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星期一, 6月 13, 2005

藝文小集西洋劍示範會

目前在艾克頓中文學校教擊劍的張通善及邢健,日前應大波士頓中華文化協會轄下的藝文小集邀請,在文協會址舉辦了一場西洋劍講談、示範會。
出席的廿多人,都在電影中看過西洋劍比鬥,但不少人還是第一次看真人真劍,披盔戴「甲」上場,更好玩的起哄,要兩名示範者來一場即席比鬥。
張通善在會上簡單的說明自己從小就喜歡劍,來到美國後,發現有地方可以學劍,毫不猶豫的就報名上課了。只是後來就業、成婚,數度中輟。在子女稍長後,才藉著帶子女練劍,一舉兩得的也安慰自己與劍久違了的心情。
他也透露,本來兩名兒子比較喜歡足球,但體型都不夠雄偉,雖然加入了球隊,卻老沒上場機會,改攻西洋劍後,不但有了表現機會,還從此頻頻得獎。
張通善的長子張必九,去年還在哈佛大學就讀時,更獲選為參加奧林匹克賽的美國代表隊員,成為代表美國參加奧運擊劍比賽的第一位亞裔選手。
張通善在會上拿出三把劍,說明西洋劍術共有三種劍,分別為原本為練習用的花劍(foil),騎馬時使用的佩劍(saber),以及決鬥用的重劍(epee)。由於三種劍的原本用途不一,因此比賽時的計分標準也不一樣,如花劍,擊中全身任何一個部份都算分,佩劍,卻只有在擊中要部以上的上半身才算分。而為了計分準確,比賽用的劍都配有電子燈,刺到某種力度,燈亮,才能得分。
邢健及張通善都表示,練西洋劍除了要動腦筋,想策略,手得靈活的睽隙而動之外,還有百分之七十要靠腳力,以適時的前後左右,快速挪移步法來攻敵致勝,是一種全身加腦的運動。
由於他們兩人對西洋劍的鍾愛,他們不但自己練劍,現在還在艾克頓中文學校教授西洋劍。邢健說,一把劍,一個頭盔,一幅防身「盔甲」,整套裝備不超過一百五十元就可以買得到。西洋劍在美國,就像高爾夫球一樣,是窮人一樣玩得起的運動。

沒有留言: