放映「追風少年(The Wind)」片段。這部楊德昌以成龍為人物原型設計的動畫片,故事大綱已全部就緒,是估計要耗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的動畫大製作。據悉,在楊德昌過世時,允諾將幫助他完成「小朋友」、「長江動物園」的導演張毅,已成立了「A-haa」網站,正致力完成楊德昌的遺願,打造屬於中國人的「皮克斯(Pixar)」工作室。
哈佛電影檔案館主任Haden Guest當晚還為獲贈100多捲十六釐米電影,感謝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組長王麗珠。Haden Guest也指出,影展中所放映的電影,大都未發行DVD,或錄影帶,想要看到,並不容易。
在這電影展中,吳念真執導的電影只有兩部,但「海灘的一天」、「戀戀風塵」、「悲情城市」這些在台灣電影新潮流中舉足輕重的電影,劇本全出自他的手筆。
不過吳念真十六日下午,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出席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主辦的一場座談時,侃侃而談的述說過去,才讓對台灣電影有些距離的本地觀眾,恍然大悟,台灣電影新潮流原來還是吳念真與小野,當年在中央電影製片廠,為快速製造導演,一部片找四名新人來拍而促成的。楊德昌就是當初他們選來拍「光陰的故事」中的四名新人之一。後來楊德昌的堅決不用中影攝影師,造就了一名在港台電影圈中知名的西人攝影師杜可風,楊德昌的拍片風格,也徹底顛覆了台灣電影界以往的片長九十分鐘,故事要有頭有尾有時序等等慣例。
吳念真也在座談中坦言自己不是一個創新者,卻是一個很會說故事的人,是個溝通橋樑。至於「太平天國」,他想表達的是人們常受限於自己成長的文化背景,才在和其他人溝通上發生問題,以及當年的少數知識份子掌握了知識、資訊,就掌握了力量,在社會中所形成的影響。
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教授王德威表示,該系刻正計劃舉辦一系列與電影相關的活動。周成蔭教授將是其中的主要籌劃人之一。



圖片說明: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組長王麗珠(左起)、哈佛大學教授周成蔭、哈佛電影檔案館主任Haden Guest,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鍾麗文(右一起)等人,日前陪同楊德昌導演的妻子彭鎧立、吳念真導演等人出席電影節活動。(菊子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新聞組送給哈佛電影檔案館一百多捲十六釐米影片,全都放在該館檔案室內。(菊子攝)

電影展開幕那晚,電影院座無虛席。(菊子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